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缺一劇團的主要成員:(左起)魏雋展、賀湘儀、李玉嵐與鄭成功。(攝影 許斌)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創業?—劇場七年級生的第一哩路 三缺一劇團

LAB「研發」 從小開始

作為七年級生代表劇團之一,三缺一劇團的特色是作品品質穩定,超過一年的製作期,讓作品成熟度提高,也讓作品的生命得已延續;而有了排練場之後,成員更著重「研發」,進排練場不只是為了排戲,而是訓練、討論、激盪,讓創作能量持續累積。

作為七年級生代表劇團之一,三缺一劇團的特色是作品品質穩定,超過一年的製作期,讓作品成熟度提高,也讓作品的生命得已延續;而有了排練場之後,成員更著重「研發」,進排練場不只是為了排戲,而是訓練、討論、激盪,讓創作能量持續累積。

劇團小檔案

創團時間:2003年

靈魂人物:藝術總監魏雋展、核心團員賀湘儀、行政鄭成功

重要作品:《男孩—偶戲練習》、《耳背上的印記》

目前計畫:「LAB系列:土地計畫」

 

成軍超過十年,口碑票房皆優的「三缺一劇團」,是台灣七年級生代表劇團之一。創團首腦魏雋展和賀湘儀都是編導演全才,尤其獨角戲技巧精湛懾人,他們參演的戲都是品質保證,少有失手。三缺一的戲通常規模不大,仔細經營每一個細小環節,總能勾得觀眾一看再看。

與其他劇團不同,三缺一製作排練期動輒超過一年,不斷建立又打破,團員必須花大量時間訓練,彼此溝通協調。為了探討國光石化議題,整團人馬來到雲林的養蚵場田野調查,回來還得在讀書會上分享心得。而這些,不過是三缺一明年「土地計畫」的第一步而已。

省吃儉用作戲  賣座也只賺到下一檔場租

二○○三年,一群愛好劇場的輔大文學院學生,將在校時期組織的戲劇社立案,以「三缺一」為名在劇場闖蕩。「我那時候剛考上北藝研究所,想做自己的戲就打電話給現在的團長阿花(李玉嵐),東拉西拉一堆朋友來創團。」魏雋展笑說創團之前的戲都在家排練,花小錢做小戲,對怎麼經營劇團全無概念,直到○五年創團作《女孩好餓》,才讓大家對「經營劇團」有了初步概念。

當時,魏雋展和阿花自覺做戲經驗不足,特意把製作期拉長,兩人一邊到處接案賺製作費,扣掉生活費通通存進劇團戶頭,一年下來存了十萬。雋展樂觀認為跟以往製作頂多三萬相比,十萬綽綽有餘。最後,《女孩好餓》總共花了卅幾萬,幸好票房爆滿甚至小賺了幾千塊,剛好夠付下齣戲的場租,「真沒想到這樣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一年賺的錢,竟然不夠一個戲。」

像三缺一這種「票房只夠付場租」的狀況,也是許多年輕劇團常態。「我們很早開始經營電子報,努力推票賣票,前三齣戲才剛好可以用票房付下一齣戲的場租而已。」直到第四齣戲剛好撞上颱風停演,三缺一才開始賠錢。

「當團裡有幾個人認真決定以此為生,決定以『團』的方式一起賠錢還錢,劇團才會穩定。」魏雋展認為○七到○九年是劇團邁向穩定的階段,核心團員及行政結構逐漸成型,開始向公部門申請補助,讓大夥在製作早期可以邊吃邊用,不用再等到盈餘結算才有錢填飽肚子。

開拓新的觀眾群  致力演員訓練與研發

近兩年,除了維持作品「形成期拉長」的傳統,劇團也走出固定親友票倉,試圖開拓新觀眾群。以魏雋展的《偶戲練習》及賀湘儀的《耳背上的印記》為主力,到處尋找巡演機會換取劇團經營彈性。「《偶戲練習》光是去年就演出了四次,台灣做劇場的人都會抱怨市場太小,但單純把戲做好就有市場嗎?還是要自己開疆闢土去闖看看。」劇團專職行政鄭成功認為,巡演可以讓觀眾對三缺一印象更深,戲的生命延長週邊效益也拉廣,大家才有飯吃。

三缺一花在訓練演員的經費,比一般劇團高上許多。近兩年,他們申請到劇團專屬的排練場與辦公室。有了「家」之後,許多模式也逐漸成型,劇團成立了專門研發的實驗平台「LAB」,擺脫「進排練場就是為了演出」的限制,更純粹的探索表演和空間的更多可能。

對魏雋展來說,三缺一永遠不會成為「大」團,「我們團員溝通很頻繁,有大量的全團會議,每個人都有權發言提案,團員太多的話會流失掉那些細膩的溝通品質。」魏雋展認為LAB裡每個團員都有計畫在跑,誰先跑出方向,才轉進製作導向,「專門的研發部門對我們非常重要,除了可以確保作品品質、讓劇團保持能量創作,製作期拉長也讓行政有餘力去摸索宣傳方向。」

因為公部門補助常有時效性,反而限制了創作步調,三缺一明確區分製作與實驗部門,用不同的方式安排預算和行程。像「LAB」這樣的計畫,很難用一般製作模式申請補助,團員們花在研發的時間心力和收入不成比例。劇團盡量申請地方專案,跑校園跑社區,偶爾甚至開放一般民眾參加短期課程,稍微平衡團員生計,但離支付團員薪資還有好大一步,「我們甚至連藝術總監魏雋展都養不活了。」鄭成功苦笑說,「公部門甚至會懷疑魏雋展到底是不是三缺一團員?怎麼到處演別人的戲?但我們這個世代,參與他團演出是正常且正向的,大家因此更認識三缺一,我們也能從別的創作者身上取經學習。而且,不到處接案要怎麼養活自己?」

環境只看「大」  小團難以為繼

對於目前文化補助政策,鄭成功認為應該要降低培育團隊門檻,不要太偏扶植中大型劇團,只顧著衝場次、票房。「我們作品的觀眾數量雖然大都在兩百人上下,但絕對是有相當的市場對話性。」鄭成功認為不論國藝會或文化部,必須趕緊建立補助分級制度,讓三缺一能夠透過分級進入不同市場,和小型企業媒合而非強迫用大企業機制運作,「光看座位數,也不能判斷我們戲的好壞」。

另外,台灣缺乏中小型劇場,各縣市觀眾數量差距懸殊,都是三缺一目前面臨的問題。台北市內,政府積極扶植「大」型定幕劇,外縣市也幾乎都是千人大劇場,劇團必須付出相當高的技術成本,才能彌補場地狀況。「環境限制這麼大,政府也沒有配套的資源分享或方向性的幫忙,我們很容易坐以待斃。」一旦劇團跨出台北就得為了城鄉差距而付出代價,台北又太偏向中大型劇場,這樣的施政方針如果持續下去,「我們只能努力增加演出場次,才有辦法養活大家。」魏雋展認為現階段團員年紀尚輕,願意領低薪、拚創作,等大家通通面臨卅歲關卡,「我們很難撐太久。」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