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本」少了,「粗口」多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提供)
藝@書

「劇本」少了,「粗口」多了!

二○○七年香港劇壇的兩個現象

在戲劇市場化越發將戲劇變成「消費品」之時,劇場詩意性、文學性日漸消淡,舞台「粗口」成風,喜劇鬧劇充斥,在官能性、娛樂性掛帥的情況下,如何去增加香港劇場的多元化?如何去讓詩意性、文學性的戲劇繼續存活?甚至應該去探討消費性、市場化的戲劇製作,是否可以同樣保留戲劇的詩意性、文學性?

 

在戲劇市場化越發將戲劇變成「消費品」之時,劇場詩意性、文學性日漸消淡,舞台「粗口」成風,喜劇鬧劇充斥,在官能性、娛樂性掛帥的情況下,如何去增加香港劇場的多元化?如何去讓詩意性、文學性的戲劇繼續存活?甚至應該去探討消費性、市場化的戲劇製作,是否可以同樣保留戲劇的詩意性、文學性?

 

如果要研究二○○七年香港的劇壇生態,「很應該」花點時間去對這一年內香港舞台上演出的二百多個戲劇製作的劇本研究一下。本來劇本既是戲劇藝術的根本,無論應否強調「劇本論」,研究劇本都是探討劇場生態重要且必要的手段,但研究劇本對二○○七年香港的劇壇生態只是「很應該」花點時間去做,而非「必須去做」,原因是只憑對香港劇壇長期以來的關注,和全年觀劇的親身體驗,毋須劇本研究,亦可以得出劇本研究後會「發現」的一些現象,其中之一是傳統觀念的「劇本」所佔比例已越來越低,相對地,非傳統觀念的「劇本」,甚至沒有劇本的製作則越來越多。另一現象則是在對白中出現「粗口」(粗話、粗言穢語)的製作亦明顯地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說「劇本」少了,「粗口」多了。這兩種現象雖然未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來確證,但二○○七年的香港劇壇予人的「印象」卻是如此;為此,筆者才會有「很應該」花點時間去研究二○○七年舞台製作的劇本的建議,看看通過分析去求取一個理性的統計數字,是否能推翻此一「印象」。

現象背後原因值得研究深思

傳統「劇本」的減少,和「粗口對白」的增加這兩個現象,表面看來並無共同的因素。但某次觀看莎士比亞的劇作後,一位可能在近年來已較少觀看香港舞台劇製作的音樂教授,帶點感慨和驚訝地對筆者說:「今日終於觀賞到一部沒有粗口,但有詩意,和文學性的戲劇了!」這位音樂界朋友衝口而出的直覺說話,卻將「粗口對白」,和傳統觀念的詩意性、文學性的戲本兩者並列起來了。

「戲劇」在大學中歸屬於文學院或文學系是由來已久的「傳統」,劇本自身具有的文學性,甚至戲劇舞台呈現,同樣存有文學性元素,這都當會是戲劇的教育、研究,與詩詞小說等,同列於文學範疇內的重要原因。為此,傳統觀念上的劇本,甚至戲劇,具有詩意性和文學性是必然而非偶然之事,但「粗口」則只應是「偶然」之事。

其實,沒有「粗口」不等於便有詩意性有文學性,同樣地,有「粗口」對白,亦不等於就沒有詩意,沒有文學性,這在邏輯推理上是很明確而不用爭論的事。

然而,作為二○○七年,甚至近年來,香港劇壇上的「傳統劇本」,或者修正一下,更高一點要求來說,具有詩意性、文學性的製作,無論是怎樣子的劇本,甚至沒有劇本,都持續在低降。至於「粗口」對白,粗言穢語,無論是否有劇本,則持續在上升。這兩個現象都應是事實多於印象了,而現象的背後原因就更值得研究和深思。

「劇場生活化」的「後遺症」

要解讀香港劇壇這兩個現象的背後原因,卻又不難找出一些共通的因素,藉此更可以從一個較闊廣的層面去察視香港劇壇的發展趨勢。

原因之一是「戲劇生活化,生活戲劇化」的藝術潮流持續,在文學上既有「文學生活化」的思潮,作為文學一支的戲劇,特別是同樣要以文字來表達的「劇本」,受「生活化」潮流影響是必然之事;但「生活化」的結果並不一定是扼殺了詩意性和文學性,亦毋須一定要有「粗口」才能突顯「生活化」的感覺。但現實卻是,今日香港舞台上,講求和觀眾生活打成一片,引發觀眾「共鳴」的「現實」製作,演出形式,舞台表現,無論有沒有「粗口」,又確實無法讓人感受得到有詩意性和文學性。當然,這些製作又往往「難以避免」地在對白中出現「粗口」,這或許可說是「劇場生活化」下衍生出來的「後遺症」。

「劇場市場化」的「後遺症」

原因之二是「劇場市場化」的「後遺症」。現代人對詩意性、文學性的領受感悟能力普遍下降,越來越欠缺耐性去「咀嚼」戲劇。為迎合市場需要而出現的戲劇,很容易便能掌握到觀眾這種要求直觀性官能刺激的心態,對白不再講求詩意性、文學性,只求表達直接,甚至盡量減少對白,且往往將在現實生活中被視為「禁忌」的「粗口」,大量地、放肆地用到演出中,用來滿足觀眾發洩情緒的慾望。香港劇壇上的「商業性製作」,在這幾年間,有明顯增多的趨勢,而另一方面在爭取觀眾的壓力下走市場化路線的戲劇製作亦越來越多,都同樣難免有用「粗口」對白來嘩眾取寵的現象,舞台上這兩種現象日趨強烈,「市場化」可說是最為直接的原因。

劇場創作與製作形式改變

原因之三是劇場創作形式與製作形式的改變。現代藝術潮流對現代戲劇帶來的影響與對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的影響有其共通之處。源起之點都在於打破舊格律,追尋新創意。作為戲劇藝術之本的「劇本」,往往成為被刻意揚棄,甚至劇本的基本形式亦被刻意打破,將劇本的作用減至最低。集體創作形式的戲劇,亦往往在於打破劇本寫作的傳統方式;至於形體劇場的興起,劇本的作用亦明顯地被減弱,儘管不少形體劇場仍能保持戲劇的詩意感和文學感覺,但劇本(文本)文字的詩意性、文學性(甚至可讀性)都大大被削除,甚至全不存在。此點與劇本現象有關,而不一定與「粗口」現象相同。

審美觀和審美價值的轉變

原因之四是,現代生活的日趨複雜化,戲劇內容、形態亦越來越複雜,戲劇藝術的審美觀和審美價值亦發生重大轉變。戲劇藝術感人所運用的手段,和戲劇藝術的深刻性所運用的手法,都變得多元化和多樣化;現代戲劇的審美觀和審美價值不再繫於劇本的詩意性、文學性,現代戲劇的藝術感人力量和藝術呈現的深刻性,亦不再根植於劇本之上。相反地,舞台語言的粗暴化,甚至「粗口」化,不僅不再被視為粗俗,反而會加強戲劇給觀眾帶來更大的衝擊,加深觀眾的印象。劇本詩意性、文學性消失,「粗口」對白的出現,便是「理所當然」。

粵語作為戲劇語言主流的因素

原因之五是粵語作為香港戲劇語言的主流,舞台上口語化的粵語對白,要將具有詩意性、文學性的劇本在舞台上呈現相對較為困難。然而,相對地粵語方言的活潑性、生動性,在表現「生活化」的一面更容易和更傳神,甚至「粗口」語言在粵語上的運用,同樣會產生獨特的劇場效果,在追求更鮮明的本土色彩的舞台製作上,便往往會從詩意性、文學性,向「生活化」、「粗口化」方面傾斜。

並非香港獨有而是「普世現象」

除了最後這點粵語語言的原因,其他四點因素便非香港劇壇特有。也就是說,二○○七香港舞台具有詩意性、文學性的製作在低降,「粗口」對白卻上升這兩個現象,並非香港獨有,在大中華的戲劇舞台,甚至世界性的戲劇舞台,同樣越來越強烈,可以說已經成為一個「普世現象」!此一「普世現象」有人直接指斥為戲劇「市場化」、俗庸化,甚至粗俗化的結果。香港作為一個七、八百萬人口的大都會,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同時亦可作為一個「商品」是「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必須」之事。

香港劇壇過去並不重視市場化的商業性劇場發展,那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空間,戲劇作為消費品是自古存在之事,不僅不應排斥,還應鼓勵。「藝術性」的戲劇和消費性的戲劇,不是二元對立的產品,更不應是互相排斥的東西,消費性的戲劇發展,能大量增加劇場觀眾,能為「藝術性」戲劇帶來多少觀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劇場平台擴闊了,戲劇世界增大了,戲劇發展會變得更多元化,必然會為戲劇發展帶來更大的動力。

其實,可能更值得香港戲劇工作者思考的是,在戲劇市場化越發將戲劇變成「消費品」之時,劇場詩意性、文學性日漸消淡,舞台「粗口」成風,喜劇鬧劇充斥,在官能性、娛樂性掛帥的情況下,如何去增加香港劇場的多元化?如何去讓詩意性、文學性的戲劇繼續存活?甚至應該去探討消費性、市場化的戲劇製作,是否可以同樣保留戲劇的詩意性、文學性?個人相信兩者應該能找到共存共融之道,亦相信香港的戲劇工作者應該有這種能力。那麼就讓我們大家一齊來期待,再沒有人會問:「香港戲劇舞台的文學性哪裡去了?」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關於《香港戲劇年鑑2007

編輯:陳國慧、梁慧珍

出版: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年份:2008年6月初版

近年,香港戲劇活動之蓬勃有目共睹,但為相關資料作系統整理和記錄的工作,卻要直到二○○七年初才總算有了初步開展。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www.iatc.com.hk)是目前香港唯一一個活躍地推動演藝評論文化、教育並資料整存的藝評組織。《香港戲劇年鑑2007》是該協會出版之第二本戲劇年鑑,記錄了香港二○○七全年度的戲劇活動,包括一般演出、社區戲劇、戲劇教育等,並邀請了資深評論人包括林克歡、張秉權、周凡夫、盧偉力等,撰寫回顧一年劇壇重點現象的專題論述文章。本書所提供的種種資料和觀點,為香港戲劇的創作、研究、教育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反思的切入點。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