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來混,要守規矩!(遠流出版 提供)
藝@書

出來混,要守規矩!

從《江湖叢談》中看常民營生巧計

連闊如在《江湖叢談》中,盡顯他說書人的本領,以生動詼諧的口吻,將種種江湖人檯面上下的巧計機鋒,一一重現眼前,舉凡相命的、賣膏藥的、變戲法的、做大票的……有些行業或許已消逝於時間洪流,卻留下了栩栩如生的樣貌。

 

連闊如在《江湖叢談》中,盡顯他說書人的本領,以生動詼諧的口吻,將種種江湖人檯面上下的巧計機鋒,一一重現眼前,舉凡相命的、賣膏藥的、變戲法的、做大票的……有些行業或許已消逝於時間洪流,卻留下了栩栩如生的樣貌。

 

小時候家裡以夜市擺攤維生,女裝、玩具、蜜餞等有的沒的都賣過,縣市街區征討,一天換過一地。然不管賣的是食衣住行育樂的哪一款,跑的是日常夜市(台語叫「商展」)或是年度市集(例如岡山一年三次的籮筐會),印象中,最關乎該次生意好壞的,往往就在當天的第一筆交易。

彼時的夜市人生,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除非來客意圖不善、砍價砍得人血流滿地,否則第一位客人一定要成交,以討個開市彩。假若客人慷慨大方(或其實只是不懂行情),讓你輕易拿下今日的第一桶金,後續來客應該會讓你筆筆順手保持長紅直到收工;如果客人大刀直砍,雖然賣出但遍體鱗傷,今天可能每樁生意都得經過一番拉鋸,最終結算也不會太漂亮;萬一幾番討價還價後依然開市不成,甚至客人絕情轉身離去不理會你的妥協呼喚,只怕接下來要嘛都是些傲嬌客,不然就是一路冷清清。

這說來很玄,但屢試不爽。是以,當我們從擺夜市的變成逛夜市的,秉持著這個大家心照不宣的原則,看見什麼新的小攤擺下了、又被攤上的物件打動了,還正巧坐入「今日處女客」的寶座,千萬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跟攤商討論個好價錢。反之如果無意要買,切莫趨前東摸西揉問價評貨、讓人耗上時間卻開不成市。你好意認為自己是跟老闆聊天充人氣,卻是給人觸了霉頭而不自知。若是遇上匪氣重些的攤販,惹來一陣祖宗八代請安事小,換得糾眾圍毆,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江湖規矩來自人生歷練

「江湖」這兩個字給一般人的感覺,不免與「義氣」、「草莽」、「庶民」、「暗盤」、「無政府」等形容詞相連。江湖裡的規矩,學校不會教,經史子集也不會有,純然是不口說的經驗傳承。各行都有各行的術語,跨出這一行,進到他人的地盤,馬上如墜五里霧,要是不精明些,便只能給對方帶著去,輕者財損,重則人傷。

正因為江湖裡有著這麼多族繁不及備載的潛規則,只怕江湖人士們自己也說不清。是以,中國當代評書大家連闊如先生的心血之作《江湖叢談》,則更顯得如此珍貴。此書成於上世紀的三○年代,社會歷練豐富的作者,於書中詳述自幼以來在外奔走所見所聞的種種人事地物,包含北平天橋、天津三不管等地的變遷、藝人生活狀況,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常民營生記錄,如此通俗,卻又如此貼近。

說書本領寫出巧計機鋒

江湖不見得只限底層,卻絕不是顯貴;在中國文化裡,江湖指的是遠離朝廷與公家的民間社會,甚或帶有「不受官方控制」的意味。我們無法精確定義出江湖的組成與範圍,但總之,江湖不是富的,不是嬌的,不是和平也不是安全的。它的聰明帶著機巧狡詐,正義善良混雜奸惡。之所以無法全然二分,只因為身在江湖中的人們,都具備「為著生活」的算計討掙與汲汲營營。如同《笑傲江湖》裡那段經典的對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短短幾句,精準地勾勒出江湖人們在一口氣或一口飯的跟前,背脊可以有多硬,或腳骨暫且可以多軟Q。

或許我們可以再將這段話往後延伸:「既是由人形成的江湖,就有隱規矩,就生把戲與巧計。」更有身不在其中者難以一窺堂奧的眼色表情、肢體姿態、術語行話。

連闊如在《江湖叢談》中,盡顯他說書人的本領,以生動詼諧的口吻,將種種江湖人檯面上下的巧計機鋒,一一重現眼前,舉凡相命的、賣膏藥的、變戲法的、做大票的……有些行業或許已消逝於時間洪流,卻留下了栩栩如生的樣貌。於是我們知道,每個江湖人,都是一場寫足了的戲;每一場戲,都有著最該遵從的生活規矩。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