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劇場界以製作都會抒壓劇知名的「開心麻花」,最近推出首部改編自自家話劇的電影《夏洛特煩惱》,靠著近十年培養出的話劇觀眾,一個月內累積了超過十四億人民幣的票房,從劇場分眾到大眾電影市場,可謂逆襲成功。但這是否證明表演藝術是有市場的?卻也不盡然……
「開心麻花」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在十月份上映,至十月底為止,票房已過十四億人民幣,不但超越同檔期內最受矚目的《港囧》取得第三高票房,逆襲成功,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票房成績並非宣傳行銷之功,而是「自來水」(口碑)的結果。也可以說,《夏洛特煩惱》靠著開心麻花培養了近十年的話劇觀眾,創造了由話劇改編電影的成功範例。開心麻花這十年來創作了十多部話劇,塑造了白領紓壓劇的品牌,目前打算以一年一部的節奏改編成電影,由話劇裡的分眾市場回歸到大眾的電影市場,成功的前景似乎可以期待。
為市場而打造 作品獲利理所當然
說開心麻花的話劇創造了某種類型的喜劇或是某種分眾市場並不為過,而且從一開始開心麻花的喜劇定位就是市場導向,也就是以觀眾的喜好為喜好的作品創作模式,所謂的市場型作品。簡單地說,這類型的作品在創作動機及思維上是以最大多數的觀眾能夠理解且可能喜歡的方式來創作,因此在題材內容的選擇上取輕巧避沉重,明顯娛樂傾向,表達形式上則揣摩大眾心理,在一定時間內必須機鋒外露,避免冷場,因此在一百分鐘的演出中抖出五十個以上的包袱是常見的。這種面對市場,產業化概念生產出的作品,只要保持對於大眾口味的敏感度及靈活的操作,自然容易有所收獲。開心麻花即將在年底股票上市,證明了它的產量及獲利能力。
但是,開心麻花的成功是不是就代表著表演藝術是有市場的?並不盡然。首先,對於「市場」的概念必須釐清。開心麻花的作品是由市場品味決定創作的發想,甚至創作的手法。這種模式在中國並不少見,譬如這兩三年盛行的「粉絲戲劇」,差別只是在市場上盈利的多寡和盈利是否持續。這種市場型的作品,在中國廣大 且正在迅速成長的演藝市場占有不可忽視的比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占有中國演藝資源最大板塊的國有院團雖然已轉企改制,但創作受到意識形態的束縛,作品面對大眾時仍然一籌莫展,市場型作品的迅速崛起正當其時。當然,中國演藝版圖如此龐大,除了開心麻花及所謂「粉絲戲劇」這些應市場而生的創作之外,從自我表達出發,關注藝術形式的表演藝術作品亦不缺,但就市場角度而言,那是另一種概念,少數作品可能經過適當的營運,結合適當的資源,可以達到在演出場次及獲利上類似市場型作品的規模,但也有例外,孟京輝的先鋒戲劇就以非市場型的作品,達到了市場型作品的營利規模。
兩岸環境差異 不一樣的市場思考
反觀台灣的情況,表演藝術圈這幾年常掛在嘴上的是表演藝術應該拓展市場,但市場究竟是什麼?如果對照中國市場的運作模式,按台灣表演藝術創作及演出的生態來說,台灣其實並不存在表演藝術市場。嘴上所謂的市場,不過是讓好不容易創作並製作出來的作品能夠多演幾場,讓作品的藝術生命能夠延續得長一些,至於以作品來營利,那不是創作的初衷,更不是靠著營運就能達到的結果。
市場大小是兩岸表演藝術生態最大的不同,而這種不同決定了各自的遊戲規則。中國表演藝術的環境對比於台灣是惡劣的,民間團體缺乏政府資源,生存極為不易,但市場龐大,以商品換取利潤這種思維的商業操作是最直接也最有可能性的做法;台灣表演藝術是一塊小版圖,民間團體有政府資源挹注,生存相對容易,但靠票房維生不可能,因此沒有市場思維是很正常的。如何讓台灣的表演藝術在中國的市場上取得一定的位置,這是一個包含許多複雜細節的大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