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藉由裊裊輕煙,〈香讚〉芸芸眾生祈願平安的渴望。(台北民族舞團 提供)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望千禧舞菩提

台北民族舞團在民族舞蹈新語彙的開發耕耘,以及宗教舞蹈(佛舞)的題材風格探索至深,似乎亟欲跳脫中國的框架,創造台灣(古典)民族舞蹈的新語彙。……不同於取材自中國傳統戲曲程式的古典舞蹈身段,也不全然承襲敦煌舞蹈研究者高金榮教授整理莫高窟中融匯各民族文化樂舞的舞蹈形象……台北民族舞團的宗教舞蹈(佛舞),在動作語彙的使用,走向更為內省、更為簡約、更為悠緩與凝練。

台北民族舞團在民族舞蹈新語彙的開發耕耘,以及宗教舞蹈(佛舞)的題材風格探索至深,似乎亟欲跳脫中國的框架,創造台灣(古典)民族舞蹈的新語彙。……不同於取材自中國傳統戲曲程式的古典舞蹈身段,也不全然承襲敦煌舞蹈研究者高金榮教授整理莫高窟中融匯各民族文化樂舞的舞蹈形象……台北民族舞團的宗教舞蹈(佛舞),在動作語彙的使用,走向更為內省、更為簡約、更為悠緩與凝練。

台北民族舞團《百年香讚》

2011/11/5~6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西元兩千年蔡麗華推出《異色蓮想》舞劇,以深具佛教色彩的中國敦煌舞蹈中,著名的S型三道彎和佛教手印為主要的舞蹈動作語彙,〈菩提〉便是其中作品。二○一一年終,台北民族舞團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體念佛教無常觀中談及「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感受,以《百年香讚》為題,發表五首從佛教偈語和宗教精神提煉出的作品,「祈願薰香普臨」大地。

天幕上投射仿若竹林的意象、舞台上團團的噴煙、炫彩燈光及空靈清朗的樂音,造就舞者猶如置身雲霧繚繞、處於涅槃不生不滅之境的舞台印象。跨界音樂大師史擷詠為〈菩提〉創造了劇場無限的空間想像,由李為仁飾演的僧人坐於磐石之上如如不動,天界的蓮花仙子猶如敦煌壁畫中脫逸出來的飛天,手拈佛指、三道彎的肢體隨著樂音,以提、沉、行、坐的姿態,在雲霧間展現曼妙舞姿。

舞者身體純熟掌握  如蓮如浪如煙如石

蓮是天國的象徵,智慧的境界,佛經有云:「花開見佛性」。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亦是讚頌蓮的高雅脫俗。〈浮玉〉的天幕投映的是如雲、如山嵐、如蓮花池畔的潑墨山水畫。舞者是蓮花的化身,七名舞者猶如「出水芙蓉」,在薄霧山嵐間綻放。舞者對身體「靜」和「勁」的掌握純熟,以優美脫俗的舞姿充分展現蓮花的型態與意境。

〈忘機〉以八卦掌的動作程式發展,舞蹈分成五個段落,第一段由資深舞者李為仁揣摩沒有機心,淡泊俗事的漁人,撒網捕魚怡然自得的狀態。第二段女群舞者表現的是大自然「風起雲湧,激浪逐波」的意象。第三段則由男群舞者詮釋大自然險峻山林的地勢。最後兩段則為表現漁人心無巧詐、鷗鳥翱翔與之共舞的「鷗鷺忘機」景象。

〈香讚〉的舞台前緣靜置著一爐檀香,氣味逐漸瀰漫整個空間,表達的是人們祈願平安的心境。天幕上投射一縷輕煙,與爐內香煙虛實相應,一同裊裊升起。〈香讚〉中「煙」的意象——可以是演現行天宮內信徒向天祈願的媒介;可以是浮動人心的表現;亦可以是模擬煙緩緩升起,充滿曲線的行進路徑。

〈觀自在〉的妙筆在於「造相」,藉由舞者於空間舞動,有機地塑造與破除舞台景象。如開場昏暗的燈光下,身著素白衣裳的僧人坐臥於大石下小憩的舞台意象,原來是群舞者們以身體推疊出的形狀;平鋪於地板的素白絲綢,也在舞者的動作間成山、成浪,變化萬千。這些場景的安排,需要幕前幕後精準的配合,才能充分體現創作者所欲傳達「觀照自己,靜心持咒去除妄念,在本位上心念不動搖」之意境。

創造民族舞新語彙  更為內省簡約悠緩凝練

台北民族舞團在民族舞蹈新語彙的開發耕耘,以及宗教舞蹈(佛舞)的題材風格探索至深,似乎亟欲跳脫中國的框架,創造台灣(古典)民族舞蹈的新語彙。從上述作品可以看見,舞團的宗教舞蹈路徑,不同於取材自中國傳統戲曲程式的古典舞蹈身段,也不全然承襲敦煌舞蹈研究者高金榮教授整理莫高窟中融匯各民族文化樂舞的舞蹈形象;亦沒有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千手觀音》那般華麗炫技,更不若台灣時興的敦煌養生舞,強調運用敦煌「飛天」舞姿的豐富手勢、典雅華美的S形三道彎身段,伴隨音樂舞動的養生運動。

台北民族舞團的宗教舞蹈(佛舞),在動作語彙的使用,走向更為內省、更為簡約、更為悠緩與凝練。〈菩提〉(2000)與〈香讚〉(2003)將S形三道彎的婀娜身段做得更為極致。舞者需要極佳的「站樁」工夫,唯有穩固的骨盆,舞者在肢體大幅度的重心移轉與擰轉下,有機的上半身才能自如地表現出天界的清靈與佛寺香煙裊裊的意境。此外,在舞作中清晰可辨佛教手印的姿態魅力:不同於台灣多數以宗教為題材的舞蹈作品,多以雙手合十,蓮花合掌的虔誠手勢或民族舞中的手勢轉借,蔡麗華直接取經代表佛教儀典規範,象徵佛菩薩身、語、意三密的密宗手印,使得舞者更顯雍容、慈悲與莊嚴。

《百年香讚》從〈菩提〉下演現涅槃之境,〈浮玉〉花開見性的佛國意象;跳回凡塵,蔡麗華將個人退休後「淡泊隱居,不以世事為懷」的心境,結合元朝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以及宋朝詞人陸游〈烏夜啼〉中「鷗鷺忘機」的心境創作〈忘機〉;接著,蕭君玲在二○○三年有感SARS期間人心浮動,藉由裊裊輕煙,〈香讚〉芸芸眾生祈願平安的渴望;最後,以〈觀自在〉回到自身的觀照。整場舞蹈在華美的視覺烘托下,成就了一場令人舒服愉悅的演出。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