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超越不管是舊的習慣、美學、概念、思維非常正常,但是極有可能從一開始新/舊角度切入就已經陷入了慣性的思維模式。所以也常常發生即使新的東西出現,也不見得會被辨識出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周遭充滿生機但被歸類為舊的事物視而不見,例如都更。
新,右邊是斧頭,左邊是樹木,一說是砍樹,另一說是將木頭砍成適合燒火的柴片。所以,「新」本意是後來加了艸字頭的「薪」,為何薪=新?可能是舊的砍去,會長出新的來;或是「你再不想出新的idea,薪水(註)就甭領了。」
新,是一位殺手追逐的腳步聲,很焦慮,「這概念有人做過了。」「這物件有人用過了。」「這形式我看過了。」不只可以用在跟別人作品比較,也可以用在跟自己舊作比較:「這你做過了。」「這你用過了。」彷彿被迫害妄想症患者腦中的聲音:「做過了。」「用過了。」「看過了。」「用過了。」「做過了。」……
新,是一句警語和溫柔的期許,你得當一個時時踩在浪頭上保持平衡的衝浪高手,否則一à會被資訊大海淹沒,不然二à無法從茫茫人海中出人頭地,最後三à你會被社會的潮流淘汰(連接詞其實是道德恐嚇的基本語法)。所以,有了「新人新視野」,期許年輕人有新的視野,順著時代取這名字無可厚非,但真的要求年輕人搞出什麼新視野也太害羞了,如果我是申請者,應該會在腦袋想:「要我們有新視野,是因為你們這些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了吧。」是的,我就是那位老狗評審。
重點是如何偷,如何踩在那最新的頭上
因此,當代劇場常被「新」壓迫,新形式、新風格、新巴拉巴拉,「新」代表了對當代性的省思和敏感度(真XXX太有道理了)。但傳統表演藝術的處境更為焦慮,因為已經擺明是舊的了,就一定要更新。
但新舊這判斷的準則並不會對商品的銷量有絕對的影響和評價,例如現在很紅的臉書、ipad、Google…基本設計概念都不是新的,而且通常在業界最新的,死最慘。所以,重點是如何偷,如何踩在那最新的頭上,重組,讓顧客遺忘之前的。
對於作品的好壞呢?碧娜.鮑許(Pina Bausch)的舞蹈劇場概念在當時不是新的。假設拷貝她的理念,例如那句名言:「我不在乎人們如何動作,而在乎什麼使他們動作。」做得出來跟她作品一樣的質感和美學嗎?所以,她的作品突出是因為新的嗎?那她之後的作品只是無聊地重複嗎?這樣會不會反而看不到她新作細節?(其實我更喜歡她另一句名言:「形式不可能沒有感覺。」)換另個角度,許多編舞者在作品中用了類似日常生活的動作或是戲劇元素,一句「這Pina做過了」,是否看不到作品更多的細節和層次。
「新」是顆自溺的搖頭丸。沉溺在「新」的意識裡,一副看盡所有的人事物,搖著頭,感慨、批判:這呦,我看過了,咚ㄘ咚ㄘ,老派嘛~搖啊搖搖啊搖,咚嚓咚嚓沒新意,滋滋滋啾啾嚓,都什麼年代了呦呦。否定的語言是節奏,見多識廣的姿態是主旋律。且「新」很High,High到忘了和失去執行的能力,「新」的意識切斷了關係,切斷與周遭人事物的聯結,切斷了歷史,再套句來自賈伯斯的名言:「所謂創造力,就是把許多東西聯結在一起而已。」
為什麼這麼害怕做別人做過的概念?
新,相對於容易厭倦、容易無聊與刺激的需要。為什麼是要求有新的,而不是要求自己不要這麼容易厭煩和無聊和為什麼這麼,需要?
為什麼這麼害怕做別人做過的概念?用過的形式?為何有這種自以為乾淨的處女情結?也為何如此要求別人?那乾淨光滑充滿光芒一塵不染沒人碰觸過的殿堂又為何如此吸引人?(這句話也可以拿來形容Apple的店面)
想要超越不管是舊的習慣、美學、概念、思維非常正常,但是極有可能從一開始新/舊角度切入就已經陷入了慣性的思維模式。所以也常常發生即使新的東西出現,也不見得會被辨識出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周遭充滿生機但被歸類為舊的事物視而不見,例如都更。
新如同原意,永遠是從舊的長出來,而且要動手去砍。最後,再借用句聖經名言(感謝這些提供名言的舊人們):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必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 ——〈傳道書〉第1章第9節
註:「薪水」的由來是,古代砍柴和提水是日常生活必要的工作,不作就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