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作品的創作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在各大樂團多年的努力下,已有可觀的成績出現。在這次樂季中,前輩作曲家的作品如蕭泰然、郭芝苑、李泰祥皆現身,中生代作曲家潘世姬也在三大團的曲目中占了重要位置。
委託創作的過程,常常是作曲家與演奏家相互激盪的美妙時刻。為了譜曲,作曲家必須熟悉樂器語法,甚至打破慣有的演奏方法來尋找內心的聲音;而演奏家則得以從作曲家的創作中體會不同的生命經驗,以自身的技術與內涵傳遞美感,進行二度的創造。唯有在相互砥礪的瞬間,美麗的火花才能跳躍,也唯有創作與演出的挑戰自我,才能超越極限。
NSO委創豐富 國臺交敬獻大師
作為一個國家樂團,NSO也盡力委託國人作品並演出。在音樂總監呂紹嘉持續不斷的邀約下,今年本樂季的委託創作及國人作品演出,可說是國內樂團中最豐富的。特別是按照慣例,樂團總將委託創作的國人作品排在開季音樂會中,藉以突顯其特殊的地位。尤其九月的開季中,新銳作曲家顏名秀以新作《鑿貫》配上理查.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讓「山水風光」的主題貫徹一氣。而樂曲道來雪隧開鑿的艱辛,在人類與自然角力,以及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中對抗,更在氣勢磅礡中添加了屬於台灣人的故事。此外,在新年音樂會中,金希文的《眼窗之舞》將在歡快的節奏中隨之共舞,潘世姬的《大磺嘴隨想》也會排進以大自然為題的「笙聲不息」中。而「英倫盛宴」中,也將首演趙菁文為玩具樂器與管絃樂團的樂曲《黏土的寓言》。
一向以個人的「樂展」演出國人作品的國臺交,今年不但精心製作了的李泰祥音樂會,也為四月才剛過世的郭芝苑舉辦紀念音樂會,集結作曲家畢生的經典曲目,整場的樂曲,要讓觀眾重溫兩位大師原鄉的精神與印記。雖然沒有委託創作的邀約演出,但在樂團持續的舉辦創作計畫與比賽外,今年首度開辦「管絃樂編曲徵選」。廣徵以民歌及創作歌謠等具有台灣的元素做題材,再加以交響化成為管絃樂團的演奏形式,讓樂團未來得以用於推廣或海外交流等表演,使音樂更貼近人心,並且更有本土風味。
北市國不遑多讓 NCO也推新曲
要比國人作品的委創,北市國的樂季節目也不遑多讓。同樣在明年五月份,就有三場以傳統樂器為題的製作,每場皆各自有新作品的即將上演。首先登場的是「周望、樊慰慈箏樂演奏會」,主打四首風格迥異的現代古箏協奏曲中,除了齊聚兩岸具代表性的箏樂演奏家外,樊慰慈也將寫作一首充滿中東地區異國風情的《阿拉貝斯克》。另一場則是國內首度以大型揚琴為主舉辦的專場音樂會,一樣是邀請多位揚琴名家帶來拿手絕活,其中更包含團長鍾耀光為音樂會量身定做的樂曲《樓蘭女》。同一天,也將有「戲箏慶臺北」在不同場地演出,一口氣請來林梅芳、葉浩堃、徐子晴、藤井俊充、梁啟慧為箏樂團譜曲。而相對於北市國的「台北」,臺灣國樂團(NCO)也將在具有台灣舊稱的「『蓬瀛』狂想」音樂會中邀請王乙聿寫作新曲。
整體的樂季,幾位前輩作曲家的作品如蕭泰然、郭芝苑,皆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交響樂團節目當中。最有趣的,是中生代作曲家潘世姬,不論是委託或演出,皆在三大團中占了重要位置。而如李哲藝、劉學軒、王乙聿、陸橒等獨具風格的作品,則都已經成為中西樂季中再三上演的好曲目。國人作品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在各大樂團多年的努力下,已有可觀的成績出現。這些「來自台灣的聲音」,無論是新或是舊,都是可貴的存在,需要掌聲鼓勵,也要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