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卅周年,朱宗慶打擊樂團慶祝活動不斷,完成開年的團慶音樂會,接下來將首度進軍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第五種擊聲」音樂會,朱團的「四大天王」——吳思珊、何鴻棋、吳珮菁、黃堃儼擔綱上陣,分別以「戲」、「狂」、「美」、「技」四項主題揮灑,將世界首演四首新創曲目,在此中與觀眾共鳴,讓觀眾找到屬於自己的「第五種擊聲」!
2016TIFA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五種擊聲」
3/18~19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甫結束卅周年音樂會,朱宗慶打擊樂團緊鑼密鼓地準備二○一六、二○一七年滿滿的演出。而立之年,正是壯年,再加上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敢衝的個性,誓言未來五年的發展將超越過去卅年,三月首度參加台灣國際藝術節的「第五種擊聲」演出,讓人拭目以待。
「第五種擊聲」匯集朱宗慶打擊樂團國內外演出經歷豐富的「四大天王」——吳思珊、何鴻棋、吳珮菁、黃堃儼,帶來「擊」度震撼的音樂饗宴。音樂會依據四位打擊樂家個人的表演特色,分別定位為:「戲」、「狂」、「美」、「技」,並委請作曲家張瓊櫻、洪千惠、林金丞、櫻井弘二為他們量身打造新創曲目世界首演,展現別具風格的舞台魅力。朱宗慶表示,除了舞台上的樂聲,「第五種擊聲」指的是觀眾自身的感受和心聲。
舞台戲劇張力交織 台式拉丁展現草根生命力
「戲」,代表團長吳思珊演奏時所展現的舞台效果及戲劇張力,演出曲目《跳月》是作曲家張瓊櫻的創作。「跳月」原指台灣原住民及中國少數民族以歌舞慶賀的儀式慶典,「張瓊櫻賦予了《跳月》音樂劇場概念,並蒐集《聖經》中與月亮有關的詩文及李白的《月下獨酌》,用中、法文說書及灑脫墨客詩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表情,探討語言節奏、聲韻語韻等趣味。」吳思珊說。這次和作曲家的合作,是先定下主題後再填譜,因此有很長的磨合期,吳思珊表示,到實際演出時,或許又會呈現不同的樣貌。
「狂」,用來形容副團長何鴻棋演奏鼓類時,融合本土與拉丁曲風的熱情與狂放精神,洪千惠從他的個人特質及擅長的演奏風格,結合台灣與拉丁兩民族的文化元素構思創作《Formosa Latino》。何鴻棋笑說:「洪千惠出了一道難題,讓我迎接更大的挑戰,不但要唱又要喊,還得RAP。」演出時雙手必須不斷變換巴西嘉年華會拉丁音樂特殊的節奏型態,嘴巴同時間又要唱念向陽〈咬舌詩〉等詩歌民謠,他得花更多功夫牢記背誦,非常不容易。
結合技巧與感情 遙控音符挑戰擊樂科技
「美」,意指經歷手傷復出的首席吳珮菁與馬林巴木琴融為一體、追求精湛技巧與深度詮釋的絕美境界。為此主題,樂團特別邀請譜寫《巴黎聖母院》的林金丞,創作完全不同風格的曲目,他藉著天空中的金星,也是古羅馬神話中的女神題材創作《維納斯》,從曲目開場的神秘、科幻,接著中段木琴獨奏的美,到結尾的豔麗壯觀,帶給聽眾無限的想像空間。吳珮菁表示,對作曲家來說,第五種擊聲是指廣大的觀眾:「因此,除了肢體、走位與燈光外,在曲目的後半段,我將與觀眾互動演出,與音樂會現場所有人一起創造『有形無音』的第五種擊聲,把國家音樂廳觀眾席變成最美的螢光海。」她說,此曲比以前的作品更快速、運用多種和聲及音群的變化,在在考驗演奏者的體力與準確度。
「技」,則是形容善於觸類旁通的黃堃儼,透過數位科技搭配爵士鼓遙控音符,挑戰擊樂藝術新領域。以往,櫻井弘二寫給樂團的曲目多以溫暖的人情敘事為主,這次,他以大自然的效應創作《熱帶振盪效應》。該曲目英文名稱為MJO EFX,其中M、J是發現此大自然效應的兩位科學家梅登(Madden)及朱利安(Julian)的名字縮寫。黃堃儼表示,櫻井弘二結合科技與音樂,讓打擊樂產生新音色;演出中,他將利用爵士鼓結合電子多媒體音效展現出「科技」與「技巧」,並與另外四位協奏者共同帶給觀眾感官上的震撼,希望能與觀眾一起激發出新思維。
兩首經典曲目 展現樂團精湛默契
除了有「四大天王」與樂團其他成員合奏完成四首世界首演作品外,樂團並安排兩首經典作品以饗樂迷。其一是作曲家平義久(Yoshihisa Taira)的作品《希臘調式V》Hiophonie V,朱團駐團作曲家洪千惠留法期間即師承平義久,睽違多年後樂團再度演出,經典再現、歷久彌新。其二是史蒂芬.惠布里(Stephen Whibley)強而有力且充滿能量的《自由精神》Espiritu Libre,由朱團兩位中生代演奏者林敬華、盧煥韋擔任主奏,與另外八位團員組成小型協奏曲,展現朱宗慶打擊樂團同心協力、合作無間的演出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