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玩身體》(遠流出版、聯合文學 提供)
藝@書

身體教會我們的事

在過度發展的社會中,我們擅長運用腦力智能因應生活,卻忘了身體的力量。透過介紹展能藝術的《歸零與無限──台灣特殊藝術金講義》與介紹雲門律動的《親子玩身體──打造孩子幸福成長的八堂課》,或可讓習於一味追求卓越的我們,學習如何更自在、更健康,如何持續將自己蓄養得更開闊而飽滿。

在過度發展的社會中,我們擅長運用腦力智能因應生活,卻忘了身體的力量。透過介紹展能藝術的《歸零與無限──台灣特殊藝術金講義》與介紹雲門律動的《親子玩身體──打造孩子幸福成長的八堂課》,或可讓習於一味追求卓越的我們,學習如何更自在、更健康,如何持續將自己蓄養得更開闊而飽滿。

「她深深相信,藝術表演與實踐,並非只是屬於特定族群與性別。如果藝術是從歷史、社會、人生、情感釀造出來,則其中的美感應該能夠讓更多族群共同參與並分享。」學者陳芳明如此解讀戲劇工作者汪其楣。她可編、能導、擅演,早成一全方位藝術家;然而,她平心秉持涉世精神,並不一味追崇藝術高度,反轉頭關注社會的邊緣人、藝術的弱勢者。

透過實例  了解「展能藝術」

《歸零與無限──台灣特殊藝術金講義》是汪其楣在北藝大「關渡講座」上,邀集多位特殊藝術(展能藝術)工作者擔任客席講者,與學生交流互動,進而推促學生參與特殊藝術工作的課程記錄結集。

課程橫跨多種特殊藝術,除談聾人劇團的創設發展,還包括美國語言學者史文漢講述台灣手語研究與教材編纂;雲門舞集追述在九二一災區所進行的「藍天教室」計畫;視障劇團與音樂家朱萬花的經驗分享;「鳥與水舞集」視障、肢障舞者的表演歷程;「小可樂果劇團」與腦性麻痺、自閉症、唐氏症、小胖威利症孩童的互動;設計師黃聲遠講解建構體貼有尊嚴的無障礙空間;藝評者于善祿綜論台灣展能藝術現況等等。

經由不同實例,不唯得以進一步認識特殊身體感官者的身心特色與藝術潛能,了解台灣現今藝術發展的進程與局限;更具積極意義的,應是對「歸零」與「無限」的實證與詮釋,即是將自身對特殊身心感官與美學概念的既有認知歸零,突破障礙與疆界,為每一個不同的人創作平等的藝術環境。

書中亦可看到迥異觀點的相互對照,例如藝術家林絲緞即對讓自閉症患者上台表演一事持反對意見,認為教育治療才是先導而重要的。然而,正因為實務面仍處摸索階段、專業研究猶付之闕如、迥異觀點會一直被嘗試、被辯證,《歸零與無限》這一集合多方努力成果的講座/著作,可謂是建構了一個難得的平台空間,其用心值得珍視與尊敬。

圖文並茂  與身體玩出新境界

在這些位居於主流之外的特殊藝術裡,於九二一災區進行「藍天教室」陪伴照顧計畫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團體。成立十餘年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持續建立自身的教學理念系統,融合現代舞蹈、傳統武術、太極導引、肢體律動等,不唯開發孩子的身體意識,也拓展孩子的心靈空間。

由已逝文字工作者楊孟瑜生前採訪報導的《親子玩身體──打造孩子幸福成長的八堂課》,即是依此概念而生的一部教導如何善待身體的生活實用書。玩,意味著輕鬆自在、無欲無求,這正是雲門舞集舞蹈教室長期倡言的理念。此書設計為課程形式,探究八項最日常的基礎課題:擁抱、呼吸、專心、安靜、專注、跌倒、親密、玩伴。除了延伸雲門舞集的既有理念,更以大量的採訪報導筆法,多方援引相關領域的經驗實踐與研究成果,來驗證八項課題的重要與運用。包括專訪蕭瑞麟醫師談兒童過敏與「呼吸」間的牽繫,鋼琴家李明蒨談「安靜」之道、藝術家易君珊談身心的「跌倒」經驗、親子教育專家楊俐容談善用「玩伴」的益處等。課後還以示範圖例,教會父母如何透過自己與孩子間的身體舒展,提升感受力與品格。進一步言,八門課堂主題,既是字面上的現實意義,亦同時譬喻著身心狀態與生活方式,彼此觀照,相互指涉。

無論是針對特殊展能藝術,或是追求自在放鬆的親子身體舒展,皆或可謂是在過度強調智識開發與社會成就的時代氛圍下,藉由對身體本然的重申與復歸,讓習於一味追求卓越的我們,學習如何更自在、更健康,如何持續將自己蓄養得更開闊而飽滿。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