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型的爵士音樂中心,以往有《藍色狂想曲》的首演地艾利恩音樂廳(Aeolian Hall),接著,卡內基廳在一九三八年班尼.顧德曼(Benny Goodman,1909-1986)的傳奇音樂會之後,也搖身變為爵士樂的重鎮之一。林肯中心既為甲第連雲、以「大」而著稱的表演藝術中心,沒有不將爵士音樂納入旗下的道理。
林肯中心早年於此項目的耕耘,我們就不多花篇幅討論了。在二○○四年,紐約新落成的「刀片大樓」──時代華納玻璃大廈,裡面增設的林肯爵士音樂中心正式對外開放。爵士中心有四個重要的建築體,除開研習中心與錄音間之外,尚有三個大小不一的表演場所。
先來說說它的「可口可樂俱樂部」好了。
可口可樂俱樂部是傳統小型爵士俱樂部的設計,強調它緊密怡人的空間規劃,以及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近距離互動。在節目編排方面,林肯中心更鼓勵資深藝人利用這個機會放下身段,在沒有太大票房壓力的前提之下,利用可口可樂俱樂部所排出的小秀,來一個「老幹配新枝」,多與後輩藝人在此合作。
很可惜,筆者並沒有機會親臨「可口可樂俱樂部」去體驗一下「近距離」的爵士老少配。但林肯爵士中心另外兩個大型表演場地,筆者就有很多第一手的親身經驗可以談了。
先來講講筆者最討厭的艾倫廳。紐約音樂界基本上把艾倫廳當作聖殿一樣地膜拜,覺得它設計精良、景色怡人、設備先進。但筆者親自在艾倫廳觀賞節目的感受卻非如此。首先,艾倫廳空間太闊,而座位與座位之間的距離太寬,這不但沒辦法給人一種—就像前段文字所謂「緊密怡人」的感覺,反而還增加了疏離感,使觀眾深陷在舒適的座位當中,帶著批判的眼光,像老師改作業一樣「審批」著台上的表演。艾倫廳兩側的便宜座位採用吧台式的設計,結果弄巧成拙,把好好一個音樂廳搞成像老式演講堂一樣,讓人有想從背包裡拿出筆記本做筆記的衝動。比起之前林肯中心舉辦“American Songbook”的卡普蘭玻璃夜總會,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說起玻璃夜總會,艾倫廳最惹人厭惡的就是舞台背面那一片高達五十呎的玻璃帷幕,把後方五十九街車水馬龍的街景,以及中央公園南端的綠蔭全部收納進來。成為天然的美麗天幕,也成了演出進行當中最礙眼、最容易讓人分散注意力、最搶戲的一片廢物。
記得筆者第一次到艾倫廳,整台表演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注意力是被後面的玻璃天幕所吸引走。任憑舞台上演員再怎麼賣力,試有什麼東西能比得過一面五十呎高的、活生生的都市風情畫?我們還沒討論顏色的問題呢!如果舞台上一片米黃、黑白,後面的大街來駛進來一台消防車,閃著明亮的紅光,橫衝直撞地在馬路上狂奔,哪怕前台站著的是茱蒂.迦倫(Judy Garland,1922-1969),是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1917-1996),是雷.查爾斯(Ray Charles,1930-2004),是葛倫.米勒(Glenn Miller,1904-1944),只怕也難以與之匹敵。當場,玻璃窗所框起的城市美景就成了主角,超級名家的爵士歌聲就成了背景音樂,這比茶樓賣唱恐怕都還不如!
還記得林肯中心卡普蘭夜總會的玻璃窗外是安詳靜謐的哈德遜河夜景,謙虛地在黑暗中透著盈盈光輝,觀眾席的小桌上擺著的是小蠟燭,免費提供的紅酒白酒,一桌圍坐著三五個人,可以是知心好友,可以是初次見面、品味相似的同道中人。表演者一曲既罷,他們跟底下觀眾促膝談心,底下也予以溫馨的回應。有一次在卡普蘭夜總會,一對夫妻檔藝人唱起《西城故事》的〈Tonight〉,大家憶起數十年前,就在這片街區上發生的那些點滴情事,品著動人的樂聲詞句,映著河上流麗的夜景,這才是最高的享受!
曾幾何時,艾倫廳的繁絃急管,取代了那段曾經有過的歡欣歲月;筆者當年在卡普蘭廳結識的樂友,在艾倫廳成立、“American Songbook”系列表演移師該處之後,也就一個一個風消雲散了……嗚呼……
羅斯戲院是林肯爵士中心另一個讓人髮指的場地。和卡內基新修成的贊克廳一模一樣,羅斯戲院也同樣犯了座位過寬敞的毛病,讓觀眾一坐下就精神鬆懈,冷氣一吹,馬上沉沉入睡。寬敞自然不是壞事,但寬敞過了頭,觀眾的心理狀態很容易離舞台焦點愈來愈遠,表演場地本身冷硬的極簡設計、冰清死板的線條規劃,同樣不能為大家提供一個舒適但能專注、勁練但又自在的品味環境。至於音效部分,因為筆者當時觀賞的是大量運用麥克風的經典音樂劇簡裝演唱會,所以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還記得羅斯戲院也是狹長的鞋盒式設計,千餘個座位,內部的冷硬不論,它外場的動線設計更是蠢到最高點,讓人不明究理的動線指標、樓層設計、電梯規劃等等,自一開幕起就不斷遭人垢病,筆者當時拿著門票在大樓之內,寫著「羅斯戲院由此進」的外場找路進門,活生生找到演出序幕已經開始,才摸到正確的電梯,搭到正確的樓層,走進正確的門,坐到自己的座位,惹得一肚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