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亞的秘密》電影海報(本刊資料室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信?不信?這是個問題

莎劇作者身分之謎

由電影導演羅蘭.艾默瑞奇於二○一一年推出的《莎士比亞的秘密》一片,因劇情設定為那些偉大的「莎劇」其實都不是莎士比亞本人所寫,作者其實另有其人,不論故事是虛是實,都引起現實「莎學」界的緊張,也把正統派與懷疑派的長年爭論搬上檯面,原來長期以來有不少人質疑莎劇作者的身分,其中還包含了名作家狄更斯、馬克.吐溫等,但這方面的聲音一直被壓抑。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亞」寫了「莎劇」,To be-lieve, or not be-liev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由電影導演羅蘭.艾默瑞奇於二○一一年推出的《莎士比亞的秘密》一片,因劇情設定為那些偉大的「莎劇」其實都不是莎士比亞本人所寫,作者其實另有其人,不論故事是虛是實,都引起現實「莎學」界的緊張,也把正統派與懷疑派的長年爭論搬上檯面,原來長期以來有不少人質疑莎劇作者的身分,其中還包含了名作家狄更斯、馬克.吐溫等,但這方面的聲音一直被壓抑。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亞」寫了「莎劇」,To be-lieve, or not be-lieve. That is the question!?

莎翁逝世已四百五十年,其神聖光環,迄今無人能與之匹敵,不僅令所有後世的英國作家黯然無光,連歐美的知名作家,無論是啟蒙時期的歌德、席勒等大文豪,還是近代的易卜生、契訶夫等大家,都沒人能夠達到他在全球各地的影響力與超強人氣。但這位舉世聞名的劇作家到底是何方神聖,是什麼樣的生長環境與人生經歷造就他,寫出空前絕後的曠世鉅作呢?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莎翁,無疑地,就是一五六四年出生於離倫敦約一百五十公里的斯特拉特福小鎮(Stratford-upon-Avon),一位做手套與買賣羊毛致富的商人的兒子。他在小鎮上的文法學校學會了讀書寫字,甚至拉丁文與戲劇創作。一五九○年去倫敦闖天下,進去國王劇團(前身為宮務大臣劇團)當演員,寫劇又寫詩,靠著天賦異稟,馬上受到劇界追捧,一五九九與劇團在倫敦市郊共建環球劇院(Globe Theatre),身為股東之一的他,一六一三年衣錦還鄉,三年後在家鄉辭世。

一部電影為小鎮帶來陰霾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小鎮出了個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偉大的文豪,自然吸引無數的觀光客來此朝聖,人數每年可達數百萬之多,為莎士比亞故居信託會(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簡稱SBT)與小鎮居民帶來不可估量的巨大財富。然而,一部好萊塢電影《莎士比亞的秘密》Anonymous宛如一道晴天霹靂,在小鎮上空落下一片烏雲。電影預告如是說:

我們都知道莎士比亞

一直是最聞名的作家

創作了卅七部劇作,寫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

好幾部史詩

那今天我們在這幹嘛?

要是我跟你說

莎士比亞從來沒有動筆寫過一個字……

此片是一向「影」不驚人死不休的德裔好萊塢電影導演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歷經十年的創作醞釀期,在二○一一年推出的力作,片中的莎士比亞被詮釋為智勇俱無、口齒不清的一介匹夫,真正的主角是玉樹臨風的第十七代牛津伯爵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在伊麗莎白一世時,負責主持宮廷戲劇與音樂會的他,以文采過人出名,又是女王的貼身護衛,因此,常被認為是莎劇真正的作者。艾默瑞奇從這個假設出發,穿鑿附會出一個女王與貼身護衛曖昧不清的愛情故事,交織著宮廷內部的政治陰謀。儘管,此片作為娛樂片,並不全符合歷史考證,也不具學術參考價值,但一問世,便在歐美媒體捲起了極大的浪潮,並波及了莎學學術界。

憂心於斯特拉特福鎮的莎士比亞作者地位受到動搖的SBT,急忙動員學術界資源,趕在電影上映前夕辦了「與莎翁會面六十分鐘」(60 Minutes with Shakespeare)活動,由六十位莎學專家對每個問題做一分鐘的簡短答覆,只不過,六十個問題是舉辦者整理出來,並由莎學正統派予以答覆,等於是自問自答,而非公開辯論座談。兩年後其榮譽主席史坦利.威爾斯(Stanley Wells)教授與其研究主任保羅.愛德蒙森(Paul Edmondson)彙集了廿位莎學正統派的論述,出版《莎翁毋庸置疑:證據、論點、爭議》Shakespeare Beyond Doubt: Evidence, Argument, Controversy,並用另一部電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中拿著鵝毛筆、尋思寫作的莎士比亞作為封面,以求剔除所有疑慮,中止議論。

正疑兩派針鋒相對愈演愈烈

但事與願違,以「莎士比亞作者聯盟」(Shakespeare Authorship Coalition)為首的懷疑派莎學研究者隨即做出回應,在同一年(2013)出版了《莎翁毋庸置疑?揭露一個自欺欺人的產業》Shakespeare Beyond Doubt? Exposing an Industry in Denial,針對正統派六十個問題的答覆,就論點與證據薄弱之處,予以反駁。不僅如此,有鑒於對莎翁身分的質疑長年以來遭到正統派的學術封殺,一如屬正統莎學翹楚的詹姆斯.夏皮羅(James Shapiro)教授所承認:「質疑莎翁身分在學術圈是個禁忌!」聯盟在二○○七年便開始《合理質疑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Reasonable Doubt的聯名簽署行動,希望在今年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者,以確立質疑莎士比亞作者身分的合法性。

正統與懷疑兩派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在紀念莎翁逝世四百五十年的現下,不但未見塵埃落定,反而愈演愈烈。這一切難道都得歸咎於電影導演艾默瑞奇的「無事生非」嗎?還是如格雷姆.霍爾德斯教授(Graham Holderness)所言,是各路莎翁傳記作家思想不一所造成的歧異,還是如史坦利.威爾斯將所有的質疑,歸咎於「人們的虛榮與勢利在作祟。這些人不願相信一個出身相對卑微的人可以創作出舉世聞名的文學傑作。」

其實,從《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一片起,艾默瑞奇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大手筆電影導演,要說他是為了出名,不惜「褻瀆」至高無上的偉大劇作家,無法令人信服!更何況,他還不是首位懷疑莎翁的導演,在他之前,已有美國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s)、默片演員卓別林等。而疑莎之說並非空穴來風,早在一七八一年,名叫詹姆斯.威爾莫特(James Wilmot)的學者,便在斯特拉特福地區方圓五十英里到處尋找關於莎士比亞的文獻記錄,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任何關於他作為作家的記載,因此,他斷定莎劇作者應另有其人。但最早將質疑為文成書則要到一八五七年美國人迪莉婭.培根(Delia Bacon)的《莎士比亞劇作哲學之呈現》,當時也正是對莎士比亞瘋狂崇拜達巔峰之時。自此,疑莎派的知名人士便在增加中,如狄更斯、佛洛伊德、馬克.吐溫、瓦特.華特曼(Walt Whitman)、英國演員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與德雷克.雅克比(Derek Jacobi)等等,都在「黑名單」上,使莎翁身分的疑雲更揮之不去。

無名之輩中最出名的一位?

從正統莎學派的觀點來看,即便雙親是文盲,一個商人的兒子從做手套轉而去當演員,寫劇本出名,對一個天才型的作家來說,的確不足為奇。不過,奇的倒是,他居然可以打敗所有古今中外名家,永垂不朽;奇的是,他居然可以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從醫學、法學、園藝、航海、征戰、到貴族的獵鷹活動無所不曉,琴棋書畫無所不能,不但學貫古今(含拉丁文與古希臘文),還精通法文、西班牙與義大利文多國語言,深諳英、法、西、意四國不同的宮廷禮儀;奇的更是,相較於他浩瀚的創作,關於其生平的文獻資料,竟少得可憐。即便生卒日期,還是依教堂記錄的受洗日與葬禮日,被「公定」出來的結果。不僅如此,所有的親筆寫作的手稿、日記、書信往來,全付之闕如,但在證據確鑿的史料檔案上,倒留下了許多與一位偉大劇作家身分完全格格不入的記錄。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 Stardard 曾報導:「一六○○年他在倫敦因七英鎊的債務控告John Clayton,同年,為兩先令的債務控告Philip Rogers,其後同樣是Rogers,為的是價值約一英鎊十五先令十便士的麥芽。一六○八年他為六英鎊起訴了John Addenbroke。」而在斯特拉特福小鎮上的法庭檔案上,也有他拒絕為妻子償還四十一先令,及因其他債務的訴訟文件。

英國歷史學家Hugh Trevor-Roper在六○年代即指出:「在他死時,連個文人的輓歌悼詞都沒有,根據史料文獻,他連學校都沒上過,也沒有結交過任何有學問的文友。他死時,家中一本書都沒有,他自己也不會寫字。是的,的確找到了六個簽名,每個簽名的拼法都不同,可悲的是,一些筆跡學研究者認為,這些簽字是被別人握著手而寫的。除了這些簽字外,便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個字母是出自他手的!」的確,所有歌頌與悼念莎翁的文人之作,全是在一六二三年首部以莎士比亞為作者名的《第一對開本》The First Folio出版之後的追記(註1)。難怪馬克.吐溫諷刺道:「莎士比亞是地球上曾活過的無名之輩中,最出名的一位。」

知名演員與導演也質疑

另一位美國知名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居然還曾表示:「神聖的威廉是對世人最大、也最成功的騙局,這信念令我備受折磨。」難道,我們都被騙了嗎?馬克.吐溫在其小品文〈莎士比亞死了嗎?Shakespeare is dead???〉對人們居然相信,一位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搞房地產,又放高利貸的庸俗商人,就是卅七部曠世劇作的作者,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加拿大演員克爾.卡特勒(Keir Cutler)改編此文,演出獨角戲,只見他拿起一本書,「你們看看,這是出生於斯特拉特福小鎮的莎士比亞寫的。」他將書側立起來給觀眾看,快速地翻頁,驚呼「哎呀!裡面一個字都沒有。」觀眾哄堂大笑!他兩手一攤,對著觀眾高呼:「人們,醒醒吧!」

此戲於二○○三年在愛丁堡戲劇藝術節首演時,受到熱烈回響,自此成了卡特勒的招牌戲,去年他總結十餘年演此戲的經歷,推出新戲《莎士比亞作者問題:一個瘋子的視角》The Shakespeare Authorship Question: A Crackpot’s View,像在大學講堂似的,他從正統莎學派的視角,誇張地介紹一本又一本質疑莎翁作者身分的書,並正顏厲色地警告觀眾,絕對不能碰這些危險讀物,並告知觀眾得相信什麼樣的「神話」,才不會被視為誤入歧途。卡特勒以冷嘲熱諷的手法,充滿戲劇性的表演,將對一代偉大作家身分的「信」還是「不信」之問,推至荒謬境地,令人捧腹不已!

另一位積極表態支持質疑派的竟然是英國知名演員兼導演馬克.勞倫斯(Mark Rylance),他卅多年的戲劇生涯,演的盡是莎翁筆下的角色,從哈姆雷特到反串英國女王,無所不包。甚至是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在倫敦重建後的首位導演,並在那兒做了十年(1995-2005),似乎再也沒有人比他更熟悉莎翁的劇作了。二○○七年他自創自導自演 《我是莎士比亞》I am Shakespeare,以幽默風趣的手法,介紹爭論點、真正作者的可能人選與他自己的立場。

無法從同代人記錄中找到莎翁

在質疑派的諸多論點中,最有力的兩點,也是正統派至今未能反駁的,一是稀有書籍的來源,二是證實作家身分、莎翁在世時的文獻記錄。英國歷史學家Anthony  Pointon(註2)指出,莎翁引經據典之廣泛,不是現在普通讀者所能想像的,其所使用的書籍史料不是當時平民百姓隨隨便便就能買到與讀到的,不單單是因為價格昂貴,當中有些還十分稀少,譬如解剖學的書。更重要的是,很多引用的書籍,在當時的英國根本都還沒出現,只有歐陸才有,更遑論那些尚未被譯成英文的拉丁文書了。再者,文學研究學者Diana Price(註3)提出了個關鍵問題,要是創作手稿付之闕如,是否還有其他當時的文獻資料是可以證實一位作家的身分呢?她用地毯式的搜尋,在兩打以上與莎士比亞同期的英國作家上,找到了如稿酬、與其他文人來往的書信、出席座談會的記錄、受委託寫作或教學的請函、評論作者作品當時的文獻等多重證據,唯獨莎士比亞什麼都沒有,所有提到他是作家的文獻記錄沒有一筆是他在世時的印記。

最令人驚奇,也最精采的,恐怕是德國莎士比亞學會會長托比亞斯.德爾林(Tobias Döring) 所敘述的軼事了:一六○一年英國宮廷發生一件重大事件,即艾塞克斯伯爵的叛變(The Earl of Essex Rebellion),政變前夕,伯爵的人委託莎士比亞所在的劇團演出《理查二世》Richard II,不僅如此,這部戲在當時全倫敦上演著,尤其刻意著墨理查二世被迫交出王權的那一幕。艾塞克斯伯爵似乎有意透過此戲,慫恿人民,逼伊麗莎白女王退位。聰明的女王明白其意,但也不是省油的燈,馬上下令找出作者,並將導此戲的人格殺勿論,令人費解的是,當莎士比亞所在劇團面對樞密院審問之時,莎翁居然不須出席。由此可以看出,莎劇裡所描繪的宮廷鬥爭、陰謀與王權爭奪在在都是政治敏感異常的題材,創作者一不小心就會被捲入宮廷的權力遊戲之中。鋃鐺入獄、慘遭酷刑或砍頭,自不在話下。

信還是不信?問題留給讀者

若一六○一年寫《理查二世》的作者已死,莎士比亞卻還活著,到底是誰寫了莎劇呢?這恐怕會是個永遠都解不開的謎!不過,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要是莎劇作者的寶座空出,會影響讀者享受書中的旨趣與智慧嗎?莎劇的文學價值與在世界的影響力會因此而削弱嗎?答案應該都是「不」吧!但試想,要是人們真的不再相信這位出生在斯特拉特福小鎮的商人就是莎劇作者,要是每年不再有上百萬觀光客去那兒朝聖,毋庸置疑地,對小鎮會是一大災難,SBT勢必也得宣布告終,這就難怪有些人要緊張了!

最後,導演賴倫斯之語尤其引人深思:「在省視莎士比亞作者問題上,明顯暴露出,英國的文學與戲劇學術研究是不管用的,他們將所有合理、有力的質疑強壓下去,我認為,我們不知道作者究竟是誰,是挺好的一件事!這不一定得與相信正統派的人對立,那位斯特拉特福出生的人會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作者,或許他是吧!不過,我自己是絕不相信的……」曾幾何時,哈姆雷特的獨白自問老響於耳邊:「存在,還是不存在,這是個問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沒想到,如今,信,還是不信?(To believe, or not to believe)倒成了莎翁留給每個讀者自問的問題了!

註:

  1. 1623年的《第一對開本》是由英國王室貴族 William 與Philipp Herbert出資出版,共印了1000 份,收錄了36部劇作,班.瓊森(Ben Jonson)寫的序,上面有莎士比亞的肖像,這是最早以莎士比亞為作者名的出版物,距莎翁辭世已屆七年。由於,這本倫敦出版書的作者名是Shakespeare,與斯特拉特福小鎮教堂為莎翁整個家族施受洗所記錄的名字Shakspere並不同,質疑派認為,此夏翁Shakspere與劇作家Shakespeare應是兩個不同的人。正統派則提出拼法不同只是因為當時英國各地的拼寫方式尚未統一,而造成的誤差。
  2. Anthony Pointon著有《那位從不曾是莎士比亞的人》The Man who was never Shakepeare
  3. Diana Price著有《莎士比亞的非正統傳記:作者身份問題的新證據》Shakespeare’s Unorthodox Biography-New Evidence of an Authorship Problem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