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定期音樂會是以分享和創造為主,因此節目名稱訂為「擊現」可謂一語雙關:一個顧名思義在演奏現代作品,另一個就是在探討可能性、不斷突破、挑戰自己,並開拓新的聲音。這次演出的五首音樂中,就有高達四首的委託創作,五首作品各有不同的方向,五個構想的組合變成獨特的音樂會創作。
朱宗慶打擊樂團年度音樂會「擊現」
5/1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5/13 14:30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中興堂
5/20 14: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2-28919900轉888
號召近五十名團員,跨足舞蹈、邀請歌手、延攬各界製作菁英,創造出機器人與現場萬名觀眾互動……朱宗慶打擊樂團三月底在小巨蛋的「超級音樂會—擊度震撼」在七十多位演出者共襄盛舉下,以前所未有的聲光、煙火和震撼人心的擊樂獲得滿場喝采聲。那一夜的絢爛記憶猶新,朱團隨即推出年度定期音樂會「擊現」,試圖再新觀眾耳目。
回歸新作品的展現 開拓新聲音
「現在是激情過後又回歸新作品的展現。」這句話一方面代表著朱宗慶的心情,一方面也具體地說明了音樂會的主題。從廿幾年前創團起,樂團就將節目分系列進行,節目分類明確地訂定了不同的目的,也讓打擊樂團展現了多元的表現方式。定期音樂會的表演跟小巨蛋完全不同,是以分享和創造為主,因此節目名稱訂為「擊現」可謂一語雙關:一個顧名思義在演奏現代作品,另一個就是在探討可能性、不斷突破、挑戰自己,並開拓新的聲音。
五首音樂中有高達四首的委託創作。《羅斯威爾,1947》是當代打擊樂合奏軍樂隊創新者布萊恩.馬森(Brian S. Mason)根據美國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的想像,透過各種樂器的使用、聲音的交疊,揣想事件謎樣真相,以及地球與宇宙之間的距離。《長平》的作者張鈞量本身是位木琴新銳,作品取材來自幼年時期常聽奶奶扮唱的粵劇經典《帝女花》,曲中他嘗試以西方樂器的繽紛音色展現東方悠情,譜寫明朝末年長平公主傳奇的一生。
團員演前導聆 分享樂思
以作品《射日》榮獲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的張瓊櫻,不但從高中時期便開啟擊樂創作,與朱團更有長期的合作和夥伴關係,她在《百戲》一曲中,再次融合傳統音樂,廣用各種素材並結合肢體動作的創作元素,運用木琴、鼓類及傳統後場樂器,描摹她心中的各個樂團團員輪廓,饒富戲感。而《存在》一曲靈感來自池田學的畫作,是年輕作曲家劉韋志的創意,以打擊「音色」展現為主軸,使用中西打擊樂器與複合式音響,並加入人聲,在每個小段落間創作些許糊音,藉以延展出曲中細節,鋪陳出音樂的織度。此外最特別的是曾獲得林茲電子藝術獎的加拿大新媒體藝術家赫曼.科肯(Herman Kolgen)所創的《拼貼風景》,以奇幻畫面與片段風景加上樂團的即興演奏,在或輕或重的打擊旋律中,組構成超現代的重工程影音幻景。而除了音樂會外,演出前也首度由團員親自擔綱演前導聆,將作曲家、樂團的想法與觀眾分享。
「整場音樂會中雖然有一首是舊作,但因為是即興,所以每次演出都是一種新型態的出現。」朱宗慶說。五首作品各有不同的方向,五個構想的組合變成獨特的音樂會創作。在推陳出新的作品中,觀眾們不但期待朱團帶來的「擊現」,也將同時讚嘆他們勇於挑戰自我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