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新詮史詩中安巴公主與毗濕摩的故事,阿喀郎(左)飾演毗濕摩。(Jean-Louis Fernandez 攝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東風西漸的精采 跨域展演的能量

香港2016新視野藝術節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新視野藝術節」,將於十月下旬在香港登場,為期一個月時間內,展演多檔亞洲具前瞻性的作品。開幕演出為日本旅德作曲家細川俊夫作曲、德國編舞家莎夏.瓦茲編舞、編自能劇的《松風》,閉幕演出則為由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編創、取材自印度神話的《輪》,東風西漸的精采組合令人期待。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新視野藝術節」,將於十月下旬在香港登場,為期一個月時間內,展演多檔亞洲具前瞻性的作品。開幕演出為日本旅德作曲家細川俊夫作曲、德國編舞家莎夏.瓦茲編舞、編自能劇的《松風》,閉幕演出則為由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編創、取材自印度神話的《輪》,東風西漸的精采組合令人期待。

2016新視野藝術節

10/21~11/20

香港文化中心、葵青劇院、香港大會堂、沙田大會堂等

本月底即將於香港舉行兩年一度的「新視野藝術節2016」,向來以引入亞洲具前瞻性作品著稱,開閉幕節目大手筆請來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改編東洋能劇為歌劇,並由莎夏.瓦茲(Sasha Waltz)編舞的《松風》Matsukaze,還有英國舞蹈金童阿喀郎.汗(Akram Khan)去年於倫敦首演的《輪》Until the Lions(本刊前譯《獅若有言》),預計將吸引各地舞迷前往朝聖。

此外,首演節目也不少,除了有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李六乙翻轉希臘經典首度跨足喜劇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進念.二十面體電子音樂影像劇場《維根斯坦》外,藝術節還饒富趣味地另外整合了「跨媒體藝術類」節目,如香港作曲家、媒體藝術家梁基爵和台灣金馬導演蔡明亮的裝置音樂劇場《一零》,擅長統合聲響、視覺的極簡主義電子樂大師池田亮司superposition,及區雪兒、馮穎琪與周耀輝的《剎那的烏托邦》等。

細川俊夫《松風》吹開藝術節序幕

本屆的開閉幕節目有趣地呈現了當代表演藝術中東風西漸的組合。《松風》首演於二○一一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由日本善於融合傳統與當代音樂的中生代作曲家細川俊夫攜手繼碧娜.鮑許之後的德國舞蹈劇場代言人莎夏.瓦茲,重新演繹日本傳統能劇為西洋歌劇,文本仍以日本室町時代初期的能劇作家世阿彌同名作品為藍本,描述一位行僧至浦邊遇兩位所愛非人含恨而亡的幽靈女子(松風、村雨),求行僧解其妄執,但又耽溺往日情愛回憶風暴之中。

細川俊夫在東京近郊海岸錄製了一個月的海潮聲,將自然的寧靜與暴力再現於舞台之上,該劇在敘事上將日式佗寂(Wabi-sabi)的簡約內斂,融於歌者、舞者豐富且情感濃烈的身體變化之中,莎夏.瓦茲並非以能劇的肢體展現方式進行編舞,她在能劇傳統中嵌入現代舞的脈絡,放大了細微動作的象徵意義。

「我想重新創作能劇。」而細川俊夫談及編舞家大刀闊斧地新編轉化傳統中沉靜幽緩的能劇肢體表現時,這樣說道:「當今人們看到的能劇其實相當沉悶,長時間的演出卻沒有任何變化,就要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了。」

一九五五年生於廣島的細川俊夫,留學德國,旅居歐洲,創作母題皆為原鄉日本,他的歌劇作品並不多,除了《松風》外,還有《李爾物語(リアの物語)》(1998)、《班女》(2004)、《靜海》(2016)。

阿喀郎《輪》以女性視角詮釋印度神話

閉幕演出《輪》去年首演於英國倫敦,孟加拉裔的阿喀郎以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為創作核心。《輪》並不是他首次觸碰印度古老傳說,早在一九八七年,時年十三歲的少年舞者阿喀郎參與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長達九小時的同名經典之作後,作為編舞家的阿喀郎,古老的梵文傳說不斷地在他的創作中返魂,比如同樣發想於《摩訶婆羅達》,以為了追隨失明丈夫而終生蒙眼的甘陀麗皇后(Gandari)為藍本的《靈知》Gnosis(2009)。

《輪》同樣以女性視角出發,新詮史詩中安巴公主(Amba)與毗濕摩(Bheeshama)的故事——發過一輩子獨身毒誓的毗濕摩王子為了弟弟,將已有愛人的安巴公主拐到自己的國家,後來安巴獲得釋放,但她的愛人卻不願意娶她了,安巴轉而要求毗濕摩取她為妻,但遭到王子的拒絕,安巴重生後化身為復仇之神。

除了阿喀郎飾演毗濕摩外,台灣舞者簡晶瀅演出安巴,另一位舞者克莉絲汀.喬伊.瑞特(Christine Joy Ritter)則為安巴重生後的Shikhandi,在葉錦添打造的巨大年輪舞台空間、曾獲奧立佛獎肯定的麥可.霍爾斯(Michael Hulls)的燈光設計之上,表演者們的憤怒、糾纏、等待、焚後重生、激烈的爭鬥都適得其所,緊湊的敘事節奏、驚人的表演者能量與全明星的製作團隊,讓英國《衛報》給出五顆星的評價。

李六乙《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重新審視英雄

香港團隊方面,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首演作品,如梁基爵與蔡明亮首度跨媒介攜手創作的《一零》將結合音樂、影像和建築空間,從數位科技的基本語言1和0出發,重新審視科技、城市、人的情感與慾望;長於為藝術家、建築家、哲學家寫傳的進念.二十面體,集結導演胡恩威、音樂設計許敖山、漫畫家利志達、德國影像藝術家Tobias Gremmler,以廿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維根斯坦為本,同名作品重現將橫跨時空,重現維根斯坦語言邏輯世界。

眾多節目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向來特立獨行的中國導演李六乙破格以喜劇新詮希臘盜火悲劇英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這是二○一二年開始啟動的「李六乙.中國製造」戲劇計劃三聯劇的最終部(前兩部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李六乙說:「在過去的戲劇史上,大家都認為普羅米修斯是英雄。在我的作品中,要重新審視他到底是不是英雄?我對於他是不是英雄表示質疑。」

「我希望探索,普羅米修斯有沒有罪惡。」普羅米修斯遭宙斯綁縛,失去行動能力,也因此全劇甚少動作,多以言語表現,李六乙不更動原著一字,但卻另闢蹊徑以批判嘲諷、嬉笑怒罵解構希臘經典,「另外,在戲劇方面的表達,當不對文學作品做改變時,戲劇觀念的變化能不能改變既定的戲劇認識?既定的認識中普羅米修斯是悲劇,但當戲劇觀念發生變化,我們重新在舞台上實現它,是不是可以改變它原來的既定屬性?」

以人類拯救者自居的普羅米修斯帶來火種,如潘朵拉之盒,點亮火光不只帶來希望,也帶來罪惡與征伐,而兩千前的普羅米修斯與眾神的人性悖論將如何在李六乙的舞台上對應當前社會?「其實就是對英雄和英雄主義的認識。這個時代是不是需要英雄來拯救?英雄能拯救這個時代嗎?」李六乙回應。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