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文化創意產業之國,對於願投入劇場創作的年輕人提供了不少資源網絡。若是科班學生,在母校就有協助就業輔導機制,提供第一張門票;也有劇院提供的創作獎勵、藝文單位提供的實習機會,方便年輕人入行。若想成為自由接案者或創業,也都提供了相對的保障與豐富資訊網絡……雖然挑戰不少,但在制度日趨完整、資源豐富的情況下,懷抱夢想的劇場青年,在英國的第一哩路,仍顯得十分開闊。
在英國,一位剛踏出校園的青年,想要繼續從事表演藝術創作,他面對的是個什麼樣的環境呢?
我想,可以從資源和挑戰兩方面來看。
母校就業協助 提供畢業生第一張門票
首先,這位青年若是從科班的戲劇學校畢業,可能是倫敦的數所戲劇專業學校,如:皇家中央演說戲劇學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皇家戲劇學院(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或是歷史最悠久的倫敦音樂戲劇學校(The London Academy of Music and Dramatic Art)。校方提供了完整的表演訓練,同時也積極地建立學生與業界的連結,例如在學時的實習(placement)機會,可累積相關的經驗跟資歷;學校提供補助,鼓勵學生到校外參與藝術節、辦小型演出。除此之外,校內的就業服務處(Career Service),也常會辦理工作經驗講座、就業博覽會等服務,讓學生了解,踏出校門後面對的是怎樣的挑戰和機會。
換言之,青年畢業生的第一張門票,往往來自他的畢業母校,不僅僅是專業訓練本身,還有對於未來就業的協助與準備,讓學生不至於在踏出校園時徬徨失措。系所建立的校友聯絡網,也能協助提供畢業生分享就業經驗和演出機會。
劇院提供創作獎勵 藝文產業提供實習機會
對於青年創作者來說,由來已久的數個創作獎勵,也是他們成就夢想的梯子。例如倫敦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 Theatre)的「劇作家計畫」(Playwriting),定期舉辦數個藝術節、工作坊,參加者在長達十至十二週的工作坊期間,發想作品,並實際排練。工作坊有的是免費的,有的只須付五十或一百英鎊的費用,對於阮囊羞澀的參加者而言,財務上的負擔減輕許多。另外如知名的老維克劇院(The Old Vic,現任藝術總監為凱文.史貝西)也有「老維克新聲」(Old Vic New Voices)計畫,提供小額獎助及工作坊給創作者。作品若獲得青睞,將有機會成為售票演出,也常成為劇院進行社區參與等新計畫的選擇。
當然,能夠有機緣成為創作獎得主的,還是少數。創作者或許會想先在藝文單位擔任實習生,獲得經驗。為了讓參與實習(internship)、學徒(apprenticeship)的年輕人更有保障,英格蘭藝術理事會(Arts Council England)對藝術機構的實習訂出參考手冊,規範僱主應給實習生最低薪資的保障,改善為人詬病的全時無薪實習制度。英格蘭藝術理事會同時也和文化創意技能學院(National Skills Academy)從去年起,補助各藝文機構僱用十六至廿四歲的待業青年,作為給薪的學徒及實習生,名額共計六千五百名。明確的政策規定,也讓剛進入產業的青年更有保障。
自由接案有保障 想創業也有資訊資源網絡
此外,若創作者想先以自由接案者(Free-lancer)的方式尋找機會,登記成為自雇(Self-employed)並不難,註冊了國家保險(National Insurance)後,也就在政府稅籍和福利系統落戶,享有基本保障;同時,個人身分也可以向英格蘭藝術理事會申請補助。如果創作者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想成立團體,在預估收入不多的情況下,可先登記成小型社團(Small Charity Constitution,適用年收入五千英鎊以下),省去繁瑣的稅務手續。若創作者想要自行創業(Entrepreneur),可以到大英圖書館的商業中心,利用免費的諮詢服務,參加講座;或是參與英國文化協會的跨國交流計畫(British Council Young Creative Entrepreneur Programme),尋找機會。總體來說,公共資源相當豐富,不管是非營利組織、公部門,都提供了廣泛的資訊、工具包(Toolkit)給剛起步的創意人。
除此之外,屬於藝文人的專業媒體和網絡,也是創業者的好工具。例如《衛報》的專業網絡,定期整理最新政策情報,舉辦線上討論或研討會;幾個可以免費訂閱的電子報,固定每週寄來活動、排練場地租賃、獎助訊息和最新工作職缺,有時還有入場費低廉的座談會,提供藝文人建立人脈、認識朋友的機會。當然,社群媒體如臉書、推特、Linkedin,是建立知名度的好管道,也可用SoundCloud上傳音訊創作,只要想辦法讓自己被看見,合作、演出的機會自有可能敲門。
倫敦居不易競爭多 但圓夢仍有機會
儘管相關資源豐富,創作者所面臨的環境並不輕鬆。倫敦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人,機會相對多元,卻也競爭激烈。昂貴的房租、交通費,也是一睜開眼就得盤算的開銷,找幾份工作支應創作,也是在倫敦常聽說的狀況。
在英國政府刪減公共開支及補助之時,地區劇院的財源困難,也讓藝文大老們憂心忡忡,將衝擊其他區域藝文團體的機會。整體而言,雖然挑戰不少,但在制度日趨完整、資源豐富的情況下,懷抱夢想的劇場青年,在英國的第一哩路,仍顯得十分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