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以「城市」為焦點展開的交流。出現了「隱形的城市」這個頗具詩的隱喻性的符碼。城市一經隱形,便不再是固定的形狀、規模或樣式,它一直處於流動的狀態下,前來探視我們和它交錯的時光、身影或經驗……可以說,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的身世;而每一則身世,都活絡著生動的故事。我們因此更驅動自身以劇場人的身體,在亞際流動的對話間,看見那被顯影的城市,並在日光移走的城市時空中,探索與發現徘徊在光與暗間的「影」。
東亞劇場拼圖《隱形城市—三城記》
8/17~18 14:30
8/17 19: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亞際“inter-asia”,顧名思義即「亞洲之間」的意思。強調的是一種:對等交流的流動狀態。一旦固化,則失去相互以世界為中介的「對話」情境。這是亞洲交流,在「去文化殖民化」語境下的核心命題。怎麼說呢?在「解殖」、「去冷戰」、「去帝國」須三位一體對待的「亞際」交流中,民眾的異中求同是解脫官式威權與國際霸權的不二法門。這在亞洲各國家或領域幾乎是不待明言的共識。
透過「亞際」流動,讓劇場轉化為空間行動
因此,「流動」成了當代劇場自我省察時的重要關鍵,也是劇場轉化為空間行動的重要想像;當然,也找到了與其他藝術連結的可能性。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台灣差事劇團」、「韓國釜山小劇場」及「日本福岡MMST」共同為亞洲交流,合組並建構了一個以工作坊交流及演出的平台。自二○一六年起,以「東亞戲劇交流計畫」(East Asia Theatre Camp)的思維與方向,首先在釜山舉行了第一次活動後,相繼於二○一七及二○一八都展開以「城市」為主題的劇場對話。過往三年的互動經驗中,首先,我們重新審視亞際“inter-asia”劇場對話,如何在全球化語境中,既涉入全球發生的議題,且從這些議題中,釐清東亞作為當今全球現代化的一個環節,如何尋求自身文化與社會對話的主體,其重要性,既能及於韓國,也能及於台灣及日本!
恰恰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有了三座城市劇場文化的相互激盪。並藉由差異,交換彼此在劇場上的發展,如何被相互看見或者對於遮蔽的探尋!二○一九,交流軸線轉移至台北,以國家兩廳院為平台,繼續此項深富創意與內涵的交流。現在,我們共同回顧:二○一六年以來,以「城市」為作品主題的劇場交流,其策展理念放在:反思以城市現代化為根基的文化理念,釐清藝術至上或服務於市場,作為作品創意的界線;這樣的,將競比能力視作藝術被殿堂化的考量,並生產出諸多文化商品的界線,提供我們發現:擊破諸多隱形的牆面,恰是讓劇場打破界線後,成為與民眾之間,最為日常的文化介面。
因此,二○一九,以「城市」為焦點展開的交流。出現了「隱形的城市」這個頗具詩的隱喻性的符碼。城市一經隱形,便不再是固定的形狀、規模或樣式,它一直處於流動的狀態下,前來探視我們和它交錯的時光、身影或經驗……可以說,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的身世;而每一則身世,都活絡著生動的故事。我們因此更驅動自身以劇場人的身體,在亞際流動的對話間,看見那被顯影的城市,並在日光移走的城市時空中,探索與發現徘徊在光與暗間的「影」。這影的城市告白,便是埋葬在光鮮亮麗的現代性尖塔下,每一座隱形城市為民眾美學編寫的劇碼。
這樣的劇場,能在亞際間生產什麼文化震盪呢?
回想一九八九年,於南韓參加了「訓練者的訓練工作坊」(Trainers’ TrainingWorkshop),認識了當時在「韓.民族藝術總會」(英文簡稱KNAF)中扮演積極角色的金明坤等民眾戲劇工作者,以及來自菲律賓的E. Cloma、香港的莫昭如,更有其他十個亞太國家的民眾戲劇工作者,激發了我回台展開戲劇的文化實踐。一開始,九○年代初葉,我和工作夥伴,一方面運用「菲律賓教育劇場」(英文簡稱PETA)一套稱作「基本綜合性劇場藝術工作坊」(英文簡稱BITAW)的方法,在社運團體或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性的劇場教習,獲致熱切的回響。同時,亦參與了由「亞洲民眾文化協會」(英文簡稱A.C.P.C)所策劃的亞洲聯合匯演:「亞洲的吶喊」(Cry Of Asia),巡迴亞洲各大城市表演。
二○○○年前後,在深化與日本帳篷劇——櫻井大造的交流中,反思「亞洲的吶喊」中相關「東方主義異國風情」的疑慮。於是,以「差事劇團」的名義,開始較有計畫地展開具生產性的劇場創作,以及在社區中進行襲自亞洲的民眾戲劇的工作坊。對於質疑所產生的行動,必然帶著困頓的痕跡!劇場,作為文化再生產的元素,如何在扎根社會的同時,生產亞洲的連帶?身體,或說劇場美學的身體,終究要回到特定時空下,具體的歷史、社會條件中,才得以浮現存在的經緯。換言之,亞洲第三世界劇場有其低度發展社會,作為支撐的背景;時空移換,回返明治維新時期,曾以「脫亞入歐」換身現代性的日本,以及同在「獨裁下的經濟發展」躋身亞洲現代化的韓國與台灣,如何開展自身的劇場表現,進而形成得以返身並前行的劇場文化?這是存在於亞洲劇場內,最具張力的提問。
於是,從這樣的角度,想像城市隱形的戲劇表現時。劇場、民眾與亞際也提出連串的提問。首先,民眾是誰?而後,劇場知識人與民眾的對待。最後,這樣的劇場能在亞際間生產什麼文化震盪呢?
民眾是誰?基本上,可以被劃為兩種狀態。一種涉及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所言的「被當代資本與國家的神經系統所征服或安撫的民眾,到底如何抵抗的問題」。那麼,自外於這控制體系下,具備階級對抗位置的稱作「諸眾」(multitude)的民眾,又如何在劇場中,尋找文化行動的抵抗呢?在東亞三城的戲劇表現中,如何微察相互的異與同呢?非常引人深思並尋思如何看見?