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文化協會2011年獎助對象鄭宗龍的《禮物》。(圖片提供 紐約台北文化中心)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亞洲文化協會」創立五十年 台灣編舞家演出誌慶

由美國慈善家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創辦的「亞洲文化協會」,今年已屆五十年,該會藉由在台北、香港、東京和馬尼拉的四個分會,提供超過六千個贊助款項給在亞洲廿五個國家的藝術工作者和團體。紐約本會挑選了四位曾獲獎助的台灣編舞家——許芳宜、周書毅、鄭宗龍、黃翊,在五月初演出三場的「台北舞蹈」,並將最後一場演出,定為周年慶晚會。

由美國慈善家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創辦的「亞洲文化協會」,今年已屆五十年,該會藉由在台北、香港、東京和馬尼拉的四個分會,提供超過六千個贊助款項給在亞洲廿五個國家的藝術工作者和團體。紐約本會挑選了四位曾獲獎助的台灣編舞家——許芳宜、周書毅、鄭宗龍、黃翊,在五月初演出三場的「台北舞蹈」,並將最後一場演出,定為周年慶晚會。

美國慈善家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對亞洲有很深的情感,他在一九五六年創辦「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推動美國人對亞洲的認識,之後又在一九六三年在紐約創辦「亞洲文化計畫」(Asian Cultural Program),提供亞洲藝術工作者來美國交流、進修、考察和創作的機會。五十年來,該計畫已經在一九八○年成為獨立運作的「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在台北、香港、東京和馬尼拉都設有分會,提供超過六千個贊助款項給在亞洲廿五個國家的藝術工作者和團體,中港台曾經獲補助者,包括林懷民、蔡國強、高行健、陳凱歌、莊喆、古名伸、劉國松、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等。

「台北舞蹈」慶祝五十周年

亞洲文化協會在今年慶祝五十周年,紐約本會挑選了四位曾獲獎助的台灣編舞家——許芳宜、周書毅、鄭宗龍、黃翊,在五月初演出三場的「台北舞蹈」,並將最後一場演出,定為周年慶晚會。政府在紐約的代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高政群在表演前致辭感謝亞洲文化協會,讓許多台灣藝術家,可以和美國藝術界有交流的管道。

四位編舞家的四支舞,分別是周書毅的《關於活著這件事》、黃翊的《Fuel》、鄭宗龍的《禮物》和許芳宜的《出口》。除了許芳宜的是十二人的群舞,規模最大,其他的都是獨舞或雙人舞,黃翊和鄭宗龍更是特別為這次演出所編的全新舞作。

黃翊的舞呈現了武術與舞蹈的關係。兩個舞者如同「散打」的對技,然而每一回合休息再回到場中對擊時,兩人拳打腳踢的動作就愈來愈舞蹈化,到最後幾乎有點雙人舞的性質,兩人的互搏互扭不是在取勝,而是在磋合舞蹈動作。不過可能因為兩個舞者都是男性,也可能是因為一直都沒有真正到互舉互抬的動作,這支舞到最後都還是武術感多於舞蹈感。

鄭宗龍的獨舞是題獻給亞洲文化協會的《禮物》。一開始時他一身便裝腳踏夾腳拖鞋出場,他解釋說做拖鞋賣拖鞋是他的家傳企業,但他卻從小就喜歡跳舞。二○一一年他拿到文化協會的獎項,來紐約又沒要他一定要做什麼事,所以他就來「學英文」。他質樸而理所當然的口氣,獲得滿場觀眾的笑聲。但他也指出,這個補助對他來說,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他在此前脊椎受傷,不能夠跳舞,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讓他可以出國看看。

受傷的鄭宗龍自己跳的《禮物》,有點像太極、又有點像瑜伽,只是身體各個部分的扭轉盤旋,沒有外張的跳躍伸展。音樂取材自他在紐約地鐵裡聽人唱的民謠曲〈Who Killed Cock Robin?〉藍調的吟唱,帶來一層淡淡的憂傷。

獎助反映當代藝術多樣性

亞洲文化協會主席執行長Miho Walsh表示,該獎助獨特之處,不僅在於是專門提供給亞洲藝術人才,同時在用途上也沒有限制,所以獲獎者不管要做什麼:上課、旅行、做研究、創作,什麼都行。但是協會也並不是放牛吃草,而是會針對獲獎者的需要,透過協會的人脈資源,儘量提供必要的協助。她表示,獎項的類別至今已超過廿種,涵蓋舞蹈、戲劇、電影、視覺藝術、建築、文學、學術研究等不同領域, 反映了當代藝術的多樣。協會接下來還會在四個分會舉辦慶祝活動,並繼續選拔優秀人才提供獎助。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