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活動其中四位候選人(左起陳慧、李俊良、陳錦成、周博賢)的傳單,他們也成功當選。(陳國慧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去年文化界多場選舉 反映工作者關注喚起業界意識

「雨傘革命」的發生,引發香港民眾對自身社會與政治現況的關注,也喚醒了大眾改變現狀的動能,同樣的情形也在文化界發生。去年包含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功能界別選舉、藝術發展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及特首選委會選舉(文化小組)等選舉活動,都可以看到對建制派的挑戰,結果各有成敗,但喚起業界工作者對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更多關心,亦是為未來鋪路。

「雨傘革命」的發生,引發香港民眾對自身社會與政治現況的關注,也喚醒了大眾改變現狀的動能,同樣的情形也在文化界發生。去年包含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功能界別選舉、藝術發展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及特首選委會選舉(文化小組)等選舉活動,都可以看到對建制派的挑戰,結果各有成敗,但喚起業界工作者對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更多關心,亦是為未來鋪路。

雨傘運動後一年上演的《獅子頭上釘Banner》在舞台上寫實再現占領場景,開場前邀請觀眾上台拾起雨傘,讓大家從感性角度紓解心裡鬱結,台上演員的激動情緒,也隱然反映作品是一個療治的過程,有些事情似乎是難以改變。今年該劇的再演以理性思考切入,對白梳理曾參與運動者的掙扎和焦慮,為現實壓力無法延續心志本來人之常情,到最後轉變為具體參與社區前線和選舉令人感到還有生機,觀眾下台一人一票投向未來雖然未免刻意,但也是這劇創作團隊喚醒莫忘初衷的心思。

 從下而上的民意反映

事實上,雖然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還是言之尚早,小圈子選舉制度的問題未解決,高牆仍然破不得,不過是否全無去路也不盡然,因此劇中有此尾聲的安排看來也是饒富意義。去年九月的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功能界別選舉,由資深音樂人周博賢挑戰多年來穩坐席位的議員馬逢國,這界別屬「文化」的選民只占部分,其他界別不少是建制票源。而前次選舉藝術家周俊輝首次挑戰讓席位不再「自動當選」,有所選擇的形勢,讓業界思考選舉制度的問題和爭取「如何成為選民」。

 雖然功能界別選舉目前仍然全數是團體票,因此捆綁了選擇的意向,在欠缺個人票的情況下,周博賢獲八百零九票當然不及以一千三百八十九票連任的馬逢國,但較上屆的周俊輝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躍進。同時去年不少團體也紛紛啟動由會員或是職員先作內部投票的機制,與以往只由董事會或團體負責人「說了算」的做法有不同,從下而上反映業界的看法,即使是微小的動作,也有機會產生民主的蝴蝶效應。

 這效應先體現在去年十一月底的藝術發展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活動上。二○一三年的選舉,十個藝術界別競爭激烈,一改以往有些界別「自動當選」的疲態,加上最後主要是屬改革派的陣營當選,令人對藝術發展局的新氣象有所期待。誠然三年的工作任期不算短,但要改變固有體制也是困難重重,而且才剛適應環境思考策略,已然要面對換人的處境。

 吹皺春水讓建制派感受壓力

這一屆藝術發展局選舉的選前聲勢較上一屆失色,宣傳的效應也較上一屆弱,理論上這一年進行個人選民(重新)登記的門檻較去屆低,選情應該更具競爭力,但合資格者登記的意願如何,或是重新登記的選民是否能透過選舉代表辦事處獲得足夠的資訊,也令這次選舉波折甚多。此外,電影及媒體藝術、藝術評論、藝術教育及戲曲的候選人成功連任和戲曲範疇自動當選的情況,也讓部分選民意興闌珊,其餘六個範疇的候選人也擔心投票率低。不過實況是最後投票率較上一屆高,而首度挑戰音樂範疇前輩級委員、音樂家費明儀的周博賢成功當選,連同擊倒上屆戲劇委員黃秋生的資深劇場人李俊亮,和在文學範疇的當選的陳慧,加上連任的視藝界陳錦成、舞蹈界梅卓燕和藝術行政鍾小梅,這年藝術發展局的選舉仍然是業界一場贏得漂亮的仗,也反映個人票選民的影響力。

 至於剛在十二月初進行特首選委會選舉(文化小組)則是另一場硬仗。以往這些手握特首選票的選委也是由建制派人士自動當選,今年有由多位業界前線工作者包括周博賢、周俊輝、劇作家莊梅岩等組成「文化同行」十五人連線團隊,與建制派由汪明荃、阮兆輝等領軍的「文化共融」爭選委席位,的確令建制派也感到壓力。雖然最後「文化同行」未有一人當選,但上述多個選舉的確喚起業界工作者對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更多關心,未嘗不是為未來鋪路。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