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自由行動」是一場捍衛新聞及言論自由的劇場行動,以接龍創作、讀劇及討論會的方式捍衛言論自由。(陳國慧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場人發起「劇場自由行動」 喚起對言論和表達自由的關注

香港傳媒的言論空間日漸收窄,《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撤換,甚至當街被砍傷,新聞和言論自由響起警號。劇場人發起「劇場自由行動」,以「六刀」為題,利用「接龍」的方式共同創作文本,連結創作人的力量,再透過讀劇及討論會,表達劇場界捍衛新聞及言論自由的積極關注。

香港傳媒的言論空間日漸收窄,《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撤換,甚至當街被砍傷,新聞和言論自由響起警號。劇場人發起「劇場自由行動」,以「六刀」為題,利用「接龍」的方式共同創作文本,連結創作人的力量,再透過讀劇及討論會,表達劇場界捍衛新聞及言論自由的積極關注。

香港傳媒言論空間收窄、自我審查的事件愈來愈多:旗艦舞團刪減認為敏感的文革情節;商業電台主持政論節目、出名敢言的主持李慧玲突遭解僱;「香港電視」在無理可據的情況下不獲政府批出免費電視牌照;員工抗議《明報》撤換總編輯劉進圖,空降作風保守的馬來西亞報人接替本地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職位……以上事件全部發生於半年之間,難怪人心惶惶,有人說週日都忙於遊行,然而更暴力的還在後頭。

「劇場自由行動」捍衛新聞及言論自由

二月底,《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光天化日在街上被兩名神秘男子揮刀連斬六刀,鮮血濺出,再次響起新聞和言論自由的警號。劉在手術後於三月初舉行的「反暴力撐新聞自由」遊行中,以「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回應事件,鼓勵所有新聞工作者不要畏懼,否則便會失去自由。一連串事件引起文化藝術工作者的關注,特別是香港其實有不少劇場工作者,其實都出身自新聞及傳理系,感受尤深,即使現在看來創作和表達自由看似未受威脅,但刀鋒儼如擱在頸邊,再不能視而不見。

「劇場自由行動」在臉書上宣告「這是一場捍衛新聞及言論自由的劇場行動」,發起和策劃者包括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新文本工作室成員馮程程、甄拔濤,筆者本人、肥力和文化評論人張翠瑜,他們在短短兩星期內,聯合了十一位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年代而且風格各異的香港劇場編劇,以「六刀」為題,利用「接龍」的方式共同創作文本(chain play)。「接龍」文本創作在香港劇場算是比較新鮮的創作方式,與編劇過往獨立地完成文本的方式不同,編劇要承接前一位創作人的內容編寫文本,共同關注相同的議題,但又見每人的風格和落點。「劇場自由行動」認為,這方式本身具象徵意義,代表凝聚、連結創作人的力量,表達對捍衛言論自由的關注。

連結創作人力量  接龍共同創作文本

目前已完成其部分的編劇,包括:現身在海外的潘詩韻,她曾編寫以哈維爾《獄中書》為出發點的作品《漂流》;正於香港演藝學院唸編劇的新進創作人李智達;創作風格多元、產量甚豐的資深編劇張飛帆;醉心研究新文本的編導甄拔濤;和既能編又能導和演的鄧世昌。之後接力的包括資深劇場編導陳炳釗和羅靜雯,前者的「消費三部曲」反思社會現况,後者則曾執導「六四舞台」的《讓黃雀飛》;至於魏綺珊則是劇場和新聞界兩邊走;黃國鉅長期關心如何以悲劇方式書寫香港;至於胡境陽和俞若玫都視文字為劍。

文本將在四月中以讀劇方式發表,同場並設討論會。他們表示希望首次讀劇是一個開始,歡迎有心人繼續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方讓行動持續、演繹文本,文本將會放於網路上開放共享。正如劉進圖形容自己襲擊沒有傷及內臟是因「冷刀鋒遇上硬骨頭」,香港需要的正是更多這樣的硬骨頭。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