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薩爾茲堡藝術節由Stefan Herheim導演的莫札特歌劇《後宮誘逃》,結合多媒體科技,給予觀眾新的閱聽經驗。(Karl Forster 攝 SALZBURG FESTIVAL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兩廳院特別企畫Feature of NTCH/台灣國際藝術節─未來之眼.劇場科技進化論 數位科技vs.音樂

E化氛圍 打開全感官「聆聽」

音樂不同於舞蹈與戲劇,演奏者是在無形空間為美賦形,前述舉歌劇的例子,是因歌劇最具特殊性,以往形容音樂中的織度,指的是聲部交錯及縝密的結構,今日早已不再分哪一類型的表演藝術,而是舞蹈、音樂與戲劇,加上科技整合在一起,彼此綿密交錯,聲音科技搭配視覺舞台,與舞蹈戲劇表演整合,織成一個嶄新的閱聽空間。

音樂不同於舞蹈與戲劇,演奏者是在無形空間為美賦形,前述舉歌劇的例子,是因歌劇最具特殊性,以往形容音樂中的織度,指的是聲部交錯及縝密的結構,今日早已不再分哪一類型的表演藝術,而是舞蹈、音樂與戲劇,加上科技整合在一起,彼此綿密交錯,聲音科技搭配視覺舞台,與舞蹈戲劇表演整合,織成一個嶄新的閱聽空間。

視覺引領的鑑賞

即將於二月來台獨奏演出《明日世界》World to Come的大提琴家瑪雅.貝瑟(Maya Beiser),是位漂亮又有才氣的音樂家。欣賞過她的多媒體演出,讓我這對從八歲學鋼琴,經光仁音樂班到北藝大音樂系長期受古典音樂訓練的耳朵,也搭配著眼睛「同步欣賞」多媒體音樂的新視界。

受惠於音樂基礎訓練,很容易理解進入(access)聲光影像重疊的互動,現今流行的數位音樂、聲音互動、聲音設計,對我不但沒有「進入障礙」(barrier of entry),很興奮它們也將會是「未來的古典」。

我喜歡「明日世界」這個標題,在過去那沒有飛機與網路的世界,驚嘆巴赫寫出平均律、讚佩貝多芬九大交響曲與感動於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對作曲家們既崇拜也敬畏地五體投地。還記得為了彈好那看似簡單的四小節莫扎特奏鳴曲,因「音色不對」不斷地被老師糾正,一小時的鋼琴課,只為那四小節琢磨觸鍵,這只有習樂者才會了解這種「手工藝」的精緻與難度。但相較於演奏者複製百年前作曲家的感動,今日科技音樂演出型態,應是人類智慧加速往前的大突破,它也許是以古典為本,也許是全新思維,如同聆聽三世紀前的對位(Counterpoint),與瑪雅.貝瑟演奏史帝夫.賴克(Steve Reich)的《對位》,是截然不同的閱聽感。

聽久石讓音樂會時,坐在我旁邊的二十歲聽眾,當她聽到《龍貓》音樂響起,她發出的讚嘆聲讓我深刻感觸,動漫卡通引領她的感動,應不亞於我聽到華格納(Wagner)《唐懷瑟》Tannhaeuser序曲的感動吧。數位內容增加人類的閱聽選項,特別是藉由動漫電玩等視覺影像,使人類跟隨著畫面聽到音樂,或因音樂而帶出了畫面,特別是音響工程器材的日新月異,強化聲音、音效、音樂的功能,對科技藝術家而言,這些設備的精密度應允不亞於手工名琴。尤其聲音設計(sound design),是實驗引領著理論,視覺引領著聽覺。

閱聽綿密的織度

二○○六年夏天,我在布列根茲音樂節(Bregenz Festival)的湖上舞台欣賞威爾第的歌劇《遊唱詩人》Trovatore,結合當代藝術策展與科技的舞台令人驚喜。第一幕是男主角開著汽車上湖上舞台,觀眾看到笑了起來,舞台還有如煙囪般的火炬,好看極了;別以為科技只是噱頭,音樂與劇情一樣扣人心弦,演唱者個個音色動人,不但不覺得時空交錯,反而看到了更燦爛的劇場。

同年在薩爾茲堡為莫扎特二五○週年誕辰盛大舉辦的音樂節,我欣賞了導演Stefan Herheim的《後宮誘逃》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舞台設計是現代化的廚房與裸體演員,歌詞完全更改,多媒體的螢幕播放全裸的亞當夏娃,當時座席噓聲四起,但我覺得好有趣味呀!

音樂不同於舞蹈與戲劇,演奏者是在無形空間為美賦形,前述舉歌劇的例子,是因歌劇最具特殊性(unique),以往形容音樂中的織度,指的是聲部交錯及縝密的結構,今日早已不再分哪一類型的表演藝術,而是舞蹈、音樂與戲劇,加上科技整合在一起,彼此綿密交錯,聲音科技搭配視覺舞台,與舞蹈戲劇表演整合,織成一個嶄新的閱聽空間。

相互聆聽的對話

較國外不同的是,我國鮮少有古典音樂演奏家親近數位藝術工程師,建立對話(dialogue)管道進而互相聆聽產生共鳴的創作;雖有數位藝術節,但主要是以聲音藝術與策展為主,而非以創作演出為核心的科技藝術整合大型製作。古典音樂演奏家因自幼受紮實的音樂訓練,對於結構曲式,以及樂器可演奏的極限或音域音色,比一般單純做聲音科技藝術的創作者要深入得多,若能兩者合作,產生有如譚盾《地圖》概念的製作,或是結合更多元素如太陽劇團的表演藝術,那實在令人期待。

國內學術領域中,崑山科技大學的創意媒體學院師生,過去曾創作許多聲音方面的科技藝術作品如人機互動或音樂手指等,但也是以裝置與音效為內容。筆者與工研院六甲分院曾合作過小型類似的案子,記得我們與工程師第一次見面,雖然語彙南轅北轍,但彼此知道那是一個互補聯集的新領域,就相約在工研院從打球開始建立共同對話的管道。好幾位工程博士對於聲音與音樂是沒有概念的,只拿數據音頻與程式與我們談旋律和聲與音色。反之,我們這些受音樂長期的訓練的老師們,也不懂他們的專業用語,那畫面很有意思但具開啟性。

不同領域的對話,或許剛開始有其溝通難度,但後來激盪出的火花與成果,往往也令參與者與聆賞者驚艷不已。如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去年為台北市第三屆數位藝術節製作的開幕演出「南方樂浪2」,結合了數位藝術家、音樂家、劇場導演,以「隱性時空」為主題,用音樂與互動裝置展演方式呈現:由Visual Sound的觀念起始,讓光影與聲音兩者間忠實發生互動,並在瞬間達到人類原始的共感,透過直覺的觸發,看見滿天繁星及光流群起又瞬間消失;帶有希望的象徵,一如嬰孩出世,哭喊著來臨的生命,保持發聲汲引光亮,人類在暗黑中燃起一絲希望,透過真實的觸碰在光影和聲音的交錯間展開人類最深沉的共鳴。這樣的演出型態在學術領域可謂首創。

創新整合的應用

音樂與數位科技的創新整合,是非常值得關注其未來的新領域。一些近年國外的最新發展,可由「在地實驗室」策畫的「台北數位藝術節」看出端倪。台北數位藝術節從二○○六年第一屆邀請英國的凱菲.馬修(Kaffe Matthews)的「聲音床_台北」(Sonic Bed _Taipei)、美籍貝諾特.莫伯里(Benoit Maubrey)的「電音芭蕾」(Audio Ballerinas),以及國內曾偉豪將說話與沉默、圖像與聲音結合為一的“Speaker Tree”等等,到二○○七年備受矚目的「互動音樂桌」(ReacTable)(註),雖然其經費是地方級,但內涵已是世界水準,甚至眼光領先奧地利林茲的AEC媒體藝術中心(LINZ AEC)。這與上海電子藝術節僅著重於規模可成為對比,更深信台灣資源與人才,絕對能發展精緻的數位藝術內容。

如「互動音樂桌」這個作品,是由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龐部法布拉大學Sergi Jorda博士,帶領一群「數位琴匠」(digital luthiers)所組成的「互動音訊」(Interactive Sonic Systems)團隊所研發的互動電子樂器。該團隊主要研發重心主要是在人機互動樂器(tangible music instruments)與行動電子產品的音樂應用(musical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devices)。而「互動音樂桌」更得到二○○八年的金尼卡獎(Golden Nica),並在奧地利林茲演出,而台灣的觀眾已經提早一年在台北看過了。

國內應用音樂的整合創新中有一塊屬於內涵領域,急需要專業音樂人的投入。經濟部資策會過去曾辦理的「數位內容學院」,在這部分培養了一些具音樂背景的人才從事動漫畫配樂等工作,但現已中斷。由於科技藝術中加入音樂元素的應用,較多以聲音設計及音效為之,因此對於國內音樂人或是科技人,尚未磨合出一個互動的模式,進而成為Business Model,也就看不出彼此互補的強度是很高的。其實音樂應用的市場,非常須要有深厚基礎的人才投入創新整合,特別是國內音樂科技工業音樂內涵的提昇,能與國際舞台同步創新,實期待更多古典音樂菁英投入。

 

註:「互動音樂桌」網址http://mtg.upf.edu/node/873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