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英格蘭藝術理事會委託經濟及商業研究中心所進行的研究報告,具體呈現了文化藝術帶來的產值,印證「文化是門好生意」非虛,文化觀光媒體大臣瑪麗亞.米勒也表示:在政府撙節的艱困環境下,補助也勢必減少。日後,政府將更著眼於文化和藝術帶來的經濟效益。這個說法,也招致「文化商品化」批評。為探問未來文化發展,文化界領袖發起「然後呢?」運動,邀請各界加入關心。
四月底甫揭曉的二○一三奧立佛獎,由國家劇院製作的《深夜小狗神秘習題》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 Time,奪得最佳新戲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以及燈光、布景設計等技術獎項。《深》劇奪得七項大獎,平了二○一二年的《小魔女瑪蒂達》的紀錄。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製作的《小魔女瑪蒂達》和國家劇院的《深夜小狗的神秘習題》一樣,都是出自受補助的公立劇團,也在廣受好評後,轉移至西區的商業劇場演出,目前《深》劇在西區阿波羅劇院的演出場次,已經開放訂票到明年五月。
有了補助 才能大膽嘗試創意
誠如今年的最佳導演瑪麗安.艾略特(Marianne Elliott)的得獎謝詞所言,在《深》劇的創作過程中,可以勇敢冒險,也被允許想著:「可能會失敗」,這也正是體現了受補助劇團的核心價值:在創作初期,劇團得以在財務上有較小的壓力,也不需向市場口味妥協,進而能夠大膽嘗試新作品、新手法,維持藝術創作的動力。另外,英國廣泛多元的文學作品,也為劇本創作提供大量養分。除了源遠悠久的莎劇傳統,近代作品如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小魔女瑪蒂達》和《查理的巧克力工廠》、莫普格(Michael Morpurgo)的《戰馬》,或是海登(Mark Haddon)的《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皆成為舞台劇或大銀幕的佳作。從創作根源維持活力及創新能力,相信是英國能在創意產業長居龍頭的原因之一。
「文化是好生意」一語流傳甚久,日前由英格蘭藝術理事會委託經濟及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所進行的研究報告,具體呈現了文化藝術活動帶來的產值。英國在藝術方面的公共開支,僅占總預算不到百分之零點一。而藝術所帶來的產值,則佔GDP的百分之零點四,也占服務型外銷的百分之十一。其中,藝文活動也吸引觀光收益,保守估計年度收入高達八億五千六百萬英鎊。在此當中,相關的從業人員約有十一萬人,占英國所有就業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五。這份報告進一步地將藝術文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具體化,盼能在接下來的政策制定過程,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證據。
這份報告的出爐時間正是時候,上任未滿一年的文化觀光媒體大臣瑪麗亞.米勒(Maria Miller)四月底在大英博物館發表的演講中,對文化界人士們表示:在政府撙節開支的艱困環境下,相關補助也勢必減少。日後,政府將更加著眼於文化和藝術帶來的經濟效益(Economic Impact)。同時,英國政府也將繼續鼓勵私人對藝術的捐獻,兼採美國以捐助資金為主(benefactor-funding)和歐洲以國家補助為主的特色,期許藝術發展能保有「容許冒險」的精神,卻也能避免在財務上過度仰仗政府。
「然後呢?」運動 鼓勵加入關心文化
文化大臣米勒的發言引起不小波瀾,也招致「文化商品化」的批評。另一方面,由英國一群文化界領袖發起「然後呢?」(What Next?)運動,探問一個重要問題:已知文化能夠幫助經濟發展,那接下來呢?「然後呢?」起初只是一群文化人在每週三早上的意見交流,之後決定將它擴大成為全國性的運動,在倫敦、曼徹斯特、卡地夫等地舉辦論壇,邀請社區人士、學界專家等人,一同對文化議題作開放式的討論。論壇鼓勵志願者加入對話,也沒有預設議程和龐大組織。如此實驗性的文化運動,或許亦能鼓勵更多人關心、參與文化事務,進一步對文化政策產生更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