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戲曲中心開幕祈福宴。(張啟豐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7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現象1:臺灣戲曲中心正式開幕,打造戲曲未來工程

熱鬧滾滾打響知名度 企畫滿滿傳承又啟後

今年十月宣告正式開幕的臺灣戲曲中心,除了讓台北市北區新增一個重要場館,更令人矚目的是它將如何為傳統表演藝術打造未來?除以連串活動敦親睦鄰、打響知名度外,也推出了「創意競演」節目徵集、「承功—新秀舞台」等企畫,為戲曲下一代的創意與人才搭建舞台,並將製作與台灣傳統戲曲有關的歷史劇,建構台灣傳統戲曲史……傳承並啟後,臺灣戲曲中心的未來令人期待。

今年十月宣告正式開幕的臺灣戲曲中心,除了讓台北市北區新增一個重要場館,更令人矚目的是它將如何為傳統表演藝術打造未來?除以連串活動敦親睦鄰、打響知名度外,也推出了「創意競演」節目徵集、「承功—新秀舞台」等企畫,為戲曲下一代的創意與人才搭建舞台,並將製作與台灣傳統戲曲有關的歷史劇,建構台灣傳統戲曲史……傳承並啟後,臺灣戲曲中心的未來令人期待。

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臺灣戲曲中心,自二○一二年一月動工、二○一六年八月完工、十至十二月第一階段試營運後,今年初針對主體工程、設備項目、劇場服務進行優化,並於九月進行第二階段試營運,終於在十月三日正式開幕了。回顧戲曲中心今年度營運,雖然才啟用兩個月多,實則在半年前,即展開敦親睦鄰計畫,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表示,「務必讓大眾知道,士林、北投有戲曲中心這個藝術展演基地。」

敦親睦鄰 打響名氣 

戲曲中心的策略做法是,先從友好左右鄰居開始。相繼推出「夏日生活周」讓親子在暑假感受劇場之美、「好厝邊來看戲」邀請在地居民免費看戲、「藝術體驗基地」由專業人員導覽觀眾,參觀臺灣音樂館、表演廳前後台。

正式開幕時,戲曲中心再製造第二波熱潮,推出「亞太傳統藝術節」及「芝山喜戲節」,炒熱在地氣氛。已有十六年歷史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過去表演場地以宜蘭園區為主,今年將大型售票節目安排至戲曲中心演出;喜戲節邀請知名劇團表演年度級大製作,包括廖瓊枝老師推出六十年來無有歌仔戲劇團在劇場內演出的《俠女英雄傳》、唐美雲歌劇團慶祝成團廿年大戲《新梁祝》。

劇場內有好戲看,廣場上也有布袋戲馬拉松匯演,十個團在兩天之內,除了吃飯時間休息,其他時候是一團接著一團演,讓民眾從早到晚都有布袋戲可以欣賞。因此戲曲中心自開幕以來,大小表演廳、兩個多功能廳、戶外廣場等五個表演場域,天天都有節目,不但吸引戲迷聚集,更成為民眾IG打卡熱點。

戲曲中心一方面成功引起大眾注意,另方面亦透過演出傳統戲、連結國際平台,讓台灣和世界的傳統藝術在戲曲中心交會,以及鼓勵新創意、培育戲曲新秀,證明這裡是傳統戲曲及表演藝術團隊共同的家。

發揚傳統 連結國際

發揚傳統戲曲方面,除了已見的開幕季系列節目,明年三至五月則將舉辦第一屆「台灣戲曲藝術節」,將首演新製旗艦歌仔歷史劇。吳榮順說,藝術節將陸續搬演與台灣傳統戲曲有關的歷史劇,因為宜蘭是歌仔戲曲發源地,先演宜蘭基隆等地的西皮福路械鬥故事,接下來是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及花東,藉此建構台灣傳統戲曲史。另一駐館單位臺灣音樂館亦承辦「世代之聲─台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延續民歌採集運動精神。該系列音樂會明年將擴大辦理十五場,未來目標是完成台灣音樂史地圖。

戲曲中心還為戲曲人搭建一個連結世界的網絡,「台灣戲曲藝術節」將邀請亞洲各國傳統戲曲團隊到中心演出全本劇碼,已訂來台的有:韓國木花劇團現代劇、大陸京劇、緬甸懸絲傀儡偶戲等;明年十月亞太傳統藝術節更將擴大為「國際亞太傳統藝術節」,邀請國家觸角從亞太拓展至東歐。

鼓勵創新 培育新秀

為了替台灣戲曲環境增加各種可能性,戲曲中心續辦「創意競演」節目徵集計畫、「小劇場大夢想」,鼓勵各領域及各世代的創作者,以傳統戲曲表演美學為基礎,開展多元作品,讓戲曲中心成為戲曲藝術新劇本首演的平台。而「國光微劇場」、「興傳奇青年劇場 折子選粹」及「承功—新秀舞台」,均是「以演代訓」,讓青年演員登台演出,累積舞台經驗,同時觀摩同儕表現,激出潛藏能量。

從以上的企畫,可以看出吳榮順經營戲曲中心的企圖心及使命感。而檢視營運以來的成效,他說:「舞台的音響燈光運作良好,唯自動化控制鋼索懸吊式系統需要劇團及技術人員適應。」

吳榮順以《俠女英雄傳》為例說明,「全劇有許多演員吊鋼絲的場景,過去特技演出很簡單,只要讓演員綁上鋼絲,再由工作人員操作手動桿,演員馬上一躍而起。現代劇場懸吊設施皆透過自動化控制,一旦電腦感應到演員飛到黑幕後時,會自動開啟安全鎖,需要花十幾分鐘才能解開扣環。」吳榮順說,「為了避免影響戲劇節奏,只好讓飛在半空中的演員提早降落,未來要如何兼顧藝術性與安全性,需要思考及調整。」

展望明年,戲曲中心配合年節氣氛,將請明華園戲劇總團以台客武俠劇《俠貓》賀歲,由新生代傳統戲演員PK現代劇演員、無敵小生孫翠鳳負責壓軸——很明顯地,這是戲曲中心為增加觀眾黏著度的刻意安排,不但讓戲迷看熱鬧,亦是認識台灣戲曲的一個好開始。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