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人表演》(黑眼睛文化 提供)
藝@書

本月精選書摘:《單人表演》

由黑眼睛文化所出版的「劇場手邊書」系列,於去年底又推出三書,分別是林國源《詩的表演—從波特萊爾出發》、楊莉莉《歐陸編劇新視野—從莎侯特至維納韋爾》與杜思慧《單人表演》。作為國內表演藝術界唯一的專業刊物,本刊樂見此系列手邊書能引領更多人踏入藝術殿堂,深入欣賞表演;於是本期特選摘《單人表演》一書之第一章〈單人表演簡史〉以饗讀者!

由黑眼睛文化所出版的「劇場手邊書」系列,於去年底又推出三書,分別是林國源《詩的表演—從波特萊爾出發》、楊莉莉《歐陸編劇新視野—從莎侯特至維納韋爾》與杜思慧《單人表演》。作為國內表演藝術界唯一的專業刊物,本刊樂見此系列手邊書能引領更多人踏入藝術殿堂,深入欣賞表演;於是本期特選摘《單人表演》一書之第一章〈單人表演簡史〉以饗讀者!

有語言的單人表演裡總是有大段的「獨白」(Monologue),不同獨白的組合、配上不同形式的表演法則,成就一齣單人表演的演出,所以在討論單人表演之前得先從「獨白」——Monologue——談起。Monologue這個字是從兩個希臘字組合而來,monos是獨自,legein是說話,所以這個字“monologue”就是獨自說話,而這當然也是大部分獨白者的感覺,「當面對一千張嚴肅的臉龐獨自說話而無法打動他們的時候,這世界上感覺最孤單的應該非表演者莫屬了吧。(Page 1915:ChapterV)(註1)」一般戲劇裡的獨白好像是劇作家的一個詭計,希望在那時藉由角色代表劇作家說出真正想說的話,「獨白」很像是劇作家和演員的分享空間,這兩者融合在一起,精神的想望和語言的實踐提供了一個別的劇種無法取代的和諧。

從單人模仿秀到獨白劇

獨白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在《創造屬於你的獨白》一書中談到,「最初是由一位英國表演者山穆爾.傅特(Samuel Foote,1721-1777)所開始的,他以模仿政治人物聞名,但最初他並不是一個人表演的,也有其他人在台上,但卻在輪到他個人的模仿秀時最受到觀眾歡迎,後來的三十年他都一直做這樣的表演,他的模仿秀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太過刺激,但卻成為當時觀眾不得不看的演出。」(Alterman 2005:08)通常一段獨白是兩到十分鐘,但若是很長的獨白,可以構成一整晚的演出,就形成了「獨白劇」(Monodrama)。

後來也有許多人追隨著傅特的腳步,創造出不同的單人模仿秀,而有「獨白之父」一名的喬治.史第文森(George Alexander Stevens,1710-1780),則將「獨白」這樣的語言形式正式成為一種表演文本的類型。(Alterman 2005:08)二十世紀初期,「獨白」有了另一種作用,就是當作換景時的娛樂,獨白演員站到大幕前表演,不僅可以消磨掉幕後需要換景的時間,也可以延續觀眾看戲的興趣,而這樣的表演也帶點即興,有時候可能因為技術問題延長了換景時間,獨白演員就得要想辦法多爭取時間給後台換景但還要能繼續維持娛樂的效果。

演員露思.崔普(Ruth Draper,1884-1956),一九二○年在英國演出了她的第一個單人表演《獨白》monos,這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演出裡有一些不同的角色,而每個角色的段落都是一個有開頭、中間、結尾的完整段落,而她一直持續這樣的表演到三○和四○年代。她的角色都是想像出來的,而且不用劇本,一切都靠記憶,她相信演員要有「假裝」的能力,一旦演員能完全融入這個想像的角色裡,觀眾一定也會買單。她過世時七十二歲,幾個小時前才剛在百老匯演完戲。

不要覺得單人表演只是演員個人的寂寞發想,歷史上也有很多有名的劇作家會特別為某位演員量身打造一個人演出的劇本,比方說貝克特(Samuel Beckett)為派翠克‧瑪吉(註2)寫的《克拉普的最後錄音帶》Krapp’s Last Tape、尚‧考特多(註3)為愛迪絲‧琵雅芙(註4)所寫的《馬賽鬼魂》Le Fantome de Marseille、威廉‧路斯(註5)為茱莉‧亨利斯(註6)寫的《愛摩斯特市的美女》The Belle of Amherst,達利歐.佛(Dario Fo,1926-)和他的藝術及人生伴侶法藍卡.拉梅(Franca Rame,1928-)所合作的《一個女人,獨自》A Woman Alone等。這些大多是以文字思考形式出發、選擇以一名演員演出的劇本。

跨界多元的單人表演藝術

自六○年代開始,有很多藝術家嘗試跨界創作,像是蘿莉.安德森(Laurie Anderson,1947-),她大學時念美術史,研究所則研習雕塑,也是個音樂家和詩人,這樣的背景讓她的作品充滿聲音、音樂結合影像媒體的實驗,從單純玩弄投影和自己聲音的關係,延伸到滿台都是光影和人影、麥克風和音樂。後來她出了音樂專輯,在YouTube網站上搜尋到她的音樂錄影帶,有些到現在看都還覺得新奇。二○○二年她創作《月亮的盡頭》The End of the Moon,以藝術家身分駐村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而在舞台上實驗聲音和肢體結合的例子還有梅芮迪斯.孟克(Meredith Monk,1942-),她出身音樂世家,卻研習舞蹈,她的聲音畫面性很強,後來也嘗試拍了電影。以空間視覺為主的像是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1941~)(註7),他用大塊的白幕投射燈光,快速置換大片顏色、展現不同角色的情緒,用巨大的書崖和代表性的服飾作為符號,勾勒出《哈姆雷特》裡主要角色,哈姆雷特、鬼魂和奧菲利亞的關係。而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1957-),也以《哈姆雷特》為本作了《愛爾西諾》Elsinore,大方地在劇場觀眾前展技。這些藝術家們,提供了單人表演有別於文本取向的視覺想像。當然這些表演藝術家也不只作單人表演,有時候他們都身兼很多其他身分,來創作不同形式的演出。

由於這些演出形式的多樣化挑戰了以往藝術的分類,「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s)一詞便這麼出現了,所有無法被既有名詞分類的表演類型都給含括了進來。擔任「表演空間122」劇場廿一年(1983-2004)的藝術總監,馬克‧羅素(Mark Russell)這麼形容,「表演藝術是一種沒有形式的形式,一種會一直變換形狀的劇場病毒」。(Russell 1997:viii)像是前幾年台灣出現的「跨領域表演」一詞,雖然這個詞剛開始的時候比較是用來形容視覺藝術類別,不過後來也包涵到現場表演。現場表演的發生和「當下」是很有關係的,藝術家們讓不同媒介相互撞擊,利用撞擊出的火花形成自己表演的風格,而這些「當下」也會隨著時間、場域的改變而有所改變。也是常作單人演出的紐約下城知名表演者佩妮.澳凱(Penny Arcade)就這麼說,「我的作品是一種綜合藝術,很個人也很政治性,你也許可以叫它『表演藝術』,因為它很難說明什麼時候是開始什麼時候會是結束。」(Alterman 2005:07)而形式自由、不受拘束的「單人表演」當然也被囊括進這個類別裡面,顯得更可見,可被放大討論。

八○年代備受爭議的凱倫.芬尼(Karen Finley,1956-),她的身體就是她表演的「武器」,她關注女性議題,常選擇用裸露的方式來批判社會事件或現象,而由於題材和表現手法對當時環境太過刺激,使得她的作品遭受到質疑。就在一九九○年她和另外三位表演藝術家,荷莉‧休斯(註8)、約翰‧夫雷克(註9)、提姆‧米勒(註10)被推薦接受美國「國家文藝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簡稱NEA)「單人劇場」(solo theatre)類別的補助,卻因為會長受到右派評論家的壓力要收回對他們的補助,他們認為藝術家們把低俗不堪的東西,甚至荒謬不入流的藝術,灌輸在納稅人心裡。芬尼表示批評的人根本沒有來看她的戲,四名藝術家後來上訴到最高法院,追回補助,但會長受到國會壓力,後來便不再補助個人表演者,這對專作單人表演的藝術家們是一大打擊。這個摻雜了政治和文化衝突的事件在當時沸沸揚揚,變成當代爭辯政治論述介入藝術創作自由的最佳例子,也讓四個人在文化界有了一個「文基會四壯士」(NEA Four)的封號,當然也給了幾位表演者,尤其是芬尼,接下來更多的創作話題和靈感。

述說個人理念的最佳武器

從二十世紀末期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單人表演蔚為流行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製作成本的考量,尤其對很多具編導演能力於一身的創作者,單人表演是最迅速方便(但不代表隨便)的方式。它不需要和太多人謀合的工作特性,也讓單人表演成為一項述說個人理念的最佳武器,它能即時反應當下的政治環境、社會氛圍和個人生活樣態。「“個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這個沿用女性主義思想的陳述後來也被沿用到一個更大的範圍。女人的、黑人的、西班牙人的、同志的、還有更多其他的邊緣文化都可以更解放地被討論。」(Russell 1997:vii)

在台灣「單人表演」為人熟知的說法是「獨角戲」,近幾年的演出也很多,不過多是以一種策展概念,集結兩位或多位創作者各自演繹同一個或相關主題的演出策略,可能是分擔一個人演一整晚的創作壓力,可能是彼此良性競爭,製造一個人其實不寂寞的氣氛,也可能是票房策略考量,打團體戰吸引觀眾買票進場。比方同黨劇團在二○○四及二○○五年分別以同志議題和莎翁經典為名舉辦了兩屆「獨腳戲聯演」,包含團長邱安忱在內,邀請了林浿安、吳文翠、詹慧玲等資深劇場演員就同一個主題作各自發想;台南那個劇團的《一城一命:戀物癖日記》以「每一座城市擁有不同的生命情境」為題,「開挖個人生命情感、記憶、物件的深層紋理:幽美張力的肢體意象、繽紛可愛的女丑戀語、細膩震撼的人性辨証——三種探索自我詮釋靈魂的高密度版本」(註11),集結三位在地劇場人一起演出。或是二○○八下半年,由動見体劇團主辦、七年級生策展演出,用「一人一字獨腳戲」的概念集結十名二十到三十歲具各方專長的年輕表演者演出的《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等,都是企圖結合個人專長和多樣形式為演出內容的嘗試,想法具話題性,也可讓觀眾一直保有著新鮮感。

 

  1. http://www.authorama.com/writing-for-vaudeville-7.html,網路電子書,無頁數。
  2. Patrick Magee,1922-1982,北愛爾蘭人,長期與貝克特和品特合作。
  3. Jean Cocteau,1889-1964,法國詩人,並有小說家、劇作家、畫家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
  4. Edith Piaf,1915-1963,法國著名女歌手。為人所知的歌曲有《玫瑰人生》、《愛的禮讚》等。
  5. William Luce,美國百老匯劇作家,專事寫作單人演出的劇本。
  6. Julie Harris,生於1925年,美國演員,獲得多項劇場及電視相關殊榮。
  7. 他將和國光劇團當家旦角魏海敏女士於2009年合作演出單人表演《奧蘭朵》Orlando
  8. Holly Hughes,生於1955年,編劇和表演者,經常以同志、種族膚色、女性為題演出。曾為2004年來台參加女節的開襠褲劇團(Split Britches)編寫《迷情洋裝》Dress Suits for Hire
  9. John Fleck,生於1961年,美國演員,也參與電視電影的演出。
  10. Tim Miller,生於1958年,表演藝術家,參與許多政治性的活動,關心同志人權。也是開創閒置的舊小學場地為「表演空間122」的前鋒。
  11. 出自「那個劇團」網宣。http://thattroupe.blogspot.com/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