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化局「藝響空間網」計畫,是最早啟動媒合表演團體短期進駐公有閒置空間的政策,從二○○七年初開始的「圓場O Space」,到今年擴大辦理,讓蘭亭崑劇團、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鬼娃株式會社等團隊陸續找到家。在公部門的補助與團隊自行投資的改造下,營造了這些大隱於市的藝術聚落,這些藝術團隊的進駐,對環境帶來怎樣的改變?而在進駐的過程中,團隊又曾面對怎樣的難題?
二○○七年初春,座落於台北市中華路二段末的七棟養工處宿舍,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入厝」大典,由創作社、莎士比亞的妹妹們、飛人集社、沙丁龐客、動見体、魏海敏京劇基金會六團聯合進駐。經歷簡易修繕,將原本荒蕪多年的廢棄房舍,改造成辦公、排練、創意發想的劇團基地「圓場O Space」,成為北市文化局「藝響空間網」計畫推動下,表演團體短期進駐公有閒置空間的媒合首例。
「圓場」是面向中華路的連棟二層房舍,每戶便是一個劇團的「家」,庭前芒果樹濃蔭結纍,漆紅大門內是創意產房;後方的泉州街獨棟排練場,蘊催了無數大小演出。都會裡這個密度極高的表演藝術聚落,充分展現了大隱於市的藝逸風情。
廢墟大改造,「圓場」形成表演藝術聚落
從原本荒草蔓生,四壁凋零,甚至連門窗都沒有的廢墟,修建成今日管理有序的聯合劇團空間,圓場「從零到有」的各項經驗及成果,除了公部門的政策補助外,也仰賴了聯合團隊的場地管理共識,以及與鄰里社區間的「藝文回饋」互動。
首先,在場地成本上,北市文化局「藝響空間網」計畫提供了三年租期內,進駐團隊只需繳納水電費及房價稅、地價稅等部分稅金的特別優惠;「但以圓場來說,共有七棟獨立房舍,如果只由一個劇團單獨進駐,反而需要加聘人力管理場地,團務支出倍增。」創作社製作人李慧娜表示,就建築物條件來考量,「一團一棟」聯合進駐剛剛好,「人事支出不至於破表,也可享有各自獨立的棲身空間,規劃出適合自身需求的辦公區、道具間和小型排練室。」
在創作社的「呼朋引伴」下,現代實驗風格強烈的莎妹與動見体,專長小丑戲劇的沙丁龐客,甫滿周歲的飛人集社偶戲工作室,以及推廣傳統戲曲的京劇基金會,六個團齡、規模、風格各異的團隊,便成了「好厝邊」。各據一棟發展團務外,並將後方的泉州街房舍,規劃為共同管理的排練場,除供團隊輪流登記使用外,也以優惠合理的日租或週租價格,外借給其他表演藝術團體及社區使用,力求發揮「取之於公共,用之於公共」的共享概念。租金所得及每團每月繳納的三千元管理費,存為公共基金,作為舉辦回饋社區的藝文活動之用。
用藝術回饋社區,六團為鄰互動激盪創意
邁進校園是接近社區的第一步。「圓場」第一年在鄰近古亭國中舉辦的「戲劇之道」教師研習營計畫,由王孟超、魏海敏、王嘉明、馬照琪等資深劇場人介紹戲劇創意,全程免費,吸引了台北市二十多所學校報名參加。冬至節日廣邀里民吃湯圓,每團各自設計十五分鐘的活動,人行道上的京劇水袖大會串、屋內小型偶戲演出、後牆塗鴉大賽,或是鄉土踩街遊行,大家各展所長,藝術成為回饋社區生活的創意實踐。
「好多里民含著眼淚,說一輩子沒有這麼近距離玩過、感受過藝術表演。」永功里里長陳宏明說,看到這批老舊宿舍,從原本遊民佔據的治安死角,成為居民願意主動接觸的藝術基地,轉變之大超過預期,「不光是空間改變,觀感不同,生活氣氛也開始潛移默化地提昇,變成我們這個里的驕傲特色之一。」
如眷村般緊鄰生活在一起,對於六團來說,情感凝聚不單單是借掃把借菜刀而已,資深團隊與年輕工作室,現代實驗與傳統藝術,大團與小團之間,各式各樣的頻繁互動,讓創意激盪與經驗傳承,都在這裡發生。
然而,老舊空間的壁癌、漏水、鼠蚊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也是這些藝術工作者每日面臨的長期抗戰。另外,如何加強隔音設備,避免夜間排練干擾居民,則是團隊期盼公部門能投入更多的關注和經費補助。
「藝響空間網」擴大辦理,讓更多團隊找到家
事實上,在進駐「圓場」之前,除了資歷較深的創作社曾有一處頂樓三坪迷你小間外,其餘五團幾乎沒有專屬辦公場地。這反映了台灣表演團體的普遍困境──在寸土寸金的都會裡生存,表演團體不是克難地把團長的家當道具室,就是尋租偏遠地區小空間充當辦公室,行政、排練、儲物室常分散各地,增加了往來的時間成本。
去年雲門舞集大火,燒出了表演藝術團體空間安全性、合法性及需求不足的種種真相,也促使北市文化局持續擴大辦理「藝響空間網」計畫,經過跨部門協調,釋出了十二處三十坪至六百坪不等的閒置空間,持續媒合團隊進駐,目的在吸引表演團隊「扎根台北」,保持城市的多元藝文優勢,也希望繼「圓場」之後,創造表演藝術團體進駐閒置空間的更多可能性。
「以前為了節省租金,家中客廳及陽台就是排練場,或到深夜無人的河濱公園空地整排。」小劇場鬼娃株式會社團長張玉芬(狗比)回憶,當年創團首演甚至是把住家當舞台,現在與偶偶偶戲團共同申請進駐和平東路二段的地下室,兩團各自擁有二層樓獨立空間及出入口,演員不必再東西奔波找場地,節省下來的時間、金錢及力氣,可以專注去發想製作更好的演出。
多年來致力戲曲推廣的蘭亭崑劇團,也告別舊團址——寄宿於投顧公司裡的一張小辦公桌,與幸運草等其他三個偶戲團,共同進駐遼寧街新家。原本除了鼠屍空無一物的老舊空間,在團長王志萍的巧思下,利用花藝及收納設計,打造出具有東方美感的開闊空間,連文建會和文化局都來敲檔期,借用場地舉辦活動。「藝文再生後的新空間,可以是一個休憩的心靈空間,呼應崑劇戲劇的細膩精緻,讓外賓友人第一眼就感受到東方文化的創意及美感。」王志萍說。
合唱團進駐市場,考驗「聲」「味」調合
在這一波「藝響空間網」計畫釋出的空間裡,位於光復北路龍城市場樓上的一百七十坪大空間,以最迅速的媒合效率,由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單一團體進駐。今年三月,由音樂總監杜黑與文化局長李永萍共同揭幕,喜迎成軍三十七年後,好不容易尋覓到的第二個家。不少團員還笑說,多年來待慣了位於東區的地下辦公室,現在搬到陽光明亮的新家,真有些不習慣。
開幕當天,市場內的合唱演出後,許多居民攤商已對這個新搬來的藝術鄰居留下好印象,當地龍田里里長袁俊麒期待台北愛樂「將藝術帶進巷子裡」,希望每天傍晚,不只有黃昏市場,也能有黃昏音樂會的歌聲伴著里民回家。
旗下原有愛樂、室內及青年合唱團等多支團隊的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近期陸續成立了台北愛樂青少年室內樂團及台北愛樂劇工廠,往全方位的音樂表演藝術目標邁進,規模及製作數量不停成長下,獨獨缺乏一個屬於自己的排練空間場地。因此,進駐新空間後,首先將偌大空間規劃成一大二中的排練場,機動因應各種類型的排練,同時也計劃開設帶狀的聲樂、識譜、肢體等工作坊,開放專業人士及社區民眾研習。
然而進駐之後,才發現「氣味」是一大問題。龍城市場的中央空調全樓聯通,樓下攤商的雞鴨魚肉味,經常漫斥整個排練空間,放置強力風扇又勢必會干擾聽覺,加設獨立冷氣勢在必行;排練場的陽春隔間,「音竄」問題十分嚴重,房間內外的聲音彼此干擾,令講究聽覺和諧的樂團和合唱團,頭痛不已。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額外花費了數十萬元來改善環境,文化局也提供部分補助。」台北愛樂執行長劉葳莉表示,「但加上每月三萬元的水電支出、市場協會的管理費,每月平均支出成本仍是在十萬之譜,高出預期許多。」
為了攤還投注成本,台北愛樂目前積極拓展場地的利用價值及功能,希望能將龍城空間打造成一個專業的錄音場地,讓音響公司或個人工作室在此駐點工作,搭起音樂表演與錄音工程的媒合平台,同時達成社區回饋、資源共享的目標。
台北縣也開始辦理,期待更多激盪與對話
目前,台北市公共空間再生為藝文使用所釋出的諸項利多,也吸引了外縣市團體進駐。位於新店的台北市扶植團隊逗點創意劇團,與蘋果劇團、萬華劇團共同申請進駐位於南機場國盛社區的地下活動中心,今年端午節正式啟用。團長陳嬿靜說,有了固定的場地空間,劇團展演計畫更能緊扣時程,也開始有餘力思索更多的創意經營。
去年年底開始,台北縣文化局也依類似模式,率續開放石門、板橋、深坑等縣有閒置房舍,供音樂、民俗等表演藝術團體申請進駐。
儘管相較於國外,台灣表演藝術團體進駐公共空間的發展仍屬起步階段,還須長期觀察績效,但陸續引發法制面、產業面、文化面、創意面的討論,已經開啟了公部門、團隊與社區之間的激盪與對話,長期磨合、共同灌溉將開出什麼樣的花朵,值得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