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諾.艾賀邦在《中心》Milieu中,在高達四公尺的圓形裝置上用十八條線操偶。(Le Festival Mondial des Théâtres de Marionnettes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越語言喚醒童心的多元偶戲

2017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國際偶戲藝術節

創立於一九六一年的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國際偶戲藝術節」,是世界上最早以偶戲為主的藝術節之一。今年於於九月中旬舉辦,來自於卅個國家的表演團體,共呈現一百廿多齣作品,節目不只局限於傳統或當代形式,也包含了物件和街頭劇場、舞蹈、互動裝置等各種演出,跨越了語言的限制,也用真摯的情感喚醒了每個人的童心。

創立於一九六一年的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國際偶戲藝術節」,是世界上最早以偶戲為主的藝術節之一。今年於於九月中旬舉辦,來自於卅個國家的表演團體,共呈現一百廿多齣作品,節目不只局限於傳統或當代形式,也包含了物件和街頭劇場、舞蹈、互動裝置等各種演出,跨越了語言的限制,也用真摯的情感喚醒了每個人的童心。

位於法國與比利時邊界的沙勒維爾-梅濟耶爾(Charleville-Mézières)不僅是十九世紀叛逆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的故鄉,也是偶戲藝術的重鎮。這座歷史悠久的小城包含了國際偶戲研究機構(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la marionnette)、法國國家偶戲高等學院(ESNAM),每兩年也會在九月舉辦國際偶戲藝術節(Le Festival Mondial des Théâtres de Marionnettes),吸引十多萬名觀眾一起共襄盛舉。

這場盛會由法國偶戲大師賈克.菲立克斯(Jacques Félix)於一九六一年所發起,是世界上最早以偶戲為主的藝術節之一。最初,它只是一場提供給專業人士的小型聚會,讓法國的操偶師可以相互交流。一九七二年,在地方人士協助之下,偶戲節不但邀請了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更開放給一般民眾。二○○九年,原本三年一度的藝術節改為雙年展,囊括了百來場演出、展覽與座談。為期九至十天的藝術節中,官方(IN)與非官方(OFF)策劃的偶戲節目占據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隨處都可見到不同類型的表演,無論是在體育館、街頭、廣場、花園、還是商家櫥窗。的確,國際偶戲藝術節具有一種親民的特色。除了在劇院欣賞節目,民眾還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到操偶師精湛的技藝,感受與表演者互動的樂趣。

讓靜物栩栩如生  就體現了偶戲精神

二○一七年,國際偶戲藝術節邀請來自於卅個國家的表演團體,共呈現一百廿多齣作品。其中,來自台灣的兩部創作都受到法國觀眾熱烈的回響。透過偶和光影,飛人集社的《初生》帶領跨世代的觀眾展開一場充滿哲思與寓意的旅程。在《我的午茶時光》中,狠劇場則運用多媒體效果,讓人思考科技產品如何影響了當代人的日常生活。的確,藝術節的偶戲節目不只局限於傳統或當代形式,也包含了物件和街頭劇場、舞蹈、互動裝置等各種演出。現任主席安娜.豐絲華.卡巴妮(Anne-Françoise Cabanis)認為,無論任何形式,只要創作能讓觀眾感受到靜物栩栩如生的活力,它就體現了偶戲的精神。

本屆受邀的兩位藝術家就具有這股「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比利時藝術家阿格涅絲.利柏斯(Agnès Limbos)利用日常物件,營造出一種充滿童趣的微型劇場。儘管她不用任何裝飾將物件擬人化,也沒有任何驚人的操偶技巧,但她生動的表演卻激發了觀眾的想像,讓他們陶醉在充滿寓意的故事中。法國青年藝術家荷諾.艾賀邦(Renaud Herbin)則著重身體與物件的互動。在《中心》Milieu中,他在高達四公尺的圓形裝置上用十八條線操偶。懸絲傀儡在逐漸被流水淹沒的砂礫舞台上遊走,彷彿無法掙脫荒涼的人世。在《蠟》Wax中,艾賀邦則利用這個可塑物質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形體。在演員的操作下,它時而化為一片版圖,時而變作一群小人。透過幽默的手法,《蠟》強調出人類掙脫框架、追尋自由的力量。

多檔跨界合作  顯現偶戲形式的多元性

今年藝術節的焦點人物非德國偶戲大師伊卡.荀白(Ilka Schönbein)莫屬。藝術節除了展出她歷年來的劇照,也邀請了她的單人演出《好,一起來跳舞》Et bien, dansez maintenant和最新作品Ricdin Ricdon。荀白的創作融合了偶戲、物件、面具和肢體表演,並透過敘事和現場音樂樹立了一種詭異且奇幻的劇場風格。然而,近年來她飽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已放棄操偶演出。二○一六年,她決定改編十八世紀的法國童話Ricdin Ricdon,探討藝術創作讓人付出的代價(註)。為了保持一段距離、重新省思自己的創作,她讓旗下女弟子獨挑大梁。儘管年輕操偶師的表演未能達到出神入化的效果,Ricdin Ricdon仍顯現出荀白獨一無二的舞台美學與黑色幽默。

藝術節中許多節目都主打跨界合作,充分顯現偶戲形式的多元性。由艾菈.法凃米(Héla Fattoumi)與艾瑞克.阿穆赫(Éric Lamoureux)兩位法國編舞家創作的OSCYL是一齣融合造型藝術、物件與舞蹈的表演作品。舞台上,七名舞者與七個活動裝置一起共舞。這些裝置出自於達達主義藝術家阿爾普(Hans Arp)晚年的抽象雕塑《有翅實體》Entité ailée。它們不但與人同高,還像不倒翁一樣具有搖晃的動感。隨著表演者與偶的起舞,觀眾已分不清台上在動的究竟是人類還是物件,這些擬人化的物體是舞者的夥伴、陪襯、還是他們的分身?藉由身體與物件的互動,OSCYL不僅表現出群體中的複雜關係,也引申出科技發展造成人類異化的問題。

難民議題也入戲  深刻又詩意

為了強調偶戲的當代性,藝術節的策展人除了傾向於跨界的實驗性創作,也會挑選探討時事議題的作品。今年「聚焦芬蘭」單元中,Kalteva劇團的作品《家在何處》Home is Where即觸及了歐洲社會目前最敏感的難民問題。整齣戲的靈感來自於建築師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ni Pallasmaa)對於家的想法:「家並不是一個可以建築的物件,而是一種複雜且難以定義的狀態,其中交錯著回憶與想像、嚮往與害怕、過去與未來。」

導演Maija Linturi 將演員的身體化為微型人偶的舞台,並透過影像和象徵手法創作出一部充滿張力卻不煽情的作品。戲一開始時,演員褪去身上的所有衣物,象徵拋下一切逃難的民眾。接著,他們將自己的身體塗上藍色,化為難民必須橫渡的汪洋。當搭載難民的船隻在海中翻覆時,觀眾透過畫面從海底仰望奄奄一息的難民,而在現場的演員則拿出一盆水,灑入鹽巴,再將頭埋進水盆當中。在節奏明快的場面調度下,這齣作品表達出令人難忘的深刻情感,體現了偶戲藝術的純粹詩意。

戶外演出亮點多  打開無邊想像

免費的戶外演出是每年偶戲節絕對不可錯過的重要看點。今年藝術節中,法國街頭劇團Lez’Arts Vers與造型藝術家Fred Martin一起合作,與當地居民聯手打造裝置作品《奧德賽》L’Odyssée:高達六公尺、由金屬和黏土塑造的巨型頭像嘴裡吐出了五百個石膏面具,每幅面具背後彷彿都透露出一段引人遐想的故事。這件充滿詩意的作品不但拉近了民眾與藝術家之間的距離,也成為藝術節中最受人矚目的焦點。

此外,荷蘭街頭團體Electric Circus的表演作品Headspace則透過暗藏玄機的大頭裝置,營造出一種充滿親密感的觀戲體驗。戴上了頭盔,每名觀眾與外在世界隔離,開啟了一場長達兩分鐘的奇幻旅程:裹滿氣泡布的老太太、用布滿亮片的藍布營造出的海洋奇景、如動畫電影《瓦力》般的機器人偶等。Headspace運用機械動力裝置與多樣性的材質,創造出如詩如幻的畫面,擴展了觀眾腦中的無邊想像。

每兩年在沙市舉辦的藝術節不僅突顯了偶戲的多元樣貌,也體現了劇場創作的本質:手工藝精神、激發想像的表演、出神入化的技巧、與民同樂的互動感、以及直接純粹的詩意。這場盛會不僅讓偶戲愛好者趨之若鶩,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因為偶戲藝術不僅跨越了語言的限制,也用真摯的情感喚醒了每個人的童心。

註:童話描述一名少女受到惡魔的幫助,把稻草編織成黃金,但惡魔卻要她用最珍貴的寶貝來報答這份恩情。荀白將童話內容投射到自己的創作經驗之上。她認為藝術家的任務就是點石成金,但他們在創作時都無法忽視深埋在心中的陰影。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