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練枕頭事件的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處處體現「平等」的價值

記伊凡.瑞娜《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工作坊

由美國編舞家伊凡.瑞娜在一九六九年創作的《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在去年北美館雙年展中,由伊凡.瑞娜前舞者維弗雷特以八天的工作坊形式重建該作品。誕生於藝術家追求反權威、去階級、去專業、民主、平等的時代,該舞作從討論、排練到演出都充分體現「平等」的價值。

由美國編舞家伊凡.瑞娜在一九六九年創作的《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在去年北美館雙年展中,由伊凡.瑞娜前舞者維弗雷特以八天的工作坊形式重建該作品。誕生於藝術家追求反權威、去階級、去專業、民主、平等的時代,該舞作從討論、排練到演出都充分體現「平等」的價值。

《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Continuous Project Altered Daily(1970)是由集編舞家、作家、導演於一身,同時也是美國六○年代,後現代舞蹈組織傑德森教堂發起人之一的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在一九六九年的創作,整個作品由可替換順序的不同事件(task)連接組合而成,從一九七○年正式在美國紐約首演之後,便持續在世界各地被重建演出。

在去年北美館雙年展中,伊凡.瑞娜的前舞者克里斯多夫.維弗雷特(Christophe Wavelet)以八天的工作坊形式重建該作品,舞者們男女各半,來自四面八方,擁有不同的藝術和身體訓練背景:有北藝大剛畢業的和在學中的學生、美國和澳洲來的交換學生、來自街頭的街舞舞者,還有一些擁有視覺藝術背景,但未接受過專業身體訓練的藝術家們。

身為其中一位舞者,我有幸參與整個工作坊的重建過程,下文將藉由爬梳當時代的藝術歷史脈絡,深入《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內在的政治意涵。

在藝術中  尋求反權威去階級的平等價值

六○年代的美國正由工業社會轉向工商社會,新舊價值觀之間的衝突在此時期發生,各種社會運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舉凡民權運動、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反戰和平運動、女權運動、嬉皮士運動等,匯成洶湧澎湃的激進洪流,勢不可擋。

這些運動針對美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教育制度、社會問題、倫理道德和傳統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掀起了一場全面的社會批判和改造。當時的前衛藝術家們跟隨這一波批判改革的潮流,欲在藝術中尋求一種反權威、去階級、去專業、民主、平等的價值,批判整個由美國資產階級所主導標榜自由、進步的主流社會,於是產生了一種外於美國主流藝術,帶有流行(popular)和民俗(folk)特徵的「新」美國民俗藝術。

新美國民俗藝術通常低成本、小規模,內容上常取材自日常生活並包含一些玩樂的趣味性和即興成分,蓄意粗糙地創造出一種家庭自製的質感,並在非正式的藝文空間展演,如教堂、教室、俱樂部等,表演的時間也多選在鄰居、社群的休閒時間,觀眾多是自己的家人和社群內朋友。

藉著刻意打破藝術與生活間的隔閡,展現出其異於主流藝術、無商品價值的特色,作為對生產與消費的分離、工作與娛樂分離、專業與非專業分離之主流社會的一種批判,表達出民主、平等的精神。

簡單空間中  近距離與隨性的演出

在克里斯多夫.維弗雷特的工作坊中,正式演出場地為一間只有日光燈的舞蹈教室,觀眾可選擇三面牆中的其一自由席地坐下,而第四面牆則排滿了舞作中所要使用道具,包含枕頭、折疊椅、紙箱、白屏幕,舞台的範圍即是中間受觀眾所包圍的空間。在演出期間,表演者可隨時選擇上台演出或融入觀眾群休息,觀眾也在不跨越舞台的前提下,在三面牆間自由移動。

舞作由一連串可替換順序的不同事件連接而成,這些事件在動作的精確度上有層級的分別,包含完整精確版本、馬克(marking)版本、教學版本等;在人數需求上,包含可獨自完成的動作組合(如椅子枕頭舞)、雙人舞和需要多人一起參與的活動。此外,在每廿分鐘一次的椅子枕頭舞事件時,舞蹈動作會同時搭配上一九六八年時由非裔美籍夫妻檔「艾克與蒂娜.透納」(Ike & Tina Turner)大紅大紫的流行歌曲〈River Deep Mountain High〉。另外在白屏幕出場的片段時,則會播放披頭四(The Beatles)在一九六九發行的歌曲〈Here comes the sun〉。

從上述的演出形式與元素運用中,能清楚地看到新美國民俗藝術的樣態:演出場地使用舞蹈教室而非正式舞台;觀眾與表演者間的近距離與隨性的態度;動作精確度的呈現上分等級,有完整精確的演出版本、簡單比劃的馬克版本,也有在台上即席教學的版本;椅子和枕頭的道具運用取自日常生活;白屏幕則更象徵當時電影的流行風潮;兩首取材自大眾流行文化的歌曲,歌手一為非裔美國人,另一為英國人,展現了當時大眾文化在國際間的無隔閡。

討論、排練與演出  「平等」價值不斷出現

從工作坊的開始,維弗雷特便告訴我們「平等」這個價值在《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中的重要性。

其一,舞者和編舞者的平等,所有出現在舞作中的元素材料並非由編舞者一人發想而得,而是她與當年的合作舞者共同發想而得,而舞作的架構也不再由編舞者一人設定,而是由舞者們共同決定各元素材料的出場順序和模式;其二,元素材料的平等,在安排舞作架構時,每一種能供舞作運用的元素和材料都具有相同價值,可自由替換順序,無重要性上的差異;其三,舞者之構成和參與的平等,工作坊中男女舞者數量各半,其中有專業舞者和非專業舞者,在演練動作的過程中,並不特別強調其間的差異,男、女、專業、非專業的舞者皆可掌握舞作中幾乎所有動作的要領,因此並無參與上的差異;其四,過程與結果的平等,即工作坊的價值與最後的演出價值相當。

不論是在討論或是排練演出時,「平等」的價值亦不斷出現,尤其體現在個人和團體之間地位上的平等,維弗雷特時常提醒舞者們要平衡自我與群體間的關係,也就是,每個人除了要主動展現自我的獨立自主性外,也要服從團體的整體利益。在小組討論或集體討論時,維弗雷特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主動發言提供自己的意見或想法;在決定事物時,舉凡舞作節目單上要印的字、舞作中動作元素的出場順序、次數、動作層級等,維弗雷特也要求我們共同討論出一個集體同意的結果,他本人並不介入參與;在排練演出時,由於每個事件的過程皆含有即興成分,充滿不定性,因此我們必須時時關照台上夥伴的演出能量,若有突發狀況產生,每位舞者都有權利和義務去搶救台上的狀況。

時移境遷  當年的諷刺效果不再

據多位欣賞演出的朋友指出,這是一個充滿趣味的作品,舞者在台上或跑,或以達成任務的心態在執行事件時,可以清楚地藉動作看見每個人的個性差異,即面對相同處境時所做出的不同回應,展現出十足動人的真實。不過他們也提到,在連續觀看一陣子後,由於很多舞蹈和元素的重複、重疊,讓演出開始無聊驚喜不再,直到演出的後半場,有一兩位特別逗趣的舞者充分發揮了搞笑天分,才總算喚回了觀者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演出中所播放的兩首流行音樂和白屏幕的出現,多數人則表示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這支近五十年前的作品置於當代,事件的使用讓演出具備真實的當下性仍受用,但社會語境已然轉變,在網際網路發達和通訊設備流行普及的當代,這類具備重複性的「溫和」作品,已無法讓現代人產生專注,「娛樂性」在當代仍是吸引觀眾的要點,但另一方面,流行、娛樂瞬息萬變,觀眾對於作品中「當年的」流行元素的符碼已無法辨認,因此無法達到編舞家所預期的諷刺效果。

總體而言,縱使因為時代變遷和文化差異讓《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中的美學選擇在今日已不具備批判效力,甚至產生錯誤的娛樂效果,然而,排練的過程中,舞者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賴感,並以實際的參與經驗感受到平等的重要性,或許這才是此作品在人際疏離的當代所能產生的最大價值。

本文圖片資訊說明:

《再一次改變的持續性計畫》(2016)接續1960至70年間伊凡.瑞娜的《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展演時間為2017年1月2日晚間6點與1月3日晚間7點,地點為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排練室C。這兩場公開的展演,是由克里斯多夫.維弗雷特(Christophe Wavelet)與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合作的工作坊,他所帶領的舞蹈學生與藝術家們共同合作的成果。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