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維.費雪廳在一九六二年落成的時候,最重要的「使命」其實是取代卡內基廳成為紐約愛樂的新家。費雪廳原名為「愛樂廳」(Philharmonic Hall),在落成之後第十一年重新更名為“Avery Fisher Hall”,以紀念當時紐約愛樂的董事艾維.費雪(Avery Robert Fisher,1906-1994)捐贈了一千零五十萬美元給樂團。
費雪廳的建築體主要是由阿布拉莫維茨所設計的,走的是六○年代最流行、沒有固定風格、近似「未來主義」的路線。建物本身並沒有太多裝飾,白色的牆、大片的玻璃,入夜之後打個燈,大概就這樣,與紐約市上西城文化圈那種用鼻孔看人的「極簡主義」氛圍十分吻合。
為了容納更多人變更設計
一九六二年的九月二十三日正式開張營業,原名「愛樂廳」的費雪廳的評價並不特別好。揭幕首週的演出包括林肯中心自全美各地特邀前來助陣的知名交響樂團──波士頓、費城、克里夫蘭等等,許多樂評人(以及樂團成員)十分厭惡新廳的音響效果,不過也有業界中人大力稱讚它相對於卡內基廳的革新與改良。
如今的費雪廳不單單只拿來進行音樂節目的演出;它同時也是紐約上西城諸多大專院校,乃至於明星高中等教學單位舉辦畢業典禮的場地,筆者求學期間所就讀的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年度募款晚會也選在這裡舉行,我們還跟著一起上過台、鬧過場。
此外,據說也有婚宴選在此處舉辦,當然,戲劇表演也是費雪廳的常客,記得年前曾在此地觀賞過由日本引進、桑坦(Stephen Sondheim,1930-)原作的《太平>洋序曲》音樂劇作,這個日文版設計精良、劇力萬鈞,在費雪廳只演寥寥幾場,是林肯中心戲劇節的特邀嘉賓。記得當時戲一演完,全場近三千名觀眾居然是按照音樂節拍,立刻從座位上彈起來瘋狂叫好,連一秒鐘都沒有耽誤,這套製作後來還被引進登上百老匯,此為絮語,暫擱不談。
在費雪廳揭幕同年的十一月,電視媒體也首度進駐這個新興的表演場地。著名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在此地舉行了一系列「青少年音樂會」(Young People's Concerts),並以“The Sound of a Hall”為節目名稱,在CBS電視頻道播映。這套節目,成功地結合了當時民眾對這個新音樂廳的好奇心,以及對古典音樂「又愛又怕受傷害」的擔驚、害羞心態,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說說、演演、唱唱、奏奏,深入淺出地將古典音樂以及林肯中心(當時還叫做「愛樂廳」)成功地推銷給廣大愛樂民眾。
此外,由於前述「林肯中心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合作,費雪廳也是紐約最常出現在電視的幾個表演場地之一。
費雪廳在興建、設計之初,重金禮聘了業界知名的Bolt,Bernanek and Newman(BBN)公司擔任音效顧問。BBN建議費雪廳採用「鞋盒」形狀的設計,也就是左右兩側稍窄,前後狹長的長方形,而座位數目最好不要超過二四○○個,林肯中心的相關單位同意了這些建議,並且積極與建築公司配合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然而,以如今已經倒閉的紐約《先鋒日報》New York Herald Tribute為首的菁英社會,開始強烈要求林肯中心為費雪廳增加座位數量,以期能將古典音樂普及到市民百姓之間,讓更多人有機會以平實的價錢購買門票,一同進入音樂的殿堂「共襄盛舉」。
由於來自輿論的壓力日益增加,林肯中心在音樂廳設計、籌建的後期階段,不得不向此低頭。自以為「從善如流」的林肯中心卻因此接到BBN方面提出的嚴重警告,BBN的工程師提醒林肯中心,如果這樣更改的話,音樂廳的音響「聽起來會完不一樣」,而他們無法預估,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的音效會變成什麼樣子。
費雪廳的音響效果自揭幕以來就一直是個大問題。甚至在九○年代後期,紐約愛樂還開始討論「搬回卡內基廳」的可能性,在二○○三年,這個消息經媒體披露,還引起一陣熱烈的討論。不過,這個新的「回娘家」計畫至今尚未有進一步的發展。
自二○○五年起,林肯中心一年一度的“Mostly Mozart”音樂節開始試驗將表演舞台推向觀眾席,把費雪廳這個狹長的「鞋盒」之前後距離縮短,二○○六年的夏天,《紐約時報》以及其他重要的本地媒體則報導費雪廳即將在二○○九或二○一○年夏天展開另外一次的「大修」。
再來談談音響效果
費雪廳的音效問題,數十年來一直是業界公開的秘密。打從七○年代開始,林肯中心便一直有各項大小計畫,對之進行微調工作。最極端的想法,甚至是將費雪廳的所有內部陳設全部毀去,來一招「貍貓換太子」,在現有的建築裡重新蓋一座新的音樂廳。根據專家的說法,費雪廳的毛病出在左右兩側過於寬敞,對中央區的觀眾而言,聲音返響的時間延遲太久,以及屋頂過高,感覺上好像為了塞進更多的座位,對理應精密掌控的各項迴音條件粗陋對待。這對一座全新設計的音樂廳來說,幾乎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還有另一個問題,出在費雪廳的舞台設計,它的舞台沒能鞏固低音的「底」,在交響樂演出時,會顯得高音過亮、底盤不穩固,而樂器與樂器、聲部與聲部之間的交融也不夠和美。不過,對紐約愛樂來說,這與他們多年來樹立起的樂團特色倒還勉強能兩相映襯,但如果遇到歐洲正統樂團,比如雍容氣派的柏林愛樂、或者嫵媚細膩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指揮及樂手往往會更費精神經營他們在費雪廳的演出來克服這個場地先天上的問題。
在一九八七年九月,維也納愛樂造訪紐約,一週之內同時於當時剛剛修復完工的卡內基廳及林肯中心的艾維.費雪廳舉行演出,曲目相差並不太多;紐約的愛樂人士這下可有好戲看了!不久之後,《紐約時報》的樂評人克勞奇菲爾德(Will Crutchfield)發表了一篇評論,簡單比較費雪廳與新修復卡內基廳在音響效果上所出現的種種問題。
《紐約時報》認為維也納愛樂在費雪廳的演出明顯優於卡內基廳的效果,新修復的卡內基廳在音效設計明顯存在低音不夠渾厚、樂器與聲部之間的平衡不夠水乳交融等等問題,換句話說,它突顯了清澈的高音部、擴大了旋律線的迭宕起伏,再換句話說,就是卡內基廳的新效果竟然開始向費雪廳靠攏!
而費雪廳先天不良的體質,甚至可能導致樂手在演奏時花了更多心思,造成費雪廳的演出優於卡內基廳的結果。當然,這也有可能是該樂評人一廂情願地喜新厭舊(喜歡費雪廳而貶棄卡內基廳),或者喜舊厭新(喜歡舊的卡內基廳而厭惡新的音響效果?),或者...
無論如何,費雪廳的音效問題到今天都還是一個難解的麻煩,卡內基廳新的音響效果在九○年代小修的時候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至於費雪廳在二○○九、二○一○年的再次翻修,還會修出什麼樣的新局面,現在來臆測,實在早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