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把大部分劇情都圍繞在主角女高音秋秋桑(右)身上。(© Opera Australia)
焦點專題 Focus 《蝴蝶夫人》:秋秋桑的前世今生

自東徂西 輾轉羽化紅塵

浦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前世今生

《蝴蝶夫人》是歌劇大師浦契尼的代表作之一,這部首演於一九○四年的歌劇,劇本靈感來自於從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舞台劇,再融入另一本小說Madame Chrysanthème 的觀點。更因為首演出師不利,浦契尼歷經多次修改,才完成目前大家常演出的第五版「標準版」。這隻歌劇舞台上的蝴蝶,終究在紅塵冉冉中,找到不朽的地位。

《蝴蝶夫人》是歌劇大師浦契尼的代表作之一,這部首演於一九○四年的歌劇,劇本靈感來自於從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舞台劇,再融入另一本小說Madame Chrysanthème 的觀點。更因為首演出師不利,浦契尼歷經多次修改,才完成目前大家常演出的第五版「標準版」。這隻歌劇舞台上的蝴蝶,終究在紅塵冉冉中,找到不朽的地位。

三幕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如今已是歌劇大師浦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的四大代表作之一。但這齣歌劇當年可是歷經觀眾喜好的淬煉,以及大師五度修改才有今天的面貌。《蝴蝶夫人》劇本當初為何所本,有哪些前世故事,而今日又發展出哪些歌劇之外的樣貌呢?

從小說到舞台劇  啟發浦契尼靈感

一九○○年五月,正當浦契尼前往倫敦準備他的歌劇《托斯卡》公演,正巧倫敦上演一部由美國劇作家貝拉斯科(David Belasco,1853-1931),根據美國律師兼作家約翰.盧瑟.朗(John Luther Long,1861-1927)一八九八年的同名小說《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改編成的舞台劇上演。對戲劇原本就興致勃勃的浦契尼,順道欣賞了這齣充滿日本色彩的舞台劇,儘管聽不懂英語,但這位戲精認為《蝴蝶夫人》很適合用歌劇的形式演出,遂商請過去跟他合作過《波希米亞人》、《托斯卡》的劇作家伊利卡(Luigi Illica,1857-1919) 與賈科薩(Giuseppe Giacosa,1847-1906)進行研究歌劇劇本的改編,並由他來構思音樂。

到底是怎樣的故事題材,吸引了這位歌劇大師的側目。原來,小說家約翰.盧瑟.朗在當時被稱為日本題材專家,他曾在一八九五年出版了小說《東京的櫻君》,之後又寫了《蝴蝶夫人》、《神之寵兒》、《星先生》等作品。之所以能夠這麼理解日本風情,是因為他的姊姊柯瑞爾夫人(Jennie Correll)曾經跟隨衛理教會的傳教士夫婿,於明治十九年到日本傳教,約翰.盧瑟.朗透過姐姐知道了不少日本的故事,也被他拿來當作寫作題材。而根據學者的說法,小說中描繪的故事的確真實發生在一八九○年代的日本長崎。也因此,約翰.盧瑟.朗這部充滿異國風情、哀怨又幻想的愛情及東方女性的犧牲的《蝴蝶夫人》小說,一八九七年發表於美國《世界雜誌》便引起極大回響。

不過,浦契尼的《蝴蝶夫人》素材不光來自約翰.盧瑟.朗的小說。更早在一八八七年,小說家 羅替(Pierre Loti)就寫了本Madame Chrysanthème ,以海軍官員自傳式的寫法,描繪了自己與藝妓在長崎短暫的婚姻。這本小說用法文發行,而且相當受歡迎,五年之內就刷了廿五版,並翻譯成英文在內的多國語言發行,幾乎可說形塑了廿世紀西方世界看待日本的態度。一八九三年法國作曲家梅薩赭(André Messager,1853-1929)更根據小說推出同名歌劇,其中部分觀點也被浦契尼的《蝴蝶夫人》所用。

首演出師不利  五度修改終成經典

總之,浦契尼《蝴蝶夫人》的劇本的前身來歷豐富,而這齣劇上演後也變形多次,可謂命運坎坷。首先劇本作家在改編過程中就出現了些問題,而浦契尼也在作曲期間也經歷過一次車禍,歌劇《蝴蝶夫人》最後終於在一九○四年完成。當時浦契尼興奮之情洋溢於他寫給歌劇指揮魯伊基.曼奇尼里的信:「這部作品對我極為重要。它是這樣的精緻、流暢、充滿激情,能給人久遠而深刻的印象。兩幕戲,第一幕需要一小時五十分才能演完,第二幕也要一小時廿分左右。其中大部分劇情是圍繞著主角女高音的……」結果作曲家興奮的情緒延續不了多久,一九○四年二月十七日《蝴蝶夫人》在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整場演出竟成了一齣大鬧劇,觀眾不斷地嘲笑和嚎叫不僅淹沒了美好的音樂,更有許多人大喝倒彩,甚至歇斯底里地漫罵,首演不得不中途停止,出師不利、慘敗告終。

然傷心的浦契尼並未失志,開始展開該劇漫長的改編路。他認為首演災難性失敗的原因很多,或許有些是創作上的問題,但也有觀眾口味與對新風格不適應的因素。於是大刀闊斧地對《蝴蝶夫人》進行刪改重寫,將兩幕變成了三幕。一九○四年五月廿八日《蝴蝶夫人》捲土重來在義大利的布雷西亞二度公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這個第二版也在一九○六年十月於美國華盛頓特區首演,之後十一月又到紐約Henry Savage的新英文歌劇公司續演,從此《蝴蝶夫人》贏得名聲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異國情趣歌劇。不過,至此浦契尼依然不滿意,同年繼續進行第三版的寫作,並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此版。

一九○七年浦契尼作了許多管絃與聲樂譜的改寫,完成了第四個《蝴蝶夫人》版本,並在巴黎演出。最後,同樣在一九○七年,浦契尼終於推出該劇的最終版,也就是第五版,並成為如今眾所皆知且最常被演出的「標準版」。有趣的是,當年一九○四首演時大大失利的原典版,如今也經常被演出。

化入電影銀幕  羽化多樣風景

進入影音多媒體時代,《蝴蝶夫人》也走出舞台邁向大銀幕,一九九三年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1943-)將黃哲倫的原著《蝴蝶君》Mr. Butterfly改編成電影,敘述傑若米.艾倫斯(Jeremy Irons)所飾演的法國官員,與港星尊龍所飾演男扮女裝奪取情報的中國特務宋麗玲,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最後這兩個人,一自殺、一入獄。片中即引用歌劇大師浦契尼的名作《蝴蝶夫人》,來反映宋麗玲後來假戲真做的心境。

一九九五年另由 前法國文化部部長密特朗(Frédéric Mitterrand,1947-)導演、編劇的同名電影,可說是《蝴蝶夫人》該劇完整版MV,由女高音黃英、男高音 Richard Troxell及女中音梁寧共同領銜演出並演唱,還獲得過一九九六年法國凱薩獎的最佳服裝設計獎及最佳製作設計獎的提名。

 《蝴蝶夫人》的秋秋桑出身強調輪迴的東方,但故事卻在西方世界不斷被傳誦上演,有著不輸給劇情本身的豐富前世今生故事。來世呢?《蝴蝶夫人》會再羽化成什麼樣貌?令人萬般期待。

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