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朗明哥天后伊娃.葉爾芭波娜早年習舞經歷不順遂,但她將眼力與耳力放大數十倍去吸收、學習,十七歲時的演出,就已經讓大師哈維爾.拉托瑞嘆為觀止。她不只學舞,還學習劇場表演藝術,並遠到古巴哈瓦那學習現代編舞技巧。所有這些,都為她往後的藝術之路鋪下了基礎,也為整個佛朗明哥劇場演出形式帶出一條新的道路。
TIFA-伊娃.葉爾芭波娜佛朗明哥舞團《雨》
3/28~29 19:30 3/30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要介紹伊娃.葉爾芭波娜(Eva Yerbabuena)不是件容易的事。英國《衛報》曾經這樣介紹她:「在佛朗明哥明星中,她之所以有名,單純只是因為她跳得太好了!」論美色,她不是高挑修長的美人;論曝光度,她既沒有鬧緋聞,也沒上電視節目玩猜謎遊戲;她沒有被找去拍劇情片當電影明星,也沒有跟流行樂團結合,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跳得太好」不只是技巧,更多指的是現場給人的震懾力量!她十七歲時的演出,就已經讓大師哈維爾.拉托瑞(Javier Latorre)嘆為觀止,說她完全是馬諾薇拉.卡拉斯戈(Manuela Carrasco)的翻版!只是年紀小了一輪(註1)。
傳統佛朗明哥舞蹈演出,技巧只是工具,最高境界在於精神與張力。馬諾薇拉.卡拉斯戈就是有本事,光從座椅上起身,雙臂緩緩抬起,就會讓全場觀眾歡聲雷動。但十七歲的伊娃已經有了這個本事!巧的是,她們兩位用舞蹈詮釋的「孤調」(soleá)都被譽為招牌,是舞蹈史上的經典。
可是,來自格拉納達(Granada)的伊娃,卻從未跟著賽維亞(Sevilla)的卡拉斯戈學過舞。事實上,她早年的習舞經歷很受限。幼年在格拉納達時,家庭經濟環境不好,父親從事建築,有時還失業在家。她十一歲看到卡拉斯戈的演出後,便立定志向,這輩子只要當舞者。她雖一心想學舞,家裡卻無法供應她持續不斷上課。她有機會跟著當地老師上課時,拚命吸收。沒辦法上課時,就用力觀察、模仿。她的眼力與耳力放大數十倍去吸收、學習。她自詡這樣學來的成果,還大於親身在課堂上課。除了眼力相當敏銳,她的想像力也非常強,甚至光看那些黑白的老照片,她就能學會廿世紀初的阿珩婷妮塔(la Argentinita)跳舞的樣子!
總結廿世紀 開創廿一世紀
伊娃.葉爾芭波娜可以說是總結廿世紀,開創廿一世紀佛朗明哥舞蹈的里程碑。前一個世代的舞者都很強調出處,帶有當地色彩的舞風,因為師承,也因為封閉的環境互相影響。賽維亞的舞者有賽維亞人自誇的優雅與風度,格拉納達「聖山」(Sacramonte)地區出身的舞者,往往對自己的狂野與力度自豪。
一九七○年出生的伊娃已經進入資訊發達、交通便利的現代。她會用觀察力來學習並不意外。她最崇拜的舞者,是傳奇的卡門.阿瑪雅(Carmen Amaya),據說她每次演出都會在自己的化妝間擺上阿瑪雅的照片並點上蠟燭。此外,她也崇拜她的老師馬力歐.瑪雅(Mario Maya)過世已久的前妻卡門.茉菈(Carmen Mora)。這些前輩大師,她都只能從錄影畫面去感受、學習她們的丰采。現代的媒材其實已經提供給現代的藝術家許多前輩人意想不到的養分。
她十五歲便對舞台劇場的表現手法充滿好奇,她不只學舞,還到賽維亞學習劇場表演藝術。透過恩師巴可.莫亞諾(Paco Moyano)的安排,並且遠到古巴哈瓦那追隨裘安斯.嘉西亞(Johannes García)學習現代編舞技巧。所有這些,都為她往後的藝術之路鋪下了基礎,也為整個佛朗明哥劇場演出形式帶出一條新的道路。她面對如何協調傳統的佛朗明哥與現代舞蹈與劇場的問題時,則說:「不管在藝術上還是生活中,最困難的就是要找到平衡。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建構出一種秩序,不管是即興的,還是本能的,佛朗明哥作為一種溝通的媒介,不要失去它的精髓,因為不知是好還是壞,沒有人知道,我們目前手邊有的媒材就是會在那裡而誰也逃避不了。我從不了解,豐富自身(我指的是在文化上及在個人生活經驗上)會是一個問題。反倒是,中了樂透大獎,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想要如何花這個錢才會是問題。」
不失傳統精髓的創新
「不要失去它的精髓。」說得很簡單,但卻很難做得到。伊娃.葉爾芭波娜在一九九八年的創團力作《伊娃》Eva,奠定了她日後的走向:充滿個人內省,又掙扎向外在發聲的「佛朗明哥舞蹈劇場」(Ballet Flamenco)。
彷彿從廿世紀初留聲機宣洩而出的佛朗明哥基本曲調:喧戲調(bulerías)、斷續調(siguiriyas)、孤調(soleá)、噹歌調(tango),加上她個人重新詮釋——從前認為節拍太自由無法跳舞的曲調格拉納達調(granaína),都被她以非常個人化的手法重新演繹,「感知最崇高的表現,無規無範」,用每一個曲調所喚醒她內在的感覺來創作。
二○○○年,創作《5女人5》5 Mujeres 5(註2),除了她本人編舞、演出外,也找了哈維爾.拉托瑞負責編第四樂章,此外,更首度與知名劇場導演、西班牙拉夫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註3)的導演漢澤爾.瑟瑞薩(Hansel Cereza)合作。開演前,觀眾還在找位置入座時,就已經見到伊娃.葉爾芭波娜坐在舞台上的一張大沙發椅上,一動也不動,凝視著人群。這個作品的主題是關於愛、雄心、瘋狂與孤寂。開場與結尾就是伊娃個人的演出——孤寂。以非常現代劇場的演出形式,伊娃開始她個人舞團一部又一部的作品,而更令人豔羨的是,二○○一年她獲頒西班牙國家演出類舞蹈獎,評審團一致的看法卻是:「儘管她舞蹈中帶有現代性與豐富性,但她以她個人的才分,保留了所有傳統佛朗明哥的色澤層次。」
值得一提的是,伊娃獲獎的類別是「演出類」,而非「創作類」。在結合這麼多的現代舞、聲樂美聲唱腔、燈光變化與場面調度等劇場手法之時,伊娃很高興還能得到這樣的肯定。知名的佛朗明哥舞蹈史研究者、藝評家,同時也是詩人的安賀.阿瓦雷茲.卡巴耶羅(Ángel Álvarez Caballero)在《國際佛朗明哥期刊》上寫道:「我懷疑當今的佛朗明哥女舞者還有誰能夠這麼完美地詮釋這麼多的曲調。」
伊娃的獨舞充滿張力,飽和到劇場最上層最後一排的觀眾都會被震住。知名西班牙現代舞蹈家瑪塔.卡拉斯戈(Marta Carrasco)這樣形容伊娃的演出:「這位格拉納達的演出者終場前所跳的孤調,深植在所有欣賞她演出的人的記憶中,出現這門藝術偶爾才會有的崇高的時刻。舞者、樂手、觀眾之間廿分鐘完全的交流,神奇的精準。葉爾芭波娜專心一致、自外於所有人,發射出這麼多的純粹佛朗明哥的舞步與姿態,完全達致真正狂喜的狀態!」
筆者曾在「赫雷斯藝術節」(Festival de Jerez)躬逢其盛。當時白天在藝術節的課堂上練舞六小時,已經非常疲倦了,通常每個晚上看的演出常常只記得頭與尾,但是遇到伊娃.葉爾芭波娜的孤調獨舞時,整個人亢奮起來。想想她的身高只到我的肩膀而已,卻有那麼大的能量投射到劇院最後的角落!她的一襲鬥牛士上半身短夾克,窄版的裙擺飛揚,彷彿卡門.阿瑪雅再世!「莫非她在化妝間所擺設的卡門.阿瑪雅的祭壇真的有用!?」這是許多在場的國際友人共同的看法。
著迷於內省的舞者
在《伊娃》、《5女人5》等作品之後,她持續關注孤寂、靜默、愛與失戀等等議題。例如《四種聲音》A Cuatro Voces,以西班牙四位詩人的作品為藍本,分別探討完美、靈感、頑固、妥協。她讀到這幾位詩人作品時,很想要用自己的肢體來傳達這樣的體驗,這種尋覓過程她稱之為「甜蜜的憂傷」(tristeza dulce)。著迷於內省,並將之化為舞蹈,而且是世人以為傳統到不行的特定民俗舞蹈,用劇場方式演出。這樣的魅惑特質連德國現代舞大師碧娜.鮑許(Pina Bausch)也為之瘋狂,幾乎每年都邀她演出、編舞。
這次她首度來台,為台灣觀眾帶來探討憂鬱與失戀的作品《雨》Lluvia。筆者擔心,習慣於華麗節慶式、或魅惑誘人式、或狂野飆風式的佛朗明哥演出的台灣觀眾,會不會無法接受她的佛朗明哥詮釋方法?面對這個質疑,她則篤定地說:「台灣難道沒有失戀與憂鬱嗎?因為我相信,這是我們要有生命必會隨我們而來的東西。要是有點了解佛朗明哥本來就是關於愛、憂鬱與失戀的藝術,我希望講述這樣感覺的形式不會讓大家不容易感受到它。有時候,不管你怎麼準備,時候到了能不能感覺到不是你能做主。我唯一能說的只是,別試著理解它,而是要感受它。」
廿一世紀的先聲
或許廿世紀是個轉折,但來到廿一世紀,我們要有不同的書寫方式來對待佛朗明哥。伊娃.葉爾芭波娜帶給世人的衝擊,也許就是上個世紀流傳的記述與評價模式已不敷使用。廿世紀八○年代以降,人們慣常用「純粹相對於融合」(Puro vs. Fusión)來解釋並描述佛朗明哥的音樂與舞蹈。傳統的鑿痕清晰可見,融合的外來元素也歷歷在目。今天,這些藉以分辨敵我的界限都在伊娃.葉爾芭波娜的舞蹈中消解。沒有人敢說她不傳統,也沒有人敢否認她在前衛藝術中的地位。她既是承襲傳統,更是開創未來。所有本來不是佛朗明哥舞步與肢體的動作,在她堅實的技巧基礎上,統統化為佛朗明哥。
我們問到,是否今天的佛朗明哥已經不同於往日?伊娃.葉爾芭波娜回答:「當然,現在如果(演出的)型態、習慣、可能性、空間及敘事手法都改變了,當然今天的佛朗明哥會與往日不同。變好還是變壞?……就是不一樣。」
註:
1. 拉托瑞事後有建議她,要走出自己的風格,不能像別人。
2. 這是模仿西班牙鬥牛海報的寫法。
3. 2008年曾經來台在國家劇院演出《莫斯科人質事件》Boris Godunov。
人物小檔案
- 1970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成長於西班牙格拉納達。
- 1998年成立同名舞團,受到世界各地知名劇院邀請,也是第一個跳進雪梨歌劇院的佛朗明哥舞蹈家。
- 融會大師精華,不拘於佛朗明哥肢體語彙於一格,曾與古巴編舞家裘安斯‧嘉西亞(Johannes García)學習現代舞,碧娜‧鮑許更是影響她深遠的重要人物。
- 獲獎無數,除了橫掃各大藝術獎的最佳舞者、最佳作品獎項外,也獲頒西班牙政府文化部舞蹈終身成就獎、藝術指標獎。
- 目前發表的得獎作品有:《伊娃》Eva(1998)、《5女5》5 mujeres 5(2000)、《寂靜之聲》La voz del silencio(2002)、《四聲部》A cuatro voces(2004)、《回憶的紡錘》El huso de la memoria(2006)、《雨》Lluvia(2009)、《當我…》Cuando yo era…(2010), 《羅卡的費德里戈》Federico segun Lorca(20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