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是台灣社會的價值系統,歷經破壞與重建的一年,也是我們的思維與行為框架,面臨挑戰與改造的時刻。從反核、反國光石化所高舉的環境正義,大埔案反圈地所訴求的土地正義,到反黑箱服貿協議的太陽花運動,甚而到香港的占中與攸關台灣人民食安的「滅頂行動」,一波又一波的公民運動,喚醒了許多對公共議題冷感的人,特別是年輕世代,站出來,透過質疑、顛覆僵化的固有結構、尋找新的價值認同。雖然改變帶來未知和不確定,但陣痛過後,迎接我們的,將是全然新生。
對表演藝術圈來說,今年亦呈現出變動、洗牌、盤整的態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成立,整合台北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三場館,在「一法人多場館」的制度下,彼此串聯、流通,既要發展當地特色、連接在地資源,更要建立合作機制,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重塑台灣表演藝術的新版圖。相較於台灣,中國的文化發展步伐更是快速,各地大劇院的興蓋、商業劇場的市場擴張,以及樂團專業化的轉型,讓對岸求才若渴,紛向台灣招兵買馬,造成國內表藝人才的位移與流動。
自表演工作坊出走、屏風表演班休團,台灣正式進入「後大劇場」時代,不僅「大團」的定義不同於過去,在演出規模上,也打破以往「非大即小」的局面,長銷式的中型劇場成了最主流的模式。市場導向的製作,翻轉了從創作出發的傳統,而劇場新品牌接續躍起與劇場自產明星的效應,也大大改變了台灣的劇場風景。在舞蹈圈,編舞家站上大舞台,除了面對不同空間,激盪不同的創作想法外,大型劇場相繼落成,更是其「不得不然」的現實因素,然而,從舞作的敘事結構、場面調度、表演能量到最實際的觀眾問題,編舞家們準備好了嗎?
傳統媒體的式微,網路世代的崛起,影響了大眾閱讀習慣,當報刊的藝評空間萎縮,評論從原本的公共領域退到半公半私的網路世界,如何影響藝文評論的環境?國藝會今年首度推出「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扶植獨立評論人,一時之間藝評遍地開花,但值得探究的是,專業如何建立?多元觀點如何紛陳?眾聲喧嘩之外,藝評的深度與對話關係,仍待進一步耕耘。與此同時,具指標意義的台新藝術獎,從去年改換新制,打破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獎項的區分,成為類型混雜、論述競逐的場域,藉以回應當代藝術去疆界的風潮,這是否會牽動新一波創作潮流,有待觀察。
除上述,二○一四年台灣的表演藝術還有什麼令人注目的生態趨勢?《PAR表演藝術》雜誌在編輯群反覆討論、歸納整理後,總結二○一四年十大值得關注的表演藝術事件和現象。此外,本刊也為讀者選出二○一四年在音樂、舞蹈和戲曲領域的話題人物:甫獲國家文藝獎的指揮家簡文彬,接任「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以其寬闊的國際視野,打造南台灣的藝文環境,令人期待;站在舞蹈與科技浪頭的編舞家黃翊,作品屢獲國際邀約,成績斐然;有「京劇小天后」封號的黃宇琳,挑梁主演國光劇團年度大戲《探春》,且以《知己》一劇拿下傳藝金曲獎,出色表現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