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當紅、曾來台演出《奧塞羅》的比利時籍導演凡.霍夫,在紐約劇場界也備受矚目,這一季在紐約就有四齣作品搬上舞台,其中與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合作的《安蒂岡妮》與甫辭世的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伊主創的《拉撒路》因明星光環本就引人注意,另兩齣《橋下風雲》和《熔爐》皆是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作品,今年正逢亞瑟.米勒百歲冥誕,凡.霍夫也順勢成了今年最風光的導演。
如果有任何指標可以證明一個導演從前衛進到主流,有任何溫度計可以探測導演是否火熱,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肯定是過關了。這位比利時劇場導演,本季在紐約一共有四個作品,包括兩個百老匯的製作,簡直讓人想不看到他的導演都難。
紐約劇場觀眾對這位在歐陸極具聲名的導演並不算陌生。因為他在紐約有兩個大粉絲: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的執行製作Joseph V. Mellilo和紐約戲劇工坊(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的藝術總監James C. Nicola,多年來持續呈現他的作品。基本上說來,音樂學院是引進他的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的作品,大多是荷蘭語;戲劇工坊則是讓他與美國演員合作,以英語演出。前者的《羅馬悲劇》Roman Tragedies、《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在後者的《婚姻場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都是近年來相當受好評的演出。
明星光環讓演出備受矚目
上述兩個劇院,本季也都有凡.霍夫的作品,前者是《安蒂岡妮》Antigone,後者是《拉撒路》Lazarus,但同中有異。《安蒂岡妮》不是為阿姆斯特丹劇團而作,而是受盧森堡大劇院和倫敦的巴比肯中心委約,所以是以英語演出,女主角則是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至於《拉撒路》則是一個全新的音樂劇,與他向以重新詮釋經典劇作也有不同。
這兩齣戲都是還未上演就很轟動,《安蒂岡妮》是因為影后的光環,《拉撒路》則是因為創作團隊中有搖滾明星大衛.鮑伊,等到開演一個月後巨星殞落,這個戲突然成了他的「遺作」,那就更是千金難得一票。
僅管鮑伊的舞台形象十分戲劇性,演過多部電影,一九八○年代初在百老匯演《象人》The Elephant Man也極受好評,但他很少真正參與戲劇舞台。《拉撒路》不僅劇本由鮑伊和愛爾蘭劇作家Enda Walsh合寫,劇中歌曲是他作品,(全新的主題曲收錄在他最後一張專輯),故事基本上是由他一九七六年的電影《天降財神》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所啟發,也因凡.霍夫在《美國天使》裡大量採用他的歌曲做背景而請凡.霍夫來執導,所以僅管他沒有上場演,整齣戲基本上就是因他而生。故事從電影裡的主角Newton從天而降四十年後開始(這個角色在舞台上由Michael C. Hall飾演),他已經在紐約曼哈頓過習慣了,但是有一天突然來了天使一般的女孩和看似邪惡的男人,號稱要把他帶回原來的星球上。
從這個原始的架構開始,後來的發展愈來愈離奇,新的角色出現又消失,熟悉的角色似乎變換身分,情節不斷岔離本線,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鮑伊死後,很多人宣稱戲裡早瞞藏死亡的訊息,因為Newton自敘“I’m a dying man who can’t die. ”不論如何,這個戲就像鮑伊的音樂表現一樣,怪得讓人著迷。
亞瑟.米勒百歲他最風光
至於凡.霍夫在百老匯的兩齣戲,很湊巧都是亞瑟.米勒的作品,分別是《橋下風雲》A View from the Bridge和《熔爐》The Crucible,使他成為米勒百歲冥誕年最風光的導演。
已經上演的《橋下》是拿下三座奧立佛獎的進口貨,來自英國的楊維克劇院(Young Vic)。這個製作充分反映了凡.霍夫的風格:極簡化的布景、難以確定的時空背景、非寫實化的表演方式、快速的節奏。大多數的評論都認為,他這個手法加大了戲劇的衝突性,降低米勒的說教味,極為成功,因此還未面世的《熔爐》也就更加令人期待。
創造力正旺的凡霍夫,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國際邀約,可想而知其中必然有一些會來到紐約,所以本季的風光不會是他事業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