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德國文學家畢希納兩百周年冥誕,強調階級平等與革命意識的他,比馬克思《資本論》更早提出政治革命理念;他的劇本殘編《沃伊采克》廣為世人所知,除了貝爾格的歌劇,更有許多現代劇場詮釋製作。為替畢希納慶生,除柏林的邦立歌劇院推出歌劇《伍采克》,還有「丹欽格五十號」藝術中心也推出小劇場製作《畢希納的沃伊采克或者:為何他媽的他要殺了瑪麗?》,革命思索,劇場延燒。
德國表演藝術界今年有許多慶典,理查.華格納冥誕兩百年,漢斯.夏隆(Hans Scharoun)設計的柏林愛樂廳歡慶五十周年,早逝的劇作家格奧爾格.畢希納(Georg Büchner)剛好今年也是兩百冥誕。
畢希納留下的作品不多且殘缺,最知名的劇作是死前未完成的作品《沃伊采克》Woyzeck,台灣劇場曾多次演出。他的知名度其實不到家喻戶曉的地步,冥誕慶典的規模遠不及華格納。但畢希納短暫的一生留下了鮮明的革命形象,為自由奮戰的藝術家,非常值得後人好好認識。
詩人、劇作家、革命家
一八一三年,畢希納出生在德國達姆城(Darmstadt)附近,很早就對莎士比亞與法國大革命產生濃厚興趣,積極參與民主運動與地下革命組織。一八三四年,他廿一歲,就成立了地下革命組織,並且書寫、發行政治小冊子《黑森信使》Hessische Landbote,裡頭的有一句傳頌名句「給茅屋以和平,給王宮以戰爭」(Friede den Hütten! Krieg den Palästen!),強調階級平等與革命意識,比馬克思的《資本論》更早提出政治革命理念。
他的革命行為被當局發現,隨即遭到追捕與迫害,不得不流亡到史特拉斯堡,之後轉往蘇黎士攻讀。一八三六年,他在蘇黎士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隔年感染傷寒,不治死亡,葬於蘇黎士,得年廿三歲。他的作品在當時默默無名,之後才慢慢被世人發現皆為珠玉,戲劇作品包括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丹東之死》Dantons Tod、嘲諷劇《萊翁采和萊娜》Leonce und Lena、《沃伊采克》與已經遺失的《彼得羅.阿雷蒂諾》Pietro Aretino,小說作品則有《棱茨》Lenz。廿世紀,他的作品受到推崇,未完成的劇作《沃伊采克》不斷在現代劇場演出,德國很重要的文學獎「畢希納獎」,就以他為命名。
現代劇場裡的畢希納
《沃伊采克》雖然是個未完成的殘缺作品,但是作品裡的黑暗戲劇張力十足,批判社會力道強悍,是許多當代劇場導演喜愛挑戰的文本。柏林「邦立歌劇院席勒劇場」(Staatsoper im Schiller Theater)在十月再次推出由名導安德亞.布雷特(Andrea Breth)執導、巴倫波英(Daniel Barenboim)親自指揮的歌劇《伍采克》Wozzeck,讓劇迷再度體驗畢希納強烈的社會意識。《伍采克》是奧地利作曲家阿爾班.貝爾格(Alban Berg)根據畢希納劇作所改編而成的歌劇,以無調性音樂表現劇中市井小民的悲哀與苦難。
《沃伊采克》原於二○一一年四月十六日首演,導演布雷特使用了圓形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舞台,整個布景基調灰淡,以黑暗現代劇場的手法,把平凡老百姓受到壓迫的無奈與悲涼置放在歌劇舞台上,視覺聽覺皆很成功。適逢畢希納兩百年冥誕,歌劇院在新樂季再度推出這齣大受好評的製作,向畢希納致敬。
柏林「丹欽格五十號」(Danziger50)藝術中心也在十月推出《畢希納的沃伊采克或者:為何他媽的他要殺了瑪麗?》Woyzecks Büchner oder: Why the fuck did HE kill Marie?,以小劇場形式,以音樂、肢體表演向畢希納致敬,荒謬嘈雜,重點也是突顯小人物的悲哀。
畢希納在青少年時期就有了強烈的民主思想,憐憫窮人,強調人權,號召革命打倒專制政府。台灣目前公民運動覺醒,畢希納作品裡的革命,完全可以與島嶼的抗爭呼應。早逝的作家留下革命種子,後人複誦「給茅屋以和平,給王宮以戰爭」,在劇場裡、生活裡,繼續實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