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懷群強調,雖然培養明星絶對是正確的戲曲生態政策,但現在更須提升至綜合性與全面性的觀照,及早培育幕後創作人材,而非一味倚賴大陸的編導作品,改革師資與教材;最重要地,要讓學生有健康樂觀的觀念。
從一九四九年迄今半個世紀以來,軍方先後成立了「大鵬劇校」、「陸光劇校」、「海光劇校」、「大宛國劇訓練班」、三軍劇校合併改制的「國光藝校國劇科」(後合併三軍劇團而爲「國光劇團」)、私人創辦後改制國立的「復興劇校」,以及合併復興劇校與國光藝校而成立的「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等七所劇藝訓練單位。就目前有限的研究資料顯示,其間就學學員總數約爲一千一百人,改行、移民或爲家管的佔有七成左右,坐科學成從事京劇相關行業的僅有一成六,而有一成四的人則從事其他相關影視傳播行業(註)。
半世紀京劇的「失血」
台灣五十年的戲曲教育資源,栽培了一百六十位左右的京劇從業人員,而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卻也只能保住這小小一撮人的專業飯碗。曾任國立復興劇校第一屆校長、目前退休而爲台北新劇團顧問的劉伯褀倒樂觀地指出,那多數改行或走入家庭的京劇學生,骨子裡都還留著京劇的血;同樣地,現任台灣戲專教務主任的鍾傳幸也認爲,這批人擔負起另一種傳承的責任,能讓京劇的推廣更爲潛移默化。眼前掌握台灣京劇發展的命脈是「我們這一代!」,是那關鍵性的一百六十人;前人留下了唱做唸打的身段與程式,後人要以什麼樣的成績重新拓展京劇的成長呢?
劉伯祺說,現在學戲的孩子都很聰明,而且會自己主動尋找資訊;如今,他們不再像以往京劇演員,背負沈重的使命感,也不必像以前的劇校學生,面臨打罵刻苦的學戲壓力。「以前靠明星,講單打獨鬥」新舞臺館長辜懷群與劉伯祺,和站在教育補給線的鍾傳幸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現在要「小兵立大功」,講究劇場團隊合作;即使有明星,沒有優秀的劇場編導人材,沒有奠定紮實的人文基礎,台灣的京劇演員仍舊很難面對大陸傳統戲曲與世界化潮流的競爭。
「戰場」不同、調整「戰略」
「戰場」換了,「戰略」與「教育」也得重新調整,才能把這一批批的戲曲尖兵送往前線對敵。當初復興劇校招收第一屆的學生多達兩百多人,只憑著七位戲曲專業教師拼了老命跟學生「肉搏纏鬥」,建立了空前未有的親密關係;除了口傳心授,就只能「錄音教學」,許多學科教材都得靠老師們一次次開會研究摸索出來。辜懷群疼惜地說,這些學戲的小孩凌晨四、五點就得起床,下午上通識,晚上還得繼續上課,唸到了十二歲就得做出一輩子的選擇;學術科的分配比例完全往術科一面倒,即使後來發現自己選錯了行當,後來要轉組也不太容易,更遑論改行重新投入外界的正規教育與職場。「我們十二歲的時候哪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辜懷群強調,雖然培養明星絕對是正確的戲曲生態政策,但現在更須提升至綜合性與全面性的觀照,及早培育幕後創作人材,而非一味倚賴大陸的編導作品,改革師資與教材;最重要地,要讓學生有健康樂觀的觀念。
今年,台灣戲專再度與法國第八大學進行學生交換實習的交流計畫,明年將找美國的戲劇學校合作;鍾傳幸回顧學戲之途的蹣跚與顚簸,記起去年帶一批學生在巴黎羅浮宮前看畫、談戲的滋味,她說現在學戲的孩子太幸福了!除了期待學生惜福努力之外,鍾傳幸也緊鑼密鼓地進行修訂課程標準的計畫,讓戲專的實務課程成爲最大的特色,強化文史類的輔助教材,也活化運用電腦與網絡教學,開啓戲曲學生的藝術視野。
擁有全國最多元的戲曲教學資源,鍾傳幸更希望每個學科如京劇科、歌仔戲科、音樂科、綜藝科和劇場藝術科等等,都能有專屬的實習劇團,讓畢業生與老團員都有回流互動的機會。今年起,民間的京劇劇團「台北新劇團」在企業慷慨贊助下,以三年爲期跟五名年輕的京劇演員簽下非限制性的合約;辜懷群愼重地表示,這是企業、劇團與學生三方面的嘗試,爲的是要「給這些演員一個發現自己的機會。」過去四年來,這些簽約的新秀都參加過李寶春新劇團各大小表演,辜懷群希望他們利用這三年的時間,設法讓自己有用,而不是都搶著當主角;「也許將來不一定會怎麼樣」愛戲成痴的辜懷群還是一貫大方地說,找到自己想要的才重要。
註:
侯剛本,《台灣京劇教育與就業現況之研究,1949〜1999》,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延伸閱讀:
1. 本刊第三十二期特別企畫「尋找表演舞台」,p.35-42,1995.6。
2. 本刊第三十六期特別企畫「京劇過渡」,p.42-55,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