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全世界,林肯中心都已經成為最高檔級表演藝術的象徵,表演藝術家,也把進入林肯中心,作為是藝術生涯的一項標竿。
然而就在全世界不斷套用林肯中心這種整合藝術中心模式之際,走過五十年的林肯中心,卻在重新檢視當初創立的宗旨是否還適用於今天的社會?表演藝術與社區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林肯中心五十年,並沒有大手筆高調慶祝,原因之一,是中心由裡到外,都在進行大規模的整修,處處是鷹架圍欄,走路都得小心,自然沒得慶祝的空間。但是經過兩三年來的大動土木,已經愈來愈看得出新的林肯中心的樣子,與此同時,表演藝術圖書館,也推出一個有四百多件歷史文獻、相片、服裝、道具、影音紀錄的五十年回顧展。過去與未來交錯的當下,正是處於關鍵處的林肯中心。
豐富「軟體」成就林肯中心標竿意義
林肯中心所在地,原本就叫林肯區,不過此林肯是誰,至今還沒有定論。五十年前當地是政府補助的平價房屋區,環境治安都不好,音樂劇《西城故事》裡白人和波可黎各青少年幫派鬥毆的地點,就在這附近。為了興建一個美國前所未有的表演藝術總合中心,當地成千上萬戶的居民都要被迫遷,他們還為此告上法庭,與政府打官司,不過最後還是輸在「都市更新」的大旗下。
林肯中心的動土儀式,果然是冠蓋雲集,不但總統州長市長都到齊,還有許多藝文界大明星,像是伯恩斯坦(Lenard Bernstein)、Leotyne Price、Rise Stevens。他們出面為林肯中心背書,似乎是理所當然,但是我們如果思考一下其隱含的意義,就知道林肯中心的成功,決非只是靠了硬體。
林肯中心裡主要的表演機構,包括紐約愛樂、大都會歌劇院、紐約市歌劇團、紐約市芭蕾舞團等,都早已存在,只是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表演。說服他們「團結力量大」是蓋林肯中心的先決條件,但是「軟體」早在一磚未疊之前已經很完備。往後的效顰者,往往從硬體出發,蓋好了房子才來找住戶,這才發現要憑空打造起一個藝術的殿堂,殊非易事。林肯中心每年四百七十萬的觀眾,當然不是只來「看房子」的。
這五個表演機構加上American Ballet Theatre,佔據了林肯廣場上鼎足而立的三棟建築:北面的紐約州劇院、北面的費雪(Avery Fisher)廳和正中間的大都會歌劇院,長久以來構成林肯中心的門面。建築外牆採用的白色大理石,是古羅馬神殿最喜用的石材,分明是讓人仰之彌尊。
然而這種把表演藝術奉為經典模式,早在林肯中心蓋完沒多久,就已嫌過時。藝術也從原本引導社區的角色,變成要融入貼近社區的需要,「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Lincoln Center Outdoor Festival)就是因此開始,每年夏季利用戶外空間舉行,免費欣賞,節目內容全家同樂雅俗共賞,還邀請平常不可能有機會上林肯中心舞台的社區多元文化藝術團體。
翻修大工程以「親民」為設計要素
現在預算高達七兆元的大翻修,「親民」也是設計的要素,其中新的杜麗(Alice Tully)廳已大致完工。原本的「野蠻派」(Brutalist)設計風格,赤裸的水泥牆、尖尖角角的形狀,就算是盛暑八月也覺得冷冰冰。正面的入口,被通往二樓的樓梯壓住,彷彿走進地窖很有壓迫感。玄關不但低,又兼做票房,在開演前往往擠得水洩不通,反而進了大廳冷冷清清。
新的設計,把樓梯移到側邊,混凝土外牆被打掉,改成落地的大玻璃,敞亮許多。一樓整個打通,大廳延伸到東側和南側的兩個街面,拉長動線距離,擴大了觀眾社交的空間。又把樓上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舞蹈教室拉出來,突出於尖錐形伸出街角的樓宇主樓面之下,由上至下,樓裡的人來人往舞影翩翩,頓時成為街上車水馬龍的延伸,打破了內外的區隔。
主廣場的工程是另一個例子。林肯中心仰之彌高的效果,是因為主建築高出街面甚多,廣場與街道之間,除了隔著階梯,還有一條車道,散戲時一輛輛私人司機開著黑頭車在車道上等人的景象,下意識強化了階級、財富、地理上的劃分。現在取消車道,拉寬階梯,減緩坡度,拾階而上林肯中心似乎也不再那麼高不可攀。
上個月啟用的David Rubinstein中庭,不但把林肯中心向南延伸二個街區,還給林肯中心一個直接與大眾接觸的窗口。這個全新的中庭,既是林肯中心的資訊亭,又提供免費Wi-Fi和廁所,還會賣當天的折價票,變成古典音樂的TKTS,“Outreach”的用意十分明顯。
林肯中心的成功有許多原因,全世界動輒號稱要複製其模式的主事者,應該好好研究其五十年來的發展,才不會畫了一個蓋不成的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