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400周年紀念包括以現代漢語翻譯莎劇,圖為將到中國大陸和香港巡演的《亨利五世》。(Keith Pattison 攝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如何「白話」仍有原味? 莎劇翻譯真是個問題

美國知名的「奧瑞岡莎士比亞戲劇節」近期宣布,邀請多位劇作家把莎劇翻成當代英文並演出,因為莎劇的語言歷經四百年,對現代觀眾來說確有理解上的困難,之前的白話譯本多只為了讓人理解原文而非演出用,但這個翻譯計畫的譯本將會上台演出,影響勢必不同以往。如何讓白話本上台演出,而不失莎劇語言原味,正是爭議所在。

美國知名的「奧瑞岡莎士比亞戲劇節」近期宣布,邀請多位劇作家把莎劇翻成當代英文並演出,因為莎劇的語言歷經四百年,對現代觀眾來說確有理解上的困難,之前的白話譯本多只為了讓人理解原文而非演出用,但這個翻譯計畫的譯本將會上台演出,影響勢必不同以往。如何讓白話本上台演出,而不失莎劇語言原味,正是爭議所在。

翻譯,還是不翻譯,這是個問題。

更精確的說,這是「奧瑞岡莎士比亞戲劇節」(Oregon Shakespeare Festival)最近宣布,委約卅六個劇作家把全部莎劇翻成當代英文並演出,在美國莎劇圈子裡引發的問題(這個計畫預定翻譯的作品有卅九部,包括作者仍有爭議的《兩貴親》(Two Noble Kinsmen)和《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莎士比亞難懂是事實,他是如畢卡索所說的「偷步」大師,從劇情到字彙都是旁徵博引,還自創了不少新字,歷經四百年來字義的改變(雙關語和喜劇的意在言外最容易隨時空轉變而喪失其意義),讓字典成為讀莎劇必備的工具。再加上為戲劇效果、音節韻律變化而改變的句型,那就更加難以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一聽(或讀)就明白。這是為什麼市面上早有好幾個版本的莎劇「白話」翻譯。

新譯讓人聽懂  但失了原味?

現存的這些翻譯,是為了幫助人了解莎翁的原文,不是要取代原文在舞台上演出,所以原來的韻體形式都不存在,譯文不考慮到在講話時需要有的換氣,或是語氣上的輕重緩急。奧瑞岡的翻譯計畫,就是要顧及到這個需求,讓譯本在某個程度上,還是能保留莎翁的味道,從演員口中講出來不會聽得味如嚼蠟。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計畫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位在美國西北部的奧瑞岡莎劇節,自一九三五年創立以來已經在美國累積了相當的地位,近年來在社區外展和鼓吹多元文化上尤其受好評,名為“Festival”,實際上一年有七個月的表演,所以他們的計畫有一定的影響力,好幾個劇團已經宣布會試用這些翻譯本。

雖然所有單位都強調,新譯本只會是偶爾使用,大部分的表演仍是用原本,主事者還指出,從莎翁的時代起,所有的演出都會因需要而刪改台詞,但莎學界的反應,可以想見是「不以為然」。在他們來看,戲劇的精髓是語言,這個如果拿掉了,就失去其存在意義;尤其是很多莎劇故事,是「盜用」,其不同於前人之處,就在他能靠語言創造出人所不及的戲劇效果。

美國首屈一指的莎學者James Shapiro就說,欣賞莎劇不在於每字每句都了了,而是感受其語言所創造的氣氛,好的演員正可以透過語氣、表情、動作,來傳達台詞的意義。有的時候「讓人聽不懂」正是莎士比亞的目的,像馬克白的獨白是要反映他內心的掙扎,哈姆雷特的生字和冗長的句型,是反映「酸儒」的性格。他認為只要導演和演員完全了解莎士比亞的語言,就能找出讓觀眾了解的表演方法。

大規模漢譯  保留詩體形式

無獨有偶的是,另一個龐大的翻譯計畫也在進行中,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去年底宣布,在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的紀念活動中,包括用現代漢語翻譯全部莎劇,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巡演莎翁寫的英國歷史劇,及擇選中文經典劇作翻成英文。

(全本或單本)莎劇已經有不少中譯,最著名的朱生豪和梁實秋譯本都是散文體,新譯計畫的不同處即在保留原來的詩韻體形式,譯出可以在舞台上演出的語言。既然說是現代漢語,大概不會去借用五七言的形式,那麼譯者如何去傳達原文裡刻意創造的古典、粗野、或是艱澀的文句?譯文要達到怎樣的「老幼可解」的程度?忠實性和可表演性的分界在那裡?看來太平洋兩岸的莎劇翻譯,要面對的問題竟然有諸多相似處。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