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賴聲川從北藝大戲劇系退休後,便未曾在台北正式開班授課,這次在七月初與本刊合辦的兩天講座中,賴聲川以「總論/簡論」、「關於編劇」、「關於導演」、「關於即興創作」四個主題開講,結合多年豐富的教學與實作經驗,也包含他自己對於藝術創作應該如何教授的反思。
鬚髮花白,狀似老嬉皮的賴聲川親口表示:「我想把我知道的傳下去,怎麼用,看你們。」應本刊之邀,由賴聲川主動要求表演工作坊全力配合、策劃下,二○一一年七月四日與五日「賴聲川的戲劇學」大師班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首度開課。
為期兩天的大師班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點密集上課,進行方式以賴聲川講授為主,並穿插多次問題與解答。這次的課程結合了主講人多年豐富的教學與實作經驗,也包含他自己對於藝術創作應該如何教授的反思在內。四個時段的課程大致分為「總論/簡論」、「關於編劇」、「關於導演」、「關於即興創作」四個主題,但實際內容多有重疊之處。從劇場實務的角度來說,這些主題畢竟難以嚴格區分,對於習慣透過集體即興方法編排新作的賴聲川更是如此。
Why?What?How? 創作的根本三問
「總論/簡論」部分涵蓋了賴聲川本人對於藝術創作乃至一切創意工作的基本態度,同時也是課程其他主題的重要基礎。對於創作,他提出三個關鍵性的問題:Why?What?How?
“Why”指的是創作的動機。動機形形色色,從「賺錢養家」、「反芻生活」、「自我治療」到「我要上台領獎」……都有可能,但重要的是創作者能否看到自己的答案與作品之間的關聯。用賴聲川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問題是「基本功外的基本功」,因為只有幫這個問題找到準確的答案,面對創作過程中需要回答的更多問題時,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賴聲川認為,“Why”牽涉創作者本人的視野,而視野又與世界觀和信念密不可分。到頭來,作者必然會面對「我相信什麼」的問題。如果說全然自私與全然利他是動機的兩極,那麼創作者必須能夠看見自己在這道光譜上的位置。
“What”指的是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在內容上,這個問題牽涉到創作者如何透過體驗生活汲取靈感;在形式上,則涉及提升自我品味與培養美感。得到“What”最好的方程式,賴聲川認為是「熱情+關懷」,因為作品的內容必然與作者在乎什麼關係密切。至於美感和品味,則離不開個人見識。
“How”指的是創作者的技藝,較偏向作品的執行層面。賴聲川引用了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一萬小時」理論,強調經驗累積對技藝培養的重要性。同時,“How”還包含了創作者「見樹亦見林」的能力,也就是面對作品任何一部分時,心裡必須具備整部作品的藍圖,才能掌握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係。作品未完成前,作者便需看見作品的外形,例如何處是醞釀,何處是爆發。
賴聲川指出,以上三個問題中,目前學校裡的戲劇課程絕大部分都以“How”為重心。相較於“know-how”,他認為“know-why”或許更為重要。不過他也坦白說道:「我可以教你如何寫一齣戲,但我教不了你為什麼要寫。」
用老歌談編劇結構 因果分析透露導演功力
關於編劇,賴聲川把重點放在作品的結構上。他以Bob Dylan、Beatles……多首美國一九六○年代的流行歌曲為例,說明作品可能呈現的結構模式。這部分的授課內容,同時透露出他年輕時沉迷的音樂作品對他日後多少產生過「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的〈史卡波羅市集Scarborough Fair〉裡,其實已可看見《暗戀桃花源》的並置手法。此外,他也提醒學員注意荷馬、莎士比亞、佳構劇……等作品的不同編寫策略或規則,畢竟編劇是為作品創造規則之人。
關於導演的工作內容,賴聲川認為是要負責台上一切的呈現。具體來說,則是負責視覺、意念、情感三方面從台上第一秒到最後一秒的展開、釋放及完成。導演必須先看出哪裡是重點,再決定需要什麼樣的特殊處理。走位、平面圖、劇本分析這些固然重要,但導演真正的「密功」,是要能夠看見所有角色及狀況的因果關係。至於導演如何「管理」一齣戲,賴聲川為學員介紹了他個人慣用的追查表。
課程愈往後進行,學員的發問也愈踴躍,最後留給即興創作的講授時間已剩不多。賴聲川除了分享他跟隨荷蘭導演雪雲(Shireen Strooker)的學習,以及他在北藝大帶領學生創作的經驗之外,主要以《寶島一村》的排演記錄對照演出錄影說明這套方法在他身上的發展。雖然這次參與的學員都已具有一定的實務基礎,但賴氏即興創作的教學若能配合現場示範,效果應該會更好。
退休後再度開班授課 課程將巡迴中國等地
二○○六年賴聲川從北藝大戲劇系退休後,便未曾在台北正式開班授課,這次課程甫經宣傳,立即引起許多人的興趣。透過電子通訊報名,原定招收卅位學員,最後錄取了五十多位,其中還不乏遠從從香港和澳門專程前來的劇場工作者。並且在台北之後,課程還將至北京、上海、杭州、新加坡等地巡迴開講。他也希望透過這次的巡迴講授,能激盪出華人劇場工作者更多的靈感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