:::
《變蠅人》第一幕終,男主角布藍多自體實驗成功,他從強光背景裡走出機器,正面裸體面對觀眾席。(巴黎夏特雷劇院 提供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從電影版到歌劇版 跨界組合備受矚目

柯能堡《變蠅人》 演員很稱職音樂缺特色

一九八六年的電影《變蠅人》,由原班底的導演大衛.柯能堡與作曲家蕭爾改編成歌劇版,於今年七月在巴黎世界首演。集合東尼獎編劇黃哲倫、知名男高音多明哥擔綱指揮,這齣歌劇備受期待,可惜音樂不算突出,但演員表演和聲音都令人信服。

 

一九八六年的電影《變蠅人》,由原班底的導演大衛.柯能堡與作曲家蕭爾改編成歌劇版,於今年七月在巴黎世界首演。集合東尼獎編劇黃哲倫、知名男高音多明哥擔綱指揮,這齣歌劇備受期待,可惜音樂不算突出,但演員表演和聲音都令人信服。

 

電影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和作曲家蕭爾(Howard Shore)一九八六年電影《變蠅人》合作班底,重新聚集一起製作歌劇版《變蠅人》,這樣的組合令人期待非常。由巴黎夏特雷劇院和洛杉磯歌劇院聯合製作,七月在巴黎世界首演,共演出五場。

二幕英文歌劇,全長二小時十五分左右,故事援引一九八六年電影版骨幹,由三名主要演員——科學家布藍多、女記者薇若妮卡和雜誌主編波倫斯貫串全場。《變蠅人》故事取自作家龍哲蘭(George Langelaan)的短篇故事,在柯能堡之前,這個故事於一九五八年首次搬上大螢幕。柯能堡《變蠅人》歌劇版的舞台背景,可見DOCK 58字樣,讓人與電影第一個版本做聯想。歌劇版劇本則由東尼獎得主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擔綱。

一景到底,台詞發人深省

舞台上,前後二幕場景沒有大變動,舞台中央放置一架控制台、左右兩邊各一座電力分子分離機,機器上皆有不同色彩的小燈,左右二台外觀像保險箱或像正方型電話亭(如故事中薇若妮卡第一印象所說)正面和上方皆有一螢幕,閃動著DOS時代的電腦螢幕畫面。

舞台主景從頭到尾維持不變,其中僅簡單讓演員搬進桌、床、地氈等道具改變故事發生場景。特效部分圍繞在二座電子分子分離機,底部可旋轉、並可通往後台,產生二個箱子裡的物件在關上門後可對換放置的視覺效果;另外便是乾冰煙霧、強光製造背光效果。其他如布偶也是很成功的道具製作,呈現供科學家實驗的猩猩和變形怪物,外觀觸感及動感逼真。

故事情節在第一幕已敘述大半,布藍多從動物科學實驗到自己進入電力分子分離機做嘗試,第一幕終,布藍多自體實驗成功,他從強光背景裡走出機器,正面裸體面對觀眾席。第二幕故事情節裡心理戲居多,有些有意思且發人深省的台詞,例如布藍多蛻變為蒼蠅的過程,他自述:「或許我是一隻蒼蠅作夢自以為是一個人,現在只是回復原來模樣」;或體會「昆蟲政治」,喻人類社會和昆蟲強食競爭或許沒有二樣。女主角薇若妮卡懷有布藍多的孩子,由於無法確定是否帶有變蠅人基因,她十分掙扎是否留下孩子。在決定保留孩子時,她說「為什麼我們只能喜歡美好的事物?」

音樂無法動人,指揮多明哥最受歡迎

全場音樂開始時,瀰漫著電影音樂起伏幻化的氣氛。然而歌唱部分,一直沒有任何突出的旋律音韻,音樂創作給人一片模糊的感覺。前後二幕各有一男女主角雙重唱,且是全劇唯一的二段二重唱,調性浪漫,一開口時頗受注意,可惜沒有任何引人的音調,蕭爾的歌劇音樂自始至終無法抓住觀眾的心,法國樂評界也出現負面評價。

主要演員Daniel Okulitch、Ruxandra Donose、David Curry,加上第二幕短暫出場飾演在酒吧裡和布藍多較勁的男人Jay Hunter Morris等演員的表演和聲音都令人信服。但是整體鏡台式演出,舞台裝置和人員進出場模式十分「古典」,觀眾進場前,對電影導演賦予舞台多元素戲劇性組合的期待,沒有完全滿足。

倒是在樂池裡擔任指揮的知名男高音多明哥,出場便贏得觀眾長長的掌聲支持,成為全場最受歡迎的一個演出者,十分有趣。尊重當代創作,對於能夠集合電影、歌劇和戲劇界重要人士,完成世界首演,巴黎夏特雷劇院的觀眾在幕終時仍不吝給予全體演員熱情的支持掌聲。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