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郁秀(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兩廳院特別企畫Feature of NTCH/台灣國際藝術節,蓄勢待發! 專訪兩廳院董事長談「台灣國際藝術節」

陳郁秀:強調跨界、跨國、跨文化,展現台灣創造力

兩廳院將於明年二月二十日至四月三日,隆重推出「二○○九台灣國際藝術節-未來之眼」,以「科技」為舞台主角,將由世界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與京劇名伶魏海敏聯手合作的《歐蘭朵》擔綱開幕演出。本刊特地專訪一手促成藝術節誕生的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一談她對「台灣國際藝術節」的品牌定位與思考。

兩廳院將於明年二月二十日至四月三日,隆重推出「二○○九台灣國際藝術節-未來之眼」,以「科技」為舞台主角,將由世界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與京劇名伶魏海敏聯手合作的《歐蘭朵》擔綱開幕演出。本刊特地專訪一手促成藝術節誕生的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一談她對「台灣國際藝術節」的品牌定位與思考。

Q:如同美國下一波、法國亞維儂、英國愛丁堡,品牌一直是藝術節經營的關鍵。在全球化浪潮下,就您的經驗,什麼樣的藝術節型態能成為一個國際能見度高,同時代表台灣、具有台灣精神的常態性藝術節?

A在全世界各國紛紛打響藝術節的品牌之際,台灣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即將推出的「二○○九台灣國際藝術節-未來之眼」。我把我所認識的台灣稱之為「鑽石台灣」,它具有多樣性生態和多元族群文化的特性,在這個壓縮的空間所造成的生態密度、以及在壓縮的時間內所成就的善變又創新的特性,形塑出特殊的台灣精神——即是對生命熱愛有如火炬般,源源不斷地爆發能量。

這種精神表現在生活中,讓我們與地震、颱風、土石流相依相存;它表現在毅力上,讓我們在國際政治不平等對待的劣勢中屢挫屢起;而在人民對生命的核心價值上,表現出一種對生命的熱愛,既敬天畏神,也敞開心胸擁抱世界的特質,對別人的信任永遠多於不信任;這種「生活態度」,就是我們想要在此藝術節中突顯出來的特色,將它融入節目中,在國際中被看見、被理解、被欣賞。

Q:作為台灣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舞台,兩廳院走過二十一年,曾舉辦過許多類型的國際性藝術節,如「世界之窗」、「國際劇場藝術節」等。即將於二○○九年首度舉辦以「台灣」為名的「國際藝術節」,您認為其定位與應該突顯的意義為何?

A兩廳院走過二十一年,舉凡世界之最、引領趨勢的表演節目都在國人心中留下驚嘆號,經過多年洗禮,強化並增進了台灣邁向國際的藝術品質和藝術能量,更提供本國藝術家和藝術團隊在台上成長的機會。我一向認為人的雙眼是人之「靈魂之窗」,代表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而兩廳院是台灣全國人民的「雙眼」,它應透過藝術創作所產生之文化力、競爭力、生命力,來表現國人的文化底蘊,成為台灣的「靈魂之窗」。

過去雖然舉辦過多項國際藝術節,不過均以認識世界、引進世界來到為最大宗旨,而這次的國際藝術節,強調跨界、跨國、跨文化為目的,突顯出台灣與世界共同創作的特性。台灣是科技聞名於世的國家,我們把自己的優勢帶進來,一方面鼓勵推動善用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放在國際舞台上來檢視自己,慢慢培養台灣居於「引領」的地位。

Q:相較於台北藝術節、以及其他民間單位所引進的節目,國內觀眾其實經常可接觸國外演出節目,您期許「台灣國際藝術節」在節目挑選上,如何有所區隔?

A本次藝術節著重在跨國、跨界、跨領域之創新,所以對於在地原鄉的探討、對符合國際時尚趨勢之要求,成為必備的先決條件,因此與台北藝術節及其他民間單位所引進的節目有很大區隔。

Q:今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以科技為題,邀請許多融合科技與劇場的演出,反應世界表演藝術的潮流,就您所觀察,近年國際大型藝術節的節目特色和型態是否有明顯的趨勢走向?

A「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藝術新浪潮,但並不表示這是未來唯一的走向,二○○九藝術節之副標定為「未來之眼」,即是我們想由兩廳院所舉辦之藝術節,除了站在過去二十年之努力成果的基礎上,邁向創作新的里程碑,即「台灣之眼」的企圖以外,更想透過藝術節來發現世界「未來之眼」。當然有人會質疑這樣的想法,但我堅信,因為有夢、因為有方向,更因有執行方案和能量,必能累積成果。

Q:無論是法國亞維儂、英國愛丁堡,其活動吸引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間接帶動觀光產業發展的周邊效應,以您的觀點,「台灣國際藝術節」如何才能累積,進而有相同的效應?

A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台灣觀光產業如不思考以台灣的「生活態度」、「生活美學」、「生活風景」之文化作為核心價值來思考,訂定跨部會之政策來全面推動,最後可能無法成功。如果只片面討論到藝術節對觀光的影響,只會有少數藝術愛好者前來觀賞,要造成愛丁堡之於英國、亞維儂之於法國的成果,必須全國動員,及早規劃,並以「二○○九未來之眼國際藝術節」為宣傳主軸,配合其他周邊節目配套措施,才是根本之道。

Q:在亞洲地區,香港行之多年的香港藝術節,以及中國經濟蓬勃、資源龐大的競爭,都將是台灣國際藝術節的潛在競爭者;台灣的藝術節如何在此競爭態勢下,突顯台灣表演藝術的優勢?

A台灣在世界各國都紛紛以品牌經營的理念下,如何脫穎而出,是要確立自己的宗旨,突顯優勢和內涵,要創造出「以小搏大」,以出奇制勝的思考,多累積自我之創作,秉持挑戰「今日的我」創作「明日的我」之精神,一步一腳印,年年提早規劃、年年用心推動、年年累積成果,才能達到突顯台灣表演藝術的優勢之可能。

Q:「台灣國際藝術節」的開幕節目是由國際導演羅伯.威爾森與魏海敏合作的《歐蘭朵》,這是兩廳院的旗艦計畫,也等於是此藝術節自製首演的節目。未來,藝術節是否會持續推出這類自製節目的演出?

A開幕的節目是英國小說家吳爾芙的自傳式鉅作《歐蘭朵》之舞台呈現,由以極簡瑰麗的劇場美學著稱全世界的名導演羅伯.威爾森和京劇名角魏海敏合作演出,這是一齣跨界、跨國、跨文化,更是跨時空,堪稱「四跨」的最新嘗試,而其中它顛覆禁忌的性別特色,顛覆了傳統京劇與現代劇場的特色,尋找東西文化的相同與相異的互動之內容呈現,探討人類對生命的探索,是一個十分令人期待的創作。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出這類的挑戰性節目,挑戰自己、挑戰創作,也挑戰未來。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