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二○一○年、以台灣為基地的「Vocal Asian人聲樂集」堪稱為目前全世界僅見的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平台,其舉辦的Vocal Asia Festival是「唯一旅行的國際人聲藝術節」,造訪過許多亞洲城市。今年活動於八月下旬在香港舉行,活動包含了「亞洲盃阿卡貝拉大賽」、世界級人聲爵士大師「紐約之聲」坐鎮的大師班與各種特色課程,還有每晚精采的音樂會,更安排了白天的「阿卡日」,讓近廿幾個不同國家的團隊在青年廣場展覽平台、港鐵、渡輪、商場,以最靠近民眾距離的方式演唱,帶給民眾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歡樂。
聲音,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樂器。一個人的發聲為歌唱,一群人聚合在一起的歌唱,就是阿卡貝拉(A capella)。只要開口即可歌唱,搭配身體律動就有節奏,這種純人聲合唱的藝術,不但是最古老、入門門檻最低、更是人人可以共同享受的藝術。從單純的三至四部合唱到多人重唱,再到現今音響技術的推波助瀾,舉凡流行、爵士、搖滾、民族風……現代阿卡貝拉幾乎可以演唱任何一種音樂型態。僅僅是人聲,就已經可以創造出比一整團樂隊更豐富的效果出來。
自中世紀至今數百年,阿卡貝拉的演出走出教堂、至今發展千變萬化並且能夠保持豐沛能量的原因,就是它的兼容並蓄。不管在哪個地區、哪方土地,都能夠汲取其特點,再轉化成自己的風貌。由這個角度看來,Vocal Asia Festival(以下簡稱VAF)這個「唯一旅行的國際人聲藝術節」,正是能夠打破地域疆界及語言藩籬的活動,在亞洲不同城市移動推廣、吸引更多愛樂加入。
到處旅行的音樂節 造訪薈萃香港
前身為「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的「Vocal Asian人聲樂集」成立於二○一○年,堪稱為目前全世界僅見的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平台。以台灣為基地,將亞洲各國的團體、歌手、創作、表演、資訊等等相互整合,使得資源運用與藝術推廣教育、市場發展等擴及全亞洲區域,甚至與歐美地區等組織或人聲樂團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從二○一一年起,Vocal Asia Festival從台北出發,之後依序在深圳、桃園、韓國光州、上海、台東舉辦音樂節,與當地諸多阿卡貝拉藝術節搭起橋梁,曾參與的包括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乃至澳洲、美國、德國、瑞典等等十餘個國家,歷年參與的團隊更超過百餘組。
二○一七,音樂節選定在香港舉行。主辦單位Vocal Asia人聲樂集理事長陳鳳文表示:「多元文化交融薈萃的香港,正是最能夠展向VAF多彩的音樂特色。來自各國的歌手們與孩子們,將在此一起學習、分享、實驗並揭示亞洲阿卡貝拉的未來。」而行銷統籌阮亨利則說:「我引以為傲的是這麼多年來,我們每到一個地方辦藝術節,便會『在地生根』。」不論是教材研發、師資培訓或學員的培養,他們的目標就是——「希望做到每一座城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阿卡貝拉音樂。」
此次的音樂節特地與香港「青年廣場」(Youth Square)合作。位於柴灣的青年廣場位於住宅區的中心,極簡的設計風及明亮的空間,是一個專為青年打造的公共場域。設施包括有六百四十三個座位的Y綜藝館、Y劇場、多用途場地及設有一百四十八間客房的Y旅舍等。理想的設計不但可以提供年輕人們跳舞、演出、排練等,更有幾處交誼廳可以溫習功課。此次聯合舉辦VAF活動,容納了亞洲各城市數百人的阿卡貝拉團隊與志工從事課程教學與演出,除了能夠一展所長之外,還能透過音樂與課程的互動,讓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建立國際友誼、激盪創意。
群雄競技阿卡貝拉大賽 文化特色融入演出
為期四天的音樂節,從「亞洲盃阿卡貝拉大賽」(Asian Cup A Cappella Competition)揭開序幕。由於近年來電影與電視節目的帶動,亞洲阿卡貝拉團隊在短期內銳增,因此音樂節為了讓樂團更為精進,特地提供機會,邀請多位國際級阿卡貝拉權威擔任評審,讓有志一同的專業團隊報名參加並且觀摩切磋。今年的比賽風格多樣,有別於各種流行歌曲主流,特別是台灣與韓國團隊,則是以自己的文化為基底,選取改編。入圍隊伍包括中國、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及日本的阿卡貝拉團隊共十隊,冠軍是才成軍一年的韓國五人組合Narin,亞軍是香港的Mosai,季軍則是由台灣的海鷗.K人聲樂團(Seagull-K Vocal Band)與日本的變色龍樂團(Chameleon Gakutai)並列。
海鷗.K人聲樂團成軍於二○○九年,五位成員都是清華大學的前後期同學,理工背景的他們分屬電機工程、科技管理、生命科學等科系,卻對阿卡貝拉有相同的熱愛。即使學有專長,但目前皆專職於阿卡貝拉的演出與教學。過去曾經拿到韓國第五屆春川亞洲青年阿卡貝拉大賽大專組冠軍、最佳主唱、最佳編曲、香港無伴奏合唱比賽人聲樂團公開組冠軍。對於比賽的策略,團長暨音樂總監張瑞釗回答:「為了突顯新竹的特色,所以我們選了客家歌謠〈春水〉與泰雅原住民古調融合的音樂。另外因為來自台灣,所以最後一首曲子就選了謝金燕的《練舞功》讓氣氛熱鬧起來。」
「紐約之聲」坐鎮大師班 兒童課程為幼苗扎根
賽後,藝術節以「跨界(Voice Crossover)」主題,邀請到屢獲葛萊美獎肯定的世界級人聲爵士大師「紐約之聲」(New York Voices)團隊坐鎮大師班。第一次在亞洲開課的他們,一口氣帶來六種不同課程,讓藝術節的大師班與工作坊剛開放學員報名立刻就額滿了。此外還搭配世界各地多位資深音樂家,帶來多元又各具特色的工作坊,如首度開設阿卡貝拉教育及「跨界」音樂會相關課程,新增Body Percussion、Vocaloops特色課程等等。
去年,在台東舉辦的VAF藝術節獲得了豐碩成果,促成台東合唱比賽新增無伴奏項目之外,阿卡貝拉的演唱形式,也使得因為少子化而無法成團的合唱團出現一絲契機。此舉也給了Vocal Asia推展阿卡貝拉少兒教育的方向,開始在多個城市拓點。今年,更首度推出「Vocal Asia for Kids」國際兒童夏令營課程活動,邀請台灣、北京、上海、杭州、香港、韓國六個城市的孩子,先在當地進行培訓之後,再到香港一起參與屬於孩子的國際阿卡貝拉課程。Vocal Asia人聲樂集教育總監劉靜諭也負責教學工作,原先是高中音樂老師的她投入阿卡貝拉教育訓練多年,曾帶領「公共澡堂人聲樂團」(今更名為VOX玩聲樂團),曾獲得奧地利國際無伴奏人聲重唱大賽流行組金牌獎第一名,「尋人啟事」樂團也在二○一四年台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中,擊敗眾多大專院校團隊獲一等殊榮。她說:「訓練歌手的秘訣在於紀律與效率,挑到對的人,就全力以赴!」
每晚音樂會大尬場 白天「阿卡日」處處嗨唱
除了第一晚的比賽外,每晚精心設計的音樂會皆為一整天的活動掀起高潮。「香港製造」音樂會以阿卡貝拉音樂劇場的模式演出,基於香港是全亞洲最擅長發展混血(Multi-disciplinary)跨界(crossover)結構的城市,音樂節邀請香港的「一舖清唱」及VAF團隊的成員一同創作,由Vocal Asia執行長陳午明製作,伍宇烈導演,將香港、跨界、實驗等元素融入阿卡貝拉,帶來更多思考與想像。第二晚「亞洲之聲」音樂會則是開放給亞洲樂團包括此次比賽獲獎等表演團體演出,讓台上台下的新想法彼此碰撞。最後一夜的閉幕音樂會,則是由「紐約之聲」擔任,除安排剛出爐的大賽冠軍上台之外,大師們精湛的歌聲、刻意安排與香港連結的曲目及邀請其他老師上台同歡等,都帶給在場觀眾一段難以忘懷的回憶。
也許,真正精采的「壓軸」不在夜晚的閉幕音樂會,而是白天的「阿卡日」。在同一天裡,主辦單位以「街頭音樂會」的形式,讓近廿幾個不同國家的團隊在青年廣場展覽平台、港鐵、渡輪、商場,以最靠近民眾距離的方式演唱,帶給民眾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歡樂。想像整個下午的香港街頭洋溢著美好的人聲時,誰又能持續深鎖眉頭?這「旅行的音樂節」,遇上「在途中」的旅客,可以確定的是阿卡貝拉的魅力,又將在這裡萌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