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身體旅行》的大砲台場次將舞者安排知名觀光景點的角落,觀眾觀賞同時可仰望藍天白雲、鳥瞰澳門城市景觀。(楊美英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時時「非.日常」 處處是「舞台」?

2019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評論之省視

二○○九年起改名的「澳門城市藝穗節」強調「城市」與「藝穗」的關係,標舉「全城大舞台」主題,讓表演在城市中各種非傳統劇場空間發生,今年的第十八屆更以「非.日常」為題,意圖引領觀眾突破平常的定格和框架,發現日常以外的不尋常。擔任駐節評論的台灣評論人楊美英發現,在這樣的設定下,「空間意識」格外重要,譬如如何敏銳察覺並建立表演與場地的物理性關係,發展與空間同步呼吸的表演節奏或動線,甚至將空間功能或意義的延展,聯結至日常與非日常的翻轉。

二○○九年起改名的「澳門城市藝穗節」強調「城市」與「藝穗」的關係,標舉「全城大舞台」主題,讓表演在城市中各種非傳統劇場空間發生,今年的第十八屆更以「非.日常」為題,意圖引領觀眾突破平常的定格和框架,發現日常以外的不尋常。擔任駐節評論的台灣評論人楊美英發現,在這樣的設定下,「空間意識」格外重要,譬如如何敏銳察覺並建立表演與場地的物理性關係,發展與空間同步呼吸的表演節奏或動線,甚至將空間功能或意義的延展,聯結至日常與非日常的翻轉。

相較於近年台灣諸多城市藝術節或藝穗節林立的盛況,澳門藝術節、藝穗節行至今年已分別達卅、十八屆次。一九九九年開始的澳門藝穗節,於二○○九年改名為「澳門城市藝穗節」,更加強調「城市」與「藝穗」的關係,標舉「全城大舞台」主題,迄今諸多資料顯示多年來澳門藝穗節將表演節目放入城中街道、廣場、公園、古蹟、修道院、游泳池、圖書館、大樓天台、跨海大橋等演出,可說推陳出新,蔚為特色,對當地的環境劇場和小劇場推動助力頗大。

抱著上述認知而來的期望,筆者二○一九年一月十八日起前往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評論十天,在澳門行政特別區政府文化局於一月十一日至廿七日期間一共舉行的十八齣展演節目,以及十項周邊活動如工作坊、講座、藝評交流會等活動清單之中,觀看了十二個展演節目,再加一個藝穗節之外的「市民專場演出」。

跳開傳統劇場空間  改變了什麼?

或許是遠離了個人日常瑣務,擁有了一種完整的時間感,充分浸淫看表演、或是在看表演的路上的幸福狀態,也或許是人在異鄉生活所帶來某種因陌生新鮮而激發的對照視角,返台之後希望可以撰文書寫此次駐節評論的經驗,並非想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角度來推介什麼特別厲害的表演節目、引入什麼前衛表演形式,反倒是想從表演的空間意識和觀演關係來討論,感覺其中若干問題也存在於台灣近年觀演經驗中。

首先,根據澳門文化局的官方宣傳文案: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以「非.日常」為題,引領觀眾突破平常的定格和框架,發現日常以外的不尋常。從劇場空間鑽進城市角落,解放創意,改變日常風景,把藝術變成每天生活的日常!

以這次觀賞清單而言,運用的表演空間分布於不同城區,有定點室內完成表演者:白盒子類型替代展演空間的《靜默.移轉》、舊法院大樓二樓黑盒子類型劇場的《她的名字叫金魚》與《Bæd Time》、百年世界遺產盧家大屋內的《握握手,做個老朋友》、進入社區藝文活動中心教室的《紙上談冰》、名如其實在連鎖超級市場某社區分店進行的《人人超級市場》;有移動式表演:從圖書館外塔石藝文廣場揭開表演序曲,帶領著觀眾從戶外走進澳門中央圖書館,遊走於一樓的《天_身線_際》;也有戶外定點的《在地——身體旅行》、《我愛球球》、《100小時》。

有意思的是,即使許多節目離開了所謂傳統典型劇場空間,還是自備隱形的類鏡框式舞台格局,譬如《在地——身體旅行》的兩天三場舞蹈,安排在玫瑰堂前、仁慈堂婆仔屋庭院、大砲台旁平台等三種不同地點,有如帶著作品在城市旅行,也像是以作品帶領觀眾建立城市的移動體驗,可是在作品演出區域的選擇、表演內容與現場空間、以及觀眾觀看表演的位置來看,依舊可窺見傳統劇場慣性,不免感到可惜。又如融合光雕投影演出的立體書《紙上談冰》,迷你而精緻,演出全長十七分鐘,風格冷冽而優雅安靜,然而其演出場地為藝駿中心五樓505室,也是街坊總會的青少年藝術創意中心,演出空間對面恰恰好是一間練舞室,熱鬧的音樂不斷散發出來,少男少女不停進進出出,好不嘈雜而浮躁,完全穿透了缺乏良好隔音的薄薄門牆,對整個觀賞過程造成嚴重干擾。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