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塔斯維克的努力,讓愈來愈多人開始注意低音號,也愛上低音號。(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藝妙人物事

巴塔斯維克 不可忽視的低音

「低音號」(tuba)是銅管樂器裡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樂器。低音號的音量飽滿、穩定,但是也因為發音管又粗又長,發音略顯遲鈍,吹奏時氣耗量又大,不僅少有作曲家為這件樂器創作曲目,要將這項樂器吹奏得駕輕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務。然而,巴塔斯維克卻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低音號」(tuba)是銅管樂器裡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樂器。低音號的音量飽滿、穩定,但是也因為發音管又粗又長,發音略顯遲鈍,吹奏時氣耗量又大,不僅少有作曲家為這件樂器創作曲目,要將這項樂器吹奏得駕輕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務。然而,巴塔斯維克卻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TSO】低聲的低調—行走在世界最低的聲音裡

2010/12/16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25789731

「歐因斯坦.巴塔斯維克(Øystein Baadsvik)是偉大的音樂家和表演者,更是我遇過最棒的低音號演奏家。」墨爾本國際銅管音樂節榮譽主席、也是世界知名的法國號演奏家貝瑞.塔克威爾(Barry Tuckwell)曾經這麼如此盛讚過巴塔斯維克。這麼高度的讚賞,讓人不得不注意到他所散發出的才華,但回頭仔細推敲這句話,眼尖的人卻可能提出質疑——低音號?不就是交響樂團的一部分嗎?那麼交響樂的演出,有可能單獨突顯出低音號演奏家的優秀嗎?

比起鋼琴  低音號一點也不「重」

自從來自挪威的歐伊斯坦.巴塔斯維克旋風一般地出現之後,聽眾們可就不能夠再這麼想了!在他高挑身材的懷抱中,低音號再也不是樂團裡吹奏幾聲簡單的低音或是伴奏樂器的角色了。跳脫樂團與教職,開拓獨奏生涯的演奏家,身兼室內樂音樂家及專輯樂手等多樣身分,巴塔斯維克靈活的手指及吹奏技巧,甚至讓繁複艱深的音符都能夠在他的手中乖乖就範。

「低音號」(tuba),或是音譯為「土巴號」,是銅管樂器裡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樂器。從它具有「音樂之象」的別號,就可以得知它豐厚圓潤的音色與龐大的體積。低音號的音量飽滿、穩定,但是也因為發音管又粗又長,發音略顯遲鈍,吹奏時氣耗量又大,和鋼琴、小提琴相比,不僅少有作曲家為這件樂器創作曲目,要將這項樂器吹奏得駕輕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務。然而,巴塔斯維克卻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雖然低音號雄厚、強勁,但它也能夠吹出溫暖動人的旋律。他強調地說:「所有的局限,都是在人的腦袋裡面,而不是樂器本身!」他舉例,一般人認為低音號沉重、笨拙,是因為感覺到它的重量及體積,但是想想看,一把低音號只有七點五公斤,可是一台史坦威平台鋼琴就有四百九十公斤重,算算大概就有低音號的六十五倍,然而卻沒有人認為鋼琴聽起來笨重、不靈巧,只要腦子的觀念一轉,什麼限制似乎就不是那麼難以突破了。於是,他開始嘗試這項樂器在音樂上的可能性,積極從事獨奏、室內樂、協奏曲,甚至爵士和搖滾樂手合作演出,如今儼然成為低音號的代名詞。

後發先至的演奏生涯  喜愛冒險的挑戰性格

令人驚訝的是,當他接觸低音號時已經「高齡」十五歲,這對所有知名演奏者來說,可說是起步相當晚。為什麼這麼大才接觸低音號?他的回答得非常微妙:「因為低音號對小孩子來說太困難了!」事實上他從十歲就開始吹上低音號,但到了十二歲的時候就停下來了。「每個人成熟的時間都不一樣,我當時太小了,沒有辦法欣賞這項樂器的魅力。」然而有上低音號作基礎,正式學習低音號短短的三年後,他就贏得了挪威國際大獎,隨後更從日內瓦國際音樂表演大賽(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xécution Musicale)獲得兩項大獎,從此正式展開他的演奏生涯。

雖然起步得晚,巴塔斯維克卻早在十六歲就決定要成為一個專業的低音號演奏家,但別認為他是迅速竄紅,這個志願的背後是經過許多磨練才達成的。回憶到學習的階段,他說:「我有過幾位老師,但我永遠也忘不了尼爾森教授(Reidar Nilsen)有回要我將一首佛漢.威廉士(Ralph Vaughan Williams)的協奏曲吹得大聲一點。我為了要在他面前表現,就用盡全身的力量吹到我能達到的最大音量,沒想到老師居然摀住耳朵打斷我,並且說:『你必須瞭解,刮鬍子跟把頭切掉是兩回事情!』」從此他記得,無論是音樂的快、慢、低沉、溫柔,甚至音樂上的分句詮釋,他都盡其所能地讓音樂聽起來自然悅耳。

而他喜歡冒險的個性似乎從小就可以看出端倪,由於巴塔斯維克的母親是位業餘的小喇叭手,所以當他覺得低音號練習本很無聊的時候,就拿著小喇叭的練習本來吹,樂此不疲的同時,也無形中讓低音號吹奏的能力提升不少。更有趣的,是他非常早就開始利用錄音器材練習,他常用四個軌道分別錄下四重奏的每個部分,然後再用旁觀的角度仔細地聆聽各個聲部間的抑揚頓挫、正確性、平衡感、清晰度等等。最特別的是,他從不屈就於樂器本身的框架和地位,居然抱起低音號來挑戰小提琴最困難的曲目,一絲不苟的速度、樂句與詮釋,讓華沙樂評魯赫.穆齊茲尼(Ruch Muzyczny)驚人地提出:「……所有鋼琴家和小提琴家在學習過程中,應該花一年吹低音號,他們會發現低音號是鍛鍊分句和彈性速度的最佳之道。」

讓低音號獨立演出  為這項樂器打造未來

成功地將低音號從樂團中獨立出來,他如今已經被委託首演過四十餘首新作品,而自己的著名創作Fnugg blue只要在You Tube中一搜尋,就可以發現超過九十筆以上的搜尋結果,可見受人歡迎並且起而效尤的程度。開發演奏技巧之外,就連低音號外型的改良都在他的研究範圍之下。雖然他開玩笑地說這是為了自己一年兩百天的旅行運輸所下的功夫,但從技巧、音樂的領域拓寬到樂器型態的變化,都為這項樂器帶來前所未有的貢獻。他的努力,讓愈來愈多人開始注意低音號,也愛上低音號。台上台下皆精采,巴塔斯維克淋漓盡致的創意,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他的信念,那就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66年生於挪威。
  • 18歲贏得挪威國際獨奏大賽(Norwegian 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soloists)。
  • 1991年在內瓦國際音樂表演大賽(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xécution Musicale)獲得兩項大獎。
  • 將低音號從樂團中獨立的演奏家,於世界各地舉辦大師班示範演奏課程以及專輯銷售蔚為聞名。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