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生前以指揮聞名於世,但所做的曲子卻因與前人傳統背道而馳,當時頗受詬病,連他自己都嘲諷自己是位「業餘」作曲家。但明珠終究不會久藏於塵埃,迄今馬勒的作品已成為許多音樂家、樂迷的最愛,透過指揮大師羅林.馬捷爾與愛樂管絃樂團合作錄製的馬勒交響曲全集,我們得以沉浸在馬勒的交響世界中,體驗他完全而深刻的生命思考!
「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生於奧地利,是晚期浪漫派最重要的作曲家。」搜索馬勒的介紹,敘述大多都是這麼開始的。然而,如果馬勒地下有知,看到這樣的一行註解,心情應該是五味雜陳吧!
從指揮家變成作曲家
馬勒生活在十九世紀末與廿世紀初的交錯點,當時古典音樂的中心在維也納,維也納的音樂中心在歌劇院,而他身為歌劇院院長和藝術總監長達十年之久,所贏得的高度聲望和掌聲,卻是源於「指揮」,而非今日的「作曲家」。仔細研究他的曲子,會發現馬勒固守的是交響曲、藝術歌曲、德奧傳統的陣地;但從另方面看來,他卻不符合傳統古典藝術的那種美感,不但與巴赫、莫札特、貝多芬至布拉姆斯承襲下來的統一、邏輯、連貫背道而馳,甚至是扭曲、混雜而喧囂。以致他的創作理念和風格遭人詬病,甚至於連他自己都嘲諷自己是位「業餘」作曲家。
然而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一首交響曲能建構一個世界」,馬勒對管絃樂法的掌握,卻是獨樹一格的。而他終生縈繞在「死亡」與「永生」的矛盾中糾結與哲理,也唯有真正理解他的指揮,才能抽絲剝繭,用複雜的樂思勾勒出天地。
去年七月才過世的指揮大師羅林.馬捷爾(Lorin Maazel),與台灣樂迷是相當有感情的。一九九一年率領匹茲堡交響樂團、及之後的二○○八年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訪台後,二○○六年更受邀來台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合作兩場音樂會。馬捷爾是位極其聰明的人,曾說過自己的長處是「能在短時間感受到樂團的特色,並讓團員發展自己的優點」,而樂團在他的指揮之下,樂團總能奏出高雅又華麗的音色。手勢雖然不花俏,卻能清楚地看見其中的層次、力度及給予的樂句方向。
鍾愛的最後錄音
馬捷爾對馬勒的交響曲一向情有獨鍾,早在一九八二年出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總監,他就在記者會上宣示要再度回歸馬勒與史特勞斯的傳統,而且從隔年起,便著手錄製馬勒交響曲全集。二○○二在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告別演奏會上,更選了三首馬勒的交響曲,為自己與樂團的合作劃下句點。為了慶祝愛樂管絃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a)創團七十周年,馬捷爾和樂團攜手合作,於英國皇家節慶大廳,再度灌錄了馬勒交響曲全集,並在二○○一年發行,紀念馬勒逝世一百周年。有別於第一套,這套全集以24bit高規格錄製,更接近藉由近場錄音,鉅細靡遺地傳遞音樂的微小細節。
馬勒曾預言:「屬於我的時代終將到來。」在他離開卅年後,漸漸從一位指揮兼「業餘」作曲家,走向樂壇的中心、贏得專家的尊崇,並且引起廣大愛樂者的熱愛。如今,他的指揮能力我們無從判斷,但「作曲家」的地位,已然無堅不摧。屬於他的時代早已到來,在經過百年之後,我們是如此幸運,能夠透過這套全集,在這個時代,回應他的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