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舞家吳碧容反芻過去兩年的生活經驗,以《舞│台》呈現對「舞台人生」的思考。(三十舞蹈劇場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三十舞蹈劇場《舞│台》

反芻生命歷程 吳碧容鋪展「舞台人生」

經歷婚姻、生子、受傷,以及心儀的編舞家碧娜.鮑許過世,三十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吳碧容思索:跳舞、表演、創作之於自己,到底是什麼?進而領悟「因為舞台,所以作品存在;因為作品,所以生命不死。」反芻這兩年的生命經驗,吳碧容以《舞│台》搬演了一場抽象到具象、狹義而廣義的「舞台人生」。

經歷婚姻、生子、受傷,以及心儀的編舞家碧娜.鮑許過世,三十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吳碧容思索:跳舞、表演、創作之於自己,到底是什麼?進而領悟「因為舞台,所以作品存在;因為作品,所以生命不死。」反芻這兩年的生命經驗,吳碧容以《舞│台》搬演了一場抽象到具象、狹義而廣義的「舞台人生」。

三十舞蹈劇場《舞│台》

9/7~8  19:30   9/8~9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9/21  19:30   9/22  14:30

高雄左營高中舞蹈班劇場

INFO  02-29245475

一個舞者癱倒在地,她試著撐起自己,無奈身體不聽話,像是在地上生了根。其他舞者拄著拐杖走出,冰冷的異物如同新長出的下肢,而他們能做的,是使用這另類軀體有如原本自如的兩足……

另一段,站在幽暗中的男子以背帶將女人縛在身前。女人反轉,臉下而腳上,旋即攀爬到男人身上。有時男人將女人拋物線甩開,有時撐開捧舉著她……一曲終結,兩人始終以背帶相纏,誰也沒離開誰,拉扯也是平衡。

這是三十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吳碧容經歷婚姻、生子、受傷的全新創作《舞│台》的片段場景。兩年未推出作品,吳碧容一邊經驗前所未有的生命歷程,一面思索:跳舞、表演、創作之於自己,到底是什麼?在心儀的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過世後,她看著電視播放的青春版《交際場》影片,徹夜落淚不止;舞台是什麼?「因為舞台,所以作品存在;因為作品,所以生命不死。」

生命歷程轉變  回顧起舞信念

《舞│台》全長近兩小時,宛如搬演了一場抽象到具象、狹義而廣義的「舞台人生」。上半場以吳碧容鍾愛的碧娜風格的舞蹈手勢開展,隨後,舞者們以肢體動作和口白陳述個人對表演和劇場的感受,也有著濃厚的舞蹈劇場氣味。吳碧容刻意採取和碧娜相似的創作形式,是致敬,也是再次確認起舞的信念從何而來。

吳碧容回顧過去幾年,原本占據人生主要篇幅的「創作」退居後面,自己曾經惶恐,甚至猶疑,卻也深知人生就是不間斷的選擇,她選擇走入家庭,雖然瓜分創作時間,卻不諱言孤寂生命因此有某種充實完整的感受。

好像那段取材自媽媽背巾的背帶雙人舞。編舞之初,吳碧容以為呈現的是前進力量如何被背帶纏繞、阻絆,舞者卻跳出另種可能,「好像不同的二元對立,卻在拉扯之間達到某種平衡,這是我原先沒料到的。」而生活中種種看似矛盾、對立的選擇,不也如此?

蘇安莉與吳義芳  兩段獨舞別具深意

演出有兩段別具深意的獨舞。先是蘇安莉的獨舞,猶如創作者和自我的內在對話,更是和舞台上累積的時間對話。吳碧容以影像不斷迴播(loop)蘇安莉的動作,大量的殘影指涉劇場無形累積的前人作品;在空間承載的時間中,吳碧容看見所有創作者尋求的生命意義,亦即舞台之所以為舞台的意義。

而資深舞者吳義芳的演出更充滿別出心裁的創意。透過skype連線,吳義芳和其他資深舞者通話,並與置身生活場域的對方共舞。「很多人愛問舞者可以跳到幾歲?但我更想問的,是離開『舞台』後,人能不能在生活中創造其他舞台?」

從劇場舞台跳到生活中的舞台,創作不是只能發生在特定空間,吳碧容用兩年的生活經驗反芻成這部意念清晰、完整的舞蹈劇場,也呼應了莎士比亞所言,世界是個大舞台,而我們永遠會自問:我想演出怎樣的自己?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