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音樂敎育出身的史擷詠,在轉而投入國內影展配樂工作這麼多年來,自認最偏愛美國好萊塢式的電影配樂表現方式。這種樂曲結構龐大,情感表現澎湃,最具「炫」的效果的表現手法,也在史擷詠的電影配樂作品中重現,他爲中影公司電影《靑春無悔》所作配樂,即遠赴北京,邀請中央交響樂團演出;而能能電影公司《阿爸的情人》一片中的配樂,也充分發揮這項特質。
對他而言,爲一部電影作配樂,平均必須花上三至六個月的時間積極投入。首先在看完脚本後,會先與導演做一番討論,隨後到拍片現場實地觀察,等到作品的毛片出現後,這才正式進入作曲的歷程。這番下工夫的處理過程,也是史擷詠經過多年摸索後的所得。
根據史擷詠的評析,國內並沒有所謂「電影工業」可言,而在歐美電影的配樂早已形成一門專業。到目前爲止,國內要建立起這門專業,根本「不可能」,原因是每一部電影配樂的製作都是臨時組成、因陋就簡,加上投資在此的資金往往並不充裕,以致於成不了氣候。
在一部電影作品中,電影配樂甚而具有催化劑的功能,而製作電影配樂也往往是高度技巧的操作。史擷詠也藉此分析了當今歐、美、亞洲電影配樂的發展現況。在國際影壇最具強勢的美國電影,對電影配樂相當重視,往往每一部電影都爲音樂部分預留空間,而且樂曲結構龐大,片中都具有濃厚的音樂色彩,堪稱電影配樂的主流。「藝術電影」的大本營──歐洲電影,則以原創性高、具地方色彩、講求個性化的特質,成爲電影配樂的另一大宗。此類電影常會有音樂部分已先完成,而電影才後續進行的情形,配樂部分往往可以自成一格,而且樂曲採較精巧的風格,是相當個性化的表現。
亞洲方面,日本電影走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雙向並行的路線,配樂部分則兼具古典與流行的風格。至於中國電影,大陸方面尙處於四、五〇年代舊時代的地方風格,配樂部分不成氣候。香港方面則是全然的商業化,可以說沒有電影配樂可言。台灣呢?堪以「變」字形容,而且是兵分多路發展。史擷詠認爲就國內的現況而言,電影配樂的處境是相當悲觀的,國內導演不喜歡配樂,而且不注重對聲音的「想像力」,如此一來,缺乏發揮的空間,就難以培養出人才,於是也無法期待好作品的出現,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現象。
「電影配樂」在國際樂壇已走出灰色地帶,逐漸形成主流,而且相當引人注目,國內也感受到這一股強盛的音樂魅力,儘管囿限於創作環境,未來仍需努力,急起直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