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由身障者與常人演員一同演出,呈現繁複的身體風景。(牯嶺街小劇場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

四種身體文本 交織多樣的存在

思考另一種身體表演形式美學可能的「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今年來到第十屆,本次除了有「表演人權論壇」,另有《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演出,以四種身體樣態為文本,由三位身障者與一位常人演員同台,從身體介面表述身障者形象,到兩兩一組的平衡協調,不斷變換、轉化,構成繁複的身體風景。

思考另一種身體表演形式美學可能的「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今年來到第十屆,本次除了有「表演人權論壇」,另有《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演出,以四種身體樣態為文本,由三位身障者與一位常人演員同台,從身體介面表述身障者形象,到兩兩一組的平衡協調,不斷變換、轉化,構成繁複的身體風景。

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

台灣─韓國匯演: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

2016/12/28~31  19:3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1樓實驗劇場

INFO  02-23919393

間奏曲(Intermezzo),歌劇各幕或各景之間所演奏的音樂,通常具有暗示場面及轉換氣氛之作用。這樣一個歌劇中的環節,用來比擬為人與劇場的關係,如同表演者站上舞台,也轉換了他生存的環境氛圍,呈現了逸出常態的狀態。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以「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為題,由三位身障者同台,對比於間奏曲的輕鬆調性,演出者的生存卻是充滿困難與挑戰的,於此形成一種荒謬感,更趨近生命的真實。

四種身體樣態  構織繁複風景

「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創立於二○○一年,從「表演者與工作者在此場合呈現出正常的五種官能之外的另類動作語彙」的發想,逐步發展為一個獨特的藝術節樣貌。其機制與脈絡,不僅在以弱勢、身心障礙者的表演,改變一般人對障礙身體不能自主活動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從中累積、思考另一種身體表演形式的美學可能。今年的演出由台灣與韓國共製,逐步實現「表演人權」理念的初衷,打開亞洲城市連結交流的新頁。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將以四種身體樣態為文本——腦性麻痺而無法自主肢體靜制的姜聲國、雙腳不斷萎縮的鄭志忠,以及僅存光覺且曾右腳踝粉碎性骨折/左小腿骨裂的李新寶及一位常人演員,進行劇場的編整與熔接。從身體介面表述身障者形象,到兩兩一組的平衡協調,不斷變換、轉化,構成繁複的身體風景。音樂也呼應「間奏曲」的形式概念,作曲家李婉菁設計環繞音場,鋼琴手黃柔閩創作即興音樂介入,讓音樂與音樂、身體與音樂之間,現場交互對話。

探討表演人權  多樣活動交流

演出之外,也已在十一月下旬舉辦「表演人權論壇」,聚集來自韓國、香港、澳門等地與台灣的表演藝術、紀錄片、醫學、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工作者與研究者,採「座談—放映—演出」相互觀照的結構,針對諸多議題探討:「弱勢族群/社群為什麼要表演?如何表演?對於當前表演藝術的發展趨勢,他們的表演是什麼?有著什麼意義?」論壇不只聚焦身心障礙者表演藝術潛能的啟發與表現,並就各社群或個體間較廣義的「文化表現」,進行思考與交流。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