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策展人簡子傑策劃的「日日湯馬森」展,援用日本前衛藝術家組成的「路上觀察學」所提出的「湯馬森」(指稱「城市建築遺留下來的各種無用之物」)概念,邀集八位藝術家參與,他們均從日常普通、廉價乃至於用剩的材料當中,找尋「失去功能的人工物件是如何透過觀點的置換,而重獲新生,成為藝術的可能」。
「日日湯馬森」
即日起~5/22 台北 双方藝廊
INFO 02-85012138
失去原有功能、或乍看下無用之消費物品,除了予以智識性的批判,是否有其轉換出「感性」的可能?
一九八五年,日本前衛藝術家赤瀨川原平、編輯松田哲夫與插畫家南伸坊等人組成「路上觀察學」,以「湯馬森」一詞,指稱他們在路上所觀察到的「城市建築遺留下來的各種無用之物」,這些無用之物或因時間的推移而失去了原先的功能,卻仍頑強地存在著。
那麼,「湯馬森」一詞又源自何處?一九七○年代在美國大聯盟叱吒風雲的蓋瑞.湯馬森(Gary Thomasson),一九八一年,日本巨人隊以高薪聘請他,接替王貞治第四棒的位置。第一年,湯馬森有廿支全壘打的紀錄,同時有一百卅二次的三振,第二年出賽四十七場後,被球隊解約,湯馬森的運動生涯就此結束。日本人進一步延伸「湯馬森」之意「付出高成本、卻失去效果」,例如以龐大金錢建造的現代建築,也可能成為明日的廢墟。
然而,當這些現代建築沒落、失去人們關注的目光時,「路上觀察學」不僅透過路人的目光發現「湯馬森」,更將這種消滅自我的日常觀察行動視為超越藝術的行為。
日常「廢物」的藝術再生
策展人簡子傑援用「湯馬森」概念策劃「日日湯馬森」展,「換個角度來看的『路上觀察學』將問題丟回主體,另一方面又給人一種無視甚或歪斜脈絡的印象,當路上觀察學中聲稱湯馬森意味著超越藝術的東西,它們指出的可能是藝術的局限性。」「日日湯馬森」八位參展藝術家均從日常普通、廉價乃至於用剩的材料當中,找尋「失去功能的人工物件是如何透過觀點的置換,而重獲新生,成為藝術的可能」。
例如詹士泰的雕塑追求單純粹的視覺美感,這位擁有義大利卡拉拉美術學院雕塑高等文憑的藝術家,作品以極端理性的幾何線條,糅合富感性溫度的細節和曲度,其所使用的石材,卻多來自平時接案剩下的材料,因而有石灰岩、花崗岩、大理石等不同材質,且成品尺寸不大。
徐揚聰的《(專賣店)好人用好刀》利用生活用品砧板、菜刀、湯瓢等拼成一張人臉;賈茜茹的攝影《城市色彩》、《流理台下》,同樣回歸真實生活的作息中,利用人造物堆積成山、五顏六色的寶特瓶蓋從流理台下傾瀉而出,物件不只是單一視覺的表徵,藝術家以軟性態度讓人們重新思考自身生活的狀態。
廖昭豪、廖建忠和鈴木貴彥回歸手工,以極度逼近真實地描摹原物件的肌理與質感,透過物件的再現與審視,讓人們能夠回望或重視這些被模仿的物件背後所指涉的生命敘事。廖昭豪以絞碎的紙漿做出磚牆、消波塊、紐澤西護欄等人為地景,這些物件生產的目的是作為人們對抗環境的盾牌,但以紙漿再製讓這些人造物顯得不堪一擊。鈴木貴彥的《全球商店計劃》以微型雕塑方式做出全球化下奮力生存的城鎮小商店,包括台灣檳榔攤。
重新去思索改變的可能
簡子傑認為,「日日湯馬森」有些作品含有「湯馬森」的成分,「日日」則標示其存在狀態,「這些作品表達那些原本就在那裡、卻經常被忽視的感受」,「無論是作為社會機器齒輪中的個體或被閒置的無用之物,唯有重新喚醒對它們的感受,我們才能夠重新去思索改變的可能。」
令人感興趣的是,倘若觀者能從這些非正規材料中挖掘其所蘊含的感性,表示藝術家進行的是一種具有生產性、而非僅傳達創傷、意識形態或批判的藝術行動,甚而可望更進一步從中延伸出某種美學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