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Columns

若將味覺視為劇場,舌頭視為舞台,許多問題和思考是一致的,例如文創產業。像慢食這樣的理念當然不是為了訴求菁英品味,或是宗教式的理念信仰,慢食宣言起草人義大利詩人Folco Portinari曾說:「慢食運動,應該要由人類崇高的遊戲心所支持,而遊戲是不能成為宗教信仰的。」

若將味覺視為劇場,舌頭視為舞台,許多問題和思考是一致的,例如文創產業。像慢食這樣的理念當然不是為了訴求菁英品味,或是宗教式的理念信仰,慢食宣言起草人義大利詩人Folco Portinari曾說:「慢食運動,應該要由人類崇高的遊戲心所支持,而遊戲是不能成為宗教信仰的。」

這圖上面是一根湯匙,下面是一張嘴,意思是將一匙鮮甜的湯汁送入口,然後大喊:好喝!像古文中「旨酒」就是美酒的意思,故《說文》:「旨,美也。」但旨下為何是「曰」?這可以從「甘」字找到線索就是一張嘴中有一橫,是指事的符號,指著口中的舌頭告訴大家:就是這裡最知道什麼是甜。「旨」自小篆後多了那一槓,多加了甜,更增添了味美的含意。日文的「旨」幾乎保留了原義,拼音うまい就是美食節目裡的藝人最常發出的讚嘆聲:“u mai”!講完後顏面開始扭曲。台灣也愈來愈常看到這種進口的臉部反應,搭配著驚惶失措的讚嘆聲,不難了解,「旨」也有讚美之意。

從旨的變化,看到生活主旨的變遷

「旨」現在較常用在像是「主旨」、「宗旨」一類的詞,有關思想的中心或主要的意思,有種一口決勝負的食神情境。生活中到處是這種隱含吃和思考之間的用法,習慣到用得很自然,如:這本書好難消化;他的想法讓我不斷咀嚼回味;這idea我醞釀了超久……多到我們都忘了說話裡隱藏很多借來還去、拐過彎來轉過去的巷弄,說話根本不是什麼客觀直接地說的這種事兒。所以,從旨的變化常常最可以看到生活主旨的變遷,最容易舉的例子當然是麥當勞之流及相對應的慢食運動。

很多人以為慢食就是吃飯要慢慢吃,當然這不能說不對,媽媽其實老早就這樣教,自己沒在聽而已。慢食最重要的是重新省思和反抗速食背後整個的價值觀與生產模式。前陣子美食節目主廚奧利佛踢爆美國速食將廉價作狗食的牛肉部位,以阿摩尼亞消毒後作成漢堡肉的新聞,麥當勞和漢堡王也赫然在列。更慘的是讓我們味覺不自覺地麻痺。如何麻痺?我們吃進去的是長長一串資訊文字和美美的視覺宣傳,而不是食物和味覺;是紅底鮮黃的M形Logo、是「麥當勞都是為你」,而不是好的麵包、蔬菜、牛肉、加上不含化學用料的番茄醬。同時,也吃出了愈來愈多很會寫、很會拍自認美食家的鄉民。記錄和表達飲食觀感原無可厚非,但若是為了強化狹隘和固執味覺文化則有待商榷,一位法國名廚Jean-Pierre Philippe對於食材和烹調曾說:「我知道一件事,就是我知道自己永遠不會知道。」

旨,若加上「月」就成了脂肪的脂。現在吃牛肉迷戀的「雪花」質感似乎成了唯一的顯學,不是油花不好吃,畢竟脂肪是儲存肉類獨特味道重要的地方,而是忽略牛肉不同部位有不同口感與烹調方式,且重點是:肉中油花對於牛肉料理是否細緻、多汁、風味好壞,僅占不到三成的影響。(註)

旨,也需要教育、訓練和政策保護!

到底什麼是我們生活的核心價值?慢慢地,身邊許多需要高成本、花時間、小量生產的手工味道和食材慢慢消失,許多轉角的家鄉味慢慢消失,甚至媽媽的味道也在消失中。旨,也需要教育、訓練和政策保護!忙碌的外食父母怎麼可能培養出對生活味覺更多元的小孩?更不用說長時間吃飯對人與人與食物交流的生活態度養成。狀似愈來愈多元的選擇和生活方式實際上愈來愈一元,因為提供我們最大量資訊的都來自於將食物味覺一致化的大型商業機構,生活判斷的原則也愈來愈一致:「效率」、「專業」、「方便」、「經濟效益」,甚至「人性」。例如:當我們看到殺雞時,覺得不忍吃,這樣是有同情心的人性反應嗎?是不是我們已被訓練得離這些自然食材相當遙遠?與自然、與在地獨特的風土地理失去了關係?我們是否也不再感謝和珍惜這些為我們犧牲的動植物?也不再感謝這些辛勞的生產者?所以我們不斷吃、不斷減肥,因此我們可以無知地安心放縱大量生產過程中真正敗德剝削的事?「旨」的「主旨」早已迅速轉變、滲透和蔓延中。

若將味覺視為劇場,舌頭視為舞台,許多問題和思考是一致的,例如文創產業。像慢食這樣的理念當然不是為了訴求菁英品味,或是宗教式的理念信仰,慢食宣言起草人義大利詩人Folco Portinari曾說:「慢食運動,應該要由人類崇高的遊戲心所支持,而遊戲是不能成為宗教信仰的。」

 

註:以油花作為衡量牛肉品質標準之一始於美國,當初是農業衰退的二○年代,為了刺激以玉米飼養的純種肥牛需求量,於一九二七年透過政府、媒體、商業大亨們所建立起的一套機制,後來跟進的有鄰近日本和韓國。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