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繁城(林鑠齊 攝)
企畫特輯 Special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 深耕台灣的文化心靈

凡事喜歡深耕,不喜歡火花短暫式的活動,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就是以這種穩定的心性來經營基金會的業務。回顧基金會的工作目標,不論是「台積心築藝術季」、「人才培育」、「藝文推廣」、「社區營造」都已累積十年成效。曾繁城說:「到底這樣的累積有多少成績我不知道,但是身為企業,就要成為企業公民的模範為期許,長期致力參與各項教育文化及社會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凡事喜歡深耕,不喜歡火花短暫式的活動,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就是以這種穩定的心性來經營基金會的業務。回顧基金會的工作目標,不論是「台積心築藝術季」、「人才培育」、「藝文推廣」、「社區營造」都已累積十年成效。曾繁城說:「到底這樣的累積有多少成績我不知道,但是身為企業,就要成為企業公民的模範為期許,長期致力參與各項教育文化及社會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穿著簡潔、頭髮花白,一派溫文儒雅的曾繁城,給人的印象是濃濃書卷味的文人感,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深厚的電子工程專業背景。同時身兼台積電副董事長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他,在電子業界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而多方面的藝術文化參與,無疑亦讓他的「文化人」形象深植人心。

念理工的藝文青年  為年輕人圓夢

喜歡音樂和藝文活動的曾繁城,雖是學電機出身,但對機械卻並不熱中,當年高中分組時,他還很想選乙組考歷史系呢!喜愛歷史,其實是受高中歷史老師的影響,曾繁城表示,當年的歷史老師錢寶午,上課不用課本就可以淘淘不絕地說,什麼年代發生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聽她上歷史課,就像聽故事般引人入勝,也讓他深受歷史學科吸引。

但當時的社會傳統觀念,總是認為讀文組的人未來不易謀職,再加上家境不富裕,身為長子的曾繁城,只好接受念工程比較有發展的想法,最後選甲組考進成大。雖然大學時期也一度有重考的念頭,但為了不浪費生命,他堅持四年完成學業,也一路走入電子工程專業迄今。

但曾繁城喜愛文史的興趣從未稍減,這也可以從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相關活動得到印證:如邀請學者專家到新竹談《史記》、說列傳,並舉辦「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書法大賞」;去年更與印刻文學辦首屆中篇小說「台積電文學賞」,為喜愛文藝的年輕人,打造了夢想實現的平台——感覺上,似乎也是曾繁城為自己圓一個當年未實現的夢。

打造藝術季  分享表演藝術之美

而與表演藝術的結緣,也可說是源遠流長。談起對歌劇的興趣,曾繁城興奮地說起他第一次聆聽《蝴蝶夫人》的經驗:那是在他當兵時期,有天下午午睡起來,聽見朋友播放該劇中的詠歎調〈美好的一日〉,悠揚的旋律讓他不禁神迷,就從此愛上了歌劇。而原本不諳傳統戲曲藝術的他,由於因緣際會認識了致力於崑曲推廣的知名作家白先勇,也跟著踏入了戲曲的美妙世界,不止贊助了《牡丹亭》、《玉簪記》的演出,也挹注了多個戲曲團隊如心心南管樂坊、當代傳奇劇場、台北新劇團等等。

為了分享表演藝術的美好,也希望讓這樣的美好在台灣土地扎根,曾繁城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一手推動了「台積心築藝術季」,主動策展邀請國內外團隊演出精采製作,從民國九十二年舉辦首屆迄今已然邁入第十年。曾繁城表示,這也是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經營「社區營造」的一種方式,是和台積電工廠在地的社區結合,做長期持續性、成正面性有意義的活動,主要是提升社區民眾的心靈。活動範圍隨著台積廠區的擴展腳步,由新竹、台南到台中。今年的藝術季以「合鳴」為主題,分「傳統戲曲」、「古典音樂」、「親子劇場」及「社區營造」四項主軸推動展演。

在歷年的「台積心築藝術季」中,國家交響樂團(NSO)可說是不可或缺的要角之一。今年NSO也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領軍下,帶著「魔幻狂想」音樂會參與藝術季演出。而NSO二○一一/一二樂季的壓軸節目,正是打開曾繁城歌劇之門的《蝴蝶夫人》,也是由呂紹嘉指揮,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亦慨然贊助這個難得的製作。

曾繁城透露,會贊助呂紹嘉除了因為是他在新竹出生之外,在過去兩年間也多次聆賞了呂紹嘉指揮的樂章,像是馬勒的交響曲《復活》等,非常令人感動,可以讓人感受到他將NSO帶領著向上發展的能量和實力。曾繁城說:「台積電基金會支持贊助的就是形象好、有實力、夠水準,可以表現基金會正面活力的團隊。」他笑稱,若呂紹嘉長期帶領NSO,持續展現爆發力,基金會也會考慮長期贊助的可能性。

點滴積累  為台灣文化心靈扎根

除了贊助團隊製作精采的藝術節目、把好節目帶到地方上延展藝術觸角,曾繁城也相當重視美學教育的向下扎根。曾繁城回憶,有一年他到京都出差,看到日本的老師會帶領小朋友看廟宇等各種文化資產,當時回想到自己小時候並沒有這樣機會和環境,如今基金會有能力,一定要達成這個心願,所以回國後即積極籌辦教育中的美育活動。於是十年來帶領許多偏鄉小朋友進故宮、美術館參觀,活動至今仍持續不斷……

曾繁城認為,人的知識很容易獲得進步,但心靈的充實、智慧的進步卻相對不易,必須透過時間的點滴累積,才能略有所成。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數十年的每項活動,都是耐心的深耕,只希望所有效果都能奠穩根基,為社會的心靈累積出成長的果實。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