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典藏藝術家庭 提供)
藝@書

作品是最好的生平介紹

《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與《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皆以傳主談論創作歷程與作品分析為傳記主體,卻不因為集中剖析創作而予人過於專業、閱讀艱澀之感,反而透過傳主口述創作時的心理歷程、反覆琢磨作品的經驗,令表演藝術工作者「台上/幕前一分鐘,台下/幕後十年功」的箇中甘苦躍然紙上,也令讀者見識到對「細節」的注重,如何造就藝術大師的耀眼成就。

 

《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與《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皆以傳主談論創作歷程與作品分析為傳記主體,卻不因為集中剖析創作而予人過於專業、閱讀艱澀之感,反而透過傳主口述創作時的心理歷程、反覆琢磨作品的經驗,令表演藝術工作者「台上/幕前一分鐘,台下/幕後十年功」的箇中甘苦躍然紙上,也令讀者見識到對「細節」的注重,如何造就藝術大師的耀眼成就。

 

傳記的寫法很多,近年台灣的傳記出版品也迭有佳作;歷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的傳記是當中穩定出版的系列,而去年底由典藏推出的第十一屆得主傳記,相較於同系列前作,在內容與出版設計等方面都有令人驚喜的創意呈現。其中,電影導演王童的《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與台灣第一名伶魏海敏的《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不約而同選擇「回到作品」,透過傳主談論創作歷程與作品分析,而非以描述傳主生平作為傳記主體。

資深影人與電影導演的有機對談

八○年代的台灣電影新浪潮,讓作者型導演楊德昌、侯孝賢等人崛起,同一時期,導演王童也拍出了《看海的日子》、《策馬入林》、《稻草人》、《無言的山丘》等,於國內票房與口碑屢獲雙贏,但許多台灣電影研究卻未給予一定關注和評價。幸而多年後王童獲頒國家文藝獎得主,由資深影評人藍祖蔚擔任傳記作者,讀者方能藉由兩人訪談內容,得見當時台灣電影拍攝與創作的不同面向。

王童從美術設計起家,早年在中影與李翰祥、白景瑞等導演累積大量拍攝經驗,後來執導改編自中國傷痕文學的《假如我是真的》,自此踏上電影導演之路。他的作品最為人稱道的,是從攝影到服裝道具場景等視覺元素,皆經過翔實考究後進行設計,細膩且富於美感。影響所及,當年徐克導演《倩女幽魂》前亦來台向王童劇組取經,魏德聖在拍《海角七號》前,更邊看電影邊一格格畫出《無言的山丘》鏡位,藉此學習分鏡技巧,足見王童電影美學風格的地位。

書中不只透過對談交代了諸多幕後故事,更難得的在於藍祖蔚以長期電影線記者與曾擔任中影製片部經理的身分,身兼訪談者與見證者,提出許多敏銳而深具批判性的問題,令王童回顧創作歷程之餘,更就創作觀與電影概念擦出不少深刻精采的火花,例如兩人就《紅柿子》中無明顯主要角色的敘事結構,以及接近素人表演風格的討論,在一問一答中,電影創作的思考與反省躍然紙上。

放大觀測名伶的「戲曲表演學」

在《骷顱與金鎖》前,關於魏海敏的傳記已有《水袖與胭脂》、《女伶》等,因此這本傳記的出版策略,一改生平略述,改由魏海敏近年兩個重要的跨界作品出發,以細節掃描的方式敘述傳統戲曲表演者如何與角色、劇本、編劇和導演工作,呈現了傳主面對創作的心態,更重要的,是本書提供了表演者如何發展、不斷修正表演的細節,最終成為觀眾在台上看見的精采演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以魏海敏在《歐蘭朵》和《金鎖記》發展的兩套手勢為例,描述戲曲演員在面對跨國導演和跨界劇場的工作時,如何將戲曲身段消化後創新成舞台上的「雕塑品」造型;後者則是魏海敏援引張愛玲原著「美麗而蒼涼的手勢」的句子,構思了這樣的舞台動作:「她藉由一條手絹,拉著其中一角,從右手拋向左手後,再從左手掌慢慢將手絹抽開,拉扯之中,左手好像有拉到,又好像拉不到,慢慢地,只剩下半空中,什麼都留不住的左手。」

本書作者並非戲曲專業研究者,卻能因此拉出距離,令描述表演方法的文字不至太艱澀抽象,更讓這本演員現身說法的「表演學」,以散文筆觸穿梭於演員內在的情緒和外在的神情與動作之間,深入淺出。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