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以身體作為言語意義逃逸之所的空間調度,身體作為唯一「著像」的方式,可說是極其視覺導向的創作形式,但當代編舞家也不甘僅止於此,而嘗試在身體與地面之外,增加一些新的、干擾閱讀身體的面向,而影像就是最早也最常被運用的方式,從玩弄影像低限的的錯視、投影與舞者重複影像的奇幻景觀,到數位科技「上身」塑造的虛擬身體、VR的運用讓觀者幾乎感覺身體已消失……科技影像與舞蹈的探戈之舞,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18 NTT-TIFA
梵松.居彭《立體.境》
3/31~4/1 14:30
露辛達.柴爾茲舞團《舞》
5/11 19:30 5/12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INFO 04-22511777
「時間好像消失了,我頭好暈。」從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與美國前衛音樂教母蘿瑞.安德森共同創作的《沙中房間》(2017)走出來,不少觀眾腳步虛浮地如此反應。這個奪得威尼斯影展「VR最佳體驗大獎」作品,讓觀者戴上虛擬實境頭戴裝置並手持控制器,隨心所欲穿梭在漂浮於太空幻境的記憶之屋,屋內有字謎、樹、粉塵、聲、水、犬、寫作,還有舞蹈。這個作品不只消解了時間,語言、聲音、身體在此都化為微塵。
黃心健對虛擬實境(VR)是這樣理解的:「與過去的新媒體有很大的不同,用東方的概念來說,以前的新媒體必須『著像』,也就是藝術家的構想,必須找到適合的實體媒材當作是傳達的介質,不管是投影光雕、影像或機械裝置等,藝術家都需要找到一個可以承載自己想像的實體物件與空間。這介質因為其製作成本、物理特性與製作時間,也常常限制了藝術家的想像與視野。然而VR這個媒材,它讓我看到一個全然解放的可能:『想像是唯一的限制』。」(註1)
繼《沙中房間》後,上月底,陶亞倫亦於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以VR虛擬實境作品Prado1, 2,3(又名《全景敞視、時間維度、鏡中鏡外》)獲「最佳新媒體藝術裝置獎」,虛擬實境儼然成為當前創作者的新玩具。但不只新媒體藝術家,當代創作者面對科技介面的置身處境,無不試圖探索既有空間維度以外的維度,並此多重維度中的流變影像來認識世界或面對自我。
舞蹈以身體作為言語意義逃逸之所的空間調度,身體作為唯一「著像」的方式,可說是極其視覺導向的創作形式。但當代編舞家也不甘僅止於此,而嘗試在身體與地面之外,增加一些新的、干擾閱讀身體的面向。近年以「抽屜系列」透過全像3D投影(hologram)、浮空投影嘗試在黑盒子劇場創造虛擬空間的台灣編舞家張婷婷說:「處在當下,我們必須去認知身體轉型,但稍縱即逝的表演藝術如何回應這個潮流?這個潮流未來將把我們帶往何方?You never know!我們不知道,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做。」但進一步地說,當代編舞家的秘密科學是什麼?創作者在三度空間之外苦苦追尋的「維度」又是什麼?
視覺的重複與錯置 身體的虛實共舞
法國跨域藝術家梵松.居彭(Vincent Dupont)在《立體.境》Stereoscopia(2014)中,將舞台左右分割,限縮舞台空間,兩位舞者如鏡像般平行進行相似又相異的動作,使之如大型的浮雕圖像。居彭以這個舞蹈實驗來體現視覺錯視,他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畫家雅各布.齊門地(Jacopo Chimenti,1551-1640)發現的光學與視差原理出發——從兩個不同的點查看一個物體時,視位置的移動或差異,平面即可一躍成為立體空間,創造出該立體幻境。有趣的是,創作者將立體的舞台平面化,又在平面中創造立體感受,擾亂知覺,讓觀者以多層次的感知感覺自身,身體在這迴圈的中心,成為可見與不可見的連通器。
影像在這個作品中是低限的,藝術家玩的是視覺感官的科學遊戲。另一方面,在人類感知藉由科技介面無限擴張的「超人類時代」的身體轉型之前,編舞家對於科學與科技的好奇早已將影像帶入舞台。一九七九年,美國後現代編舞家露辛達.柴爾茲(Lucinda Childs),與傳奇音樂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當代視覺藝術家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共同創作《舞》Dance即為代表。
在《舞》中,舞者展開無限的循環與重複,他們橫向跨越舞台,以有限、反覆的位移行走、跨步、跳躍、旋轉。舞台上新的觀看維度來自勒維特的影像創作,他將《舞》的錄像投影於覆蓋於舞台前方的透明紗簾,巧妙運用影像的不同角度、時間差與舞者同步,在這個雙重空間中,為舞台形塑出平行與垂直深度。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所拍攝的35釐米黑白錄像,在二○○九年獲紐約巴德學院的費雪表演藝術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at Brad Collage)委託重製為數位影像後,重現了柴爾茲當年身影,與新世代舞者展開跨時空對話。
有趣的是,那片帷幕作為觀者與舞台的阻隔,也創造出如電影的觀看體驗,但又擴展了電影以屏幕為介面,構成觀者的歷時與共時的觀看向度的可能。當代的表演創作者嘗試在現場,以私密、個別、無可言說的身體觸覺感知,與虛擬影像介面的共時性、可重複性、可複製性產生對應,比如英國編舞家阿喀朗.汗(Akram Khan)DESH(2011)以多媒體動畫回返故土;今年度台灣編舞家黃翊將於十月首演的《地平面以下》則是透過人影互動,形塑多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