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齣《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意外讓相聲在台灣起死回生開始,表演工作坊的「相聲」系列漸漸成為該團金字招牌。今年適逢卅周年,表坊特地製作《夜夜說相聲》,回顧此前四大經典相聲劇最精采逗趣的段子,由唐從聖主演,場景從當年時髦的西餐廳搬到最具本土風味的夜市開講,形式除了說學逗唱,還加入饒舌Rap、音樂劇,讓「相聲、Rap、音樂」三合一。
表演工作坊《夜夜說相聲》
6/12~17 19:30 6/13~14 14:30
6/19~24 19:30 6/28 14:30
6/29 19:30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 6F文化館
8/8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8/29 19:30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9/19 19:30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9/26 19:30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INFO 02-26982323轉804
「說實話,相聲在台灣死得太突然了。一九七八年,我出國留學,相聲還算普遍,一九八三年,我回國,到唱片行,連老闆都不知道相聲是什麼了。忘記了。非常超現實。一個活生生而重要的表演藝術好像就那麼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我想,我們給自己訂的題目,就是『相聲死了,我們應當是什麼態度?』一定沒有人在乎,除了少數關心文化的知識分子。」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在《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一書中回憶道。
一九八五年,表坊創團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南海路的藝術館上演,締造了華文戲劇的里程碑。首演那一夜,引來空前的轟動,突然之間,戲一票難求,劇場外有罕見的黃牛逗留,原本一百五十元的票喊價賣到兩千元,還有人搶著買。應觀眾要求,戲一演再演,演到演員沒有力氣為止。導演賴聲川與演員李國修、李立群,原本想為逐漸沒落的相聲寫篇祭文,沒想到這篇祭文卻開展了台灣相聲新的一頁。傳統的表演形式,在現代劇場重新復活。
回顧「相聲」系列精華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場景設定在當時最時髦的西餐廳,兩個秀場主持人,因為相聲大師的缺席,勉為其難冒充上場。五個段子從八○年代事事講求速成的台北、五○年代初的電視文化,向上回溯到重慶抗戰、五四時代,最後終結在八○年代北平。透過「相聲」這個消逝中的藝術,反映物換星移的時代變遷。演出後,實況錄音帶發行,正版銷售超過一百萬套,盜版則有五倍之多,台灣大街小巷都在瘋相聲,無緣親見演出的,透過有聲出版品,也見識了相聲的魅力。
「相聲」系列從此成為表坊的金字招牌。卅年來,表坊陸續推出的相聲作品,包括《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又一夜,我們說相聲》、《千禧夜,我們說相聲》、《這一夜,Women說相聲》、《那一夜,旅途中說相聲》,齣齣熱賣。今年,表坊邁入卅周年,推出《夜夜說相聲》,回顧四大經典相聲最精采逗趣的段子,內容從譏諷補習文化的〈孔子七十三賢人〉、證明〈戀愛病〉的科學根據,〈雞毛黨〉荒唐的台灣政治思維,到人民對食安問題的〈甜酸苦辣〉,另有限制級的〈母語學〉版本同場加映。
從時髦西餐廳搬到本土味夜市
《夜夜說相聲》場景從當年時髦的西餐廳搬到最具本土風味的夜市開講,老段子在導演丁乃箏的重新改編下,不但延續幽默、反諷時事的風格,更巧妙運用置入性行銷來嘲諷社會現象。導演丁乃箏說,相較於過去,《夜夜說相聲》特殊之處在於首度有男女演員同台說相聲,除了唐從聖與翁銓偉,林妤柔與周宇柔都是年輕新秀,兩位女生將為演出帶來更多音樂性和「可看性」。另外,演出時,還將在劇場外營造台灣夜市特色,讓觀眾更融入戲中情境。
演出形式亦有重要突破,除了說學逗唱,還加入饒舌Rap、音樂劇,讓「相聲、Rap、音樂」三合一。精通十八般武藝的演員唐從聖,科班畢業後首度演出舞台劇便是丁乃箏執導的《絕不付帳》,十七年後丁乃箏再度邀他回表坊演出,他表示備感壓力,「過去表坊相聲系列的主角包括李立群、李國修、金士傑、馮翊綱等人,都是大師,我也是看他們表演,吸他們奶水長大的,如今輪到自己扛起重任,感受大不相同。」
矛盾衝突中 開創相聲新局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是相聲卻不只是相聲,不像舞台劇但的確又是舞台劇,它顛覆了傳統相聲,也顛覆了劇場;不可思議的是,憑這一個創意之舉,拯救了傳統相聲,也造就了台灣現代劇場。在《那一夜》之前,台灣的現代劇場並不普及,還是屬於少數菁英分子的藝術。許多觀眾從來沒有看過舞台劇,《那一夜》讓他們首次踏入劇場,對於現代劇場有了想像。接著,各式各樣的實驗開始百花齊放。
舞台上,兩個演員不斷說話,看似簡單,其實複雜。評論家認為,《那一夜》讓「精緻藝術」和「大眾文化」做了一次巧妙、空前的結合,其成功可以歸功於它自身矛盾的作品性格,劇中有太多對立的衝突。在看似順暢的段子鋪排中,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現在、相聲與戲劇、笑聲與悲傷、歷史與虛擬的歷史性表演,同時衝撞在一起,在這些衝突中也更把觀眾逼向那些笑聲背後的嚴肅議題,創作的難度,造就了作品的高度。(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